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集團與深汕特別合作區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2018年8月17日上午,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主任產耀東、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委員謝海生一行赴中國院子,與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就深汕特別合作區城市建設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雙方擬在旅遊、醫療、康養等方面進行戰略合作,並將以此次合作為起點,實現互利共贏。

搶攤合作區,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先機

根據合作意向,泰禾擬在深汕特別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投資建設國際康養特色小鎮,總投資180億元,拓展旅遊、醫療、康養等領域產業,並將合作區作為重點投資和發展地區,積極推進項目落實到位。同時,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將根據合作區產業政策和發展要求為泰禾提供指導性服務,積極為泰禾協調解決投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經雙方協商後,再簽訂正式協議或合同。

資料顯示,深汕特別合作區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最東端,總面積468.3平方公里,距深圳60公里,西接惠州、東連汕尾、南臨紅海灣,是粵東通往珠三角地區的橋頭堡。深汕高速、 324國道、廈深鐵路、建設中的廣汕鐵路、潮莞高速和中遠期規劃建設的深汕城際軌道均貫穿境內。從合作區驅車至深圳市中心區約1 個半小時、鹽田港約45分鐘、巽寮灣國際休閒度假區和小徑灣海灘度假區約30分鐘。該合作區於2017年9月正式成為深圳第“10+1”個區,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及諸多的產業發展資源。

泰禾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合作意向符合泰禾一貫以來堅持的“深耕一二線城市”的發展戰略。目前泰禾業務主要分佈在以一二線核心城市為主的32座城市,圍繞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以廣深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以及以福廈為中心的海西經濟區、以武漢為中心的中部地區進行市場開拓。這些區域與“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高度契合。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對於企業,這樣的佈局是最安全的,後續增長角度也最集約化。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傾力打造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既有區位優勢,又有政策利好,泰禾已有多個項目在此落子。”上述負責人表示,通過此次合作意向,泰禾可以進一步完善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佈局,形成區域聯動效應,贏得發展先機。

以精品助力合作區城市建設

根據官方規劃,深汕特別合作區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城市規劃思路,高起點做好頂層設計,高標準推進新城建設,打造具有國內標杆意義、全球一流水平的智慧新城。

這與泰禾集團堅持“高端精品”的路線不謀而合。泰禾始終堅持以創造美好生活為初心,以打造“精品住宅”為核心,在“千城一面”的快市場中,以其獨樹一幟的精工產品和匠人精神,引領新中式院落風潮,得到了追求產品品質和功能需求升級的置業者的青睞,獲得了市場的肯定。旗下的院子系、大院系、園系、府系、廣場系及灣系產品在全國各地颳起銷售旋風。如北京麗春湖院子,開盤9個月即創下80億元的銷售額,連續10次登頂中國別墅銷冠;北京泰禾昌平拾景園則在4個月內創下60億傲人業績;佛山院子更是創造了“四開四清”的銷售奇蹟。

同時,泰禾憑藉在健康、教育、文化、旅遊等領域多元化的佈局優勢,推出了“泰禾+”戰略,用“高品質產品+配套+附加增值服務”的全生命週期的服務配套,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質,與合作區建設定位高度契合。

“泰禾集團是一家以精品住宅和商業地產開發為主,集商業、酒店、影視文化、健康、旅遊產業為一體的大型知名上市公司,實力雄厚。”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人表示,泰禾在產業、技術、資金、管理上優勢明顯,雙方在旅遊、醫療、康養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符合雙方的發展需求和共同利益。

泰禾集團最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泰禾業績表現不俗,主要經營指標穩步增長,財務和負債指標持續改善,資產規模持續擴大,由2017年底的2064.20億元,攀升至2355.53億元,而在2016年這個數字為1233.65億元,2015年為847.82億元。總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穩健上漲的同時,泰禾集團的財務指標亦持續改善,負債水平日趨穩健。

據瞭解,合作正式啟動後,泰禾集團與合作區將進一步展開全方位的戰略合作,積極參與合作區智慧新城建設。同時,泰禾集團也將以此次戰略合作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佈局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