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如何不費一兵一卒就從清朝手裡搶走了百萬平方公里領土?

眾所周知,晚清時期從中國搶走最多領土的國家,既不是發動鴉片戰爭的英國、法國,也不是打贏甲午戰爭的日本,而是中國北方的沙皇俄國。從1858年至1864年,沙俄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不平等條約,從清朝手裡搶走了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而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沙俄不費一兵一卒,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沙俄如何不費一兵一卒就從清朝手裡搶走了百萬平方公里領土?

清朝和沙俄的邊界問題,早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的時候已經埋下了隱患。雖然在簽訂條約的時候清朝做出了一定的讓步,不過沙俄方面一直認為自己吃了大虧。由於當時沙俄的實力不足以挑戰清朝,所以也就無可奈何。

到了十九世紀的時候,沙俄已經發展成為了世界級的強國。清朝卻因固步自封,在國力方面逐漸落後。而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更讓全世界看到,清朝這個所謂的天朝上邦,實力其實不過如此。所以,對領土極度貪婪的沙俄,再次把目標盯向了東北黑龍江流域。

沙俄如何不費一兵一卒就從清朝手裡搶走了百萬平方公里領土?

起初,沙俄只是派人在黑龍江流域進行勘察,當他們發現這一地區根本看不到清軍影子的時候,就斷定清政府在這裡的控制力很薄弱。

到了十九世紀50年代,清朝內部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原本駐守在黑龍江和吉林地區的大部分清軍都被抽調到南方去鎮壓太平天國,清朝在黑龍江流域的控制力更進一步下降。俄國遠征軍趁機進入了黑龍江下游地區。

對於沙俄這種“不請自來”,貿然派兵進駐大清國領土的行徑,清政府自然是強烈抗議。不過對清朝而言,南方的太平天國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為了保住中國本土,清廷只好暫時忍受沙俄軍隊在北方胡作非為,甚至是在必要的時候選擇犧牲邊緣地區。

沙俄如何不費一兵一卒就從清朝手裡搶走了百萬平方公里領土?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爆發後,英法聯軍步步緊逼,清政府面臨空前的困境。關鍵時候,沙俄方面派人出來以調停人的身份在清朝和英法聯軍之間進行斡旋。

沙俄外交官伊格納捷耶夫一面向清政府遊說英法聯軍有多麼的來勢洶洶;一面又向英法聯軍這邊說明如果他們的軍隊步步逼近導致讓大清王朝解體的話,將會在貿易方面蒙受多大的損失。而事實上,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本意並不是要推翻清朝,而是要在貿易方面獲得更大的權益。英法兩國甚至根本不知道,沙俄這個“熱心腸”的調解人竟然會對清朝領土有那麼大的野心。

沙俄如何不費一兵一卒就從清朝手裡搶走了百萬平方公里領土?

結果,在清朝和英法聯軍信息交流不通暢的情況下,沙俄外交官通過兩邊同時忽悠,使得交戰雙方均感到形勢緊迫。最終,清政府為了儘快結束對外戰爭,以便全力對付太平天國,被迫同意將黑龍江下游大片區域劃歸沙俄,並同英國、法國簽訂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而實際上,英法聯軍本意就是在達到貿易方面的訴求後,主動退兵。因此,沙俄這個調停人其實並沒有幫清朝減少任何損失,也沒有幫英國、法國取得更多利益。沙俄外交官不斷努力的結果就是讓沙俄在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從清朝搶走了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