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商標侵權行爲,如何認定?

有些人為了自己的產品能夠增加銷售量,就在自己的商標或是公司名稱上扯別人的名牌。實際中,因為傍名牌的方式較多,要確定屬不屬於傍名牌,首先就要確定哪些行為屬於傍名牌。

什麼是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下面的幾種行為就屬於傍名牌:

1、假冒他人的註冊商標。這種是比較常見的,通常構成不正當競爭,又會被認定為商標侵權。如果有人假冒你的商標的話,可以採取以下步驟維護權利:

(1)收集證據。

要確定對方屬於假冒他人商標,首先就要確定自己是否又允許對方使用,明確沒有的就收集對方的商標產品跟你的產品進行對比,不過,最好要同時確定對方假冒了多少商標產品,有沒有給你的商譽帶來影響。比如對方借你的商標賣殘次品,這就會嚴重影響你的商譽。

(2)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按規定,假冒他人商標的可以找工商管,不過,需要注意地是,你可以找的既可以是侵權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也可以是侵權行為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3)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經過雙方協商,找工商處理都不行的,那麼可以將證據拿到法院起訴了。這裡也需要注意的是,跟找工商部門一樣,你可以找侵權行為地或者侵權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不過,由於商標侵權案件較為複雜,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所以,你在找上面兩地的法院的時候是需要找當地的中院交起訴狀的。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侵權人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申請註冊的商標是複製、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註冊的馳名商標,就容易導致混淆。這個混淆,就是指能夠讓公眾以為使用的商標與馳名商標具有某種經濟方面的聯繫。另外,這裡的混淆不僅僅指實際上發生的混淆,還指混淆的可能。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4、偽造、冒用各種質量標誌和產地的行為,在商品上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一旦被人傍名牌了,不僅遭受到經濟損失的,同時也會損害公司的名譽。要是對方打著你的名牌,以次充好,擾亂市場,給消費者留下惡劣的印象。那麼就會產生負面的社會效應,處置不當的話,帶來的危害難以估量。建議如果發現商標被傍請儘快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