帶狀皰疹的抗病毒治療

帶狀皰疹的抗病毒治療

臨床觀察發現,早期系統抗病毒治療能縮短皮疹癒合時間,並能預防嚴重疼痛和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因此,要爭取所有帶狀皰疹患者能夠得到最先有效的治療。帶狀皰疹是病毒感染,如未併發細菌感染,則不需要使用抗菌素治療。

帶狀皰疹的抗病毒治療

帶狀皰疹是侵犯皮膚和神經系統的自限性疾病。即使不使用抗病毒治療,發生在軀幹或四肢、皮疹侷限、無危險因素的年輕患者皮疹可自愈,且無併發症。此外,迄今尚無有效的局部抗病毒治療藥物,目前局部抗病毒治療均無效、不推薦使用。

帶狀皰疹的抗病毒治療

但對於年齡>50歲、伴免疫缺陷或嚴重基礎病、或累及腦神經、骶神經的患者,特別是累及三叉神經第一支(眼帶狀皰疹)和耳帶狀皰疹時,或伴有中度特應性皮炎和重度溼疹的患者,應及時給予系統抗病毒治療。此外,當水皰累及多個皮節、皮膚疼痛明顯、皮損數量>50個、出現出血性皮疹和(或)黏膜受累時,也應考慮進行系統抗病毒治療。

帶狀皰疹的抗病毒治療

抗病毒治療是否成功,取決於開始治療的時機,通常需要儘早開始。如果可能,最好在出現皮膚症狀後的48 ~ 72小時內即開始使用;且劑量要足夠,抗病毒藥需能快速達到有效血藥濃度並維持在該濃度。 此外,對於伴有免疫缺陷或內臟受累的播散型帶狀皰疹、頑固的眼帶狀皰疹和耳帶狀皰疹,即使已超過72小時,也需使用系統抗病毒治療。

帶狀皰疹的抗病毒治療

目前常用的系統抗病毒藥物包括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等。伐昔洛韋和泛昔洛韋為每日3次口服,共7天。口服阿昔洛韋的劑量為800 mg,每日5次;而靜脈滴注阿昔洛韋為劑量5 ~ 10 mg/kg,每8小時一次。對伴有腎功能減退者,靜脈用阿昔洛韋、口服伐洛韋、口服泛洛韋的劑量需調整。對耐藥病毒株,可選用靜脈點滴膦甲酸鈉或西多福韋。一般抗病毒治療的療程為7 ~ 10天,或皮疹結痂即可;沒有必要延長用藥時間,且並不增加療效,還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帶狀皰疹的抗病毒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