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中國東部省份幾乎全部淪陷,爲何福建能逃過一劫

1931年9月18日,駐紮在瀋陽的日本關東軍發起九 .一八事變,侵佔瀋陽後,又陸續侵佔整個東北地區,東北也徹底宣告淪陷。到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人故技重施,以士兵失蹤作為藉口,要求進入城中搜查,遭拒後,發動盧溝橋事變,戰火也逐漸從東北蔓延到華北等地區,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

抗戰期間,中國東部省份幾乎全部淪陷,為何福建能逃過一劫

佔領華北後,日軍又繼續南下,江蘇徐州等工業重地皆宣告失守,接著,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和國際化大都市上海也接連失守。戰事進行十分順利的日本人又繼續向中西部進軍,交通要道武漢和礦產資源豐富的山西也接連被日本佔領。當時,除了地理位置上的要地和煤炭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中國的東部沿海省份幾乎全部淪陷,但是東部省份中卻有一個例外,這個省只被佔領了約18%的地區。

抗戰期間,中國東部省份幾乎全部淪陷,為何福建能逃過一劫

這個省就是福建,福建只和臺灣是一海相隔,而且大家都知道,臺灣省早在甲午戰爭後,就被割讓給了日本,而與臺灣距離這麼近的福建卻為何能夠倖免於難,尤其是福建周圍的浙江和廣東等省份也早被佔領。

其實,日本也曾進攻過福建,但是幾次都失敗了,這其中除了福建軍民的英勇抵抗外,還和當地的地理環境等特點有著重要關係。

抗戰期間,中國東部省份幾乎全部淪陷,為何福建能逃過一劫

首先,大家都知道,日本位於中國的東部地區,日本侵略中國的第一步又是以東北地區作為開始的,等到日本打進廣東後,戰線實在拉的太長,物資給養無法及時運達,而且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繼續進攻福建。

其次,福建沒有什麼自然資源,而且交通運輸的地位又不明顯,就算打下來也是益處不大。

第三,福建地勢以丘陵和山區為主,不像東北和華北這樣的大平原更適於發揮自己機械化部隊的優勢,多派人也就意味著多犧牲。

抗戰期間,中國東部省份幾乎全部淪陷,為何福建能逃過一劫

第四,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樣,福建的周圍省份皆已失守,福建也已是孤立無援的狀態。

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戰役已經相對的進入到了戰略相持階段,國共兩黨已經拋棄前嫌,共同的投入到保家衛國的戰爭中來。

最後,感謝無數的革命先輩為我們創造的一個如此和平安定的內外部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