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窯都」長沙銅官窯的復興夢

中新社長沙8月3日電 題:“千年窯都”長沙銅官窯的復興夢

作者 劉著之

1998年,唐代沉船“黑石號”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海域被打撈出水,船上僅瓷器就有6萬多件,其中近九成為長沙銅官窯瓷器,其數量之大、品相之精,舉世震驚。

近日,“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採訪團走進長沙銅官窯,觸摸長沙窯因開放創新而器走天下的輝煌歷史,感知這座千年窯都藍圖初現的“復興夢”。

長沙銅官窯是唐至五代時期制瓷遺址,位於長沙市望城區銅官街道彩陶源村,1956年首次發現。銅官窯首創的釉下多彩,突破了中國唐代青瓷和白瓷的單一色調,堪稱“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其產品出口世界29個國家和地區,開闢了一條通往南亞到北非的“海上絲綢之路”。

今年5月開館的長沙銅官窯博物館裡,按1:1比例複製的“黑石號”沉船、千餘件出水文物和現代工藝品,娓娓訴說著銅官窯陶瓷文化的發展史。

“千年窑都”长沙铜官窑的复兴梦

按原比例還原的“黑石號”沉船再現了長沙窯瓷器穿越驚濤駭浪外銷遠航的歷史情景。 王昊昊 攝

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文物管理科負責人瞿偉介紹說,“黑石號”沉船上的長沙窯瓷器很多都印有“伍文”的題記,說明它價格低廉;加之釉下彩繪不易脫落,器型和紋飾大量融入異域文化等特點,使長沙窯成為中晚唐時期的“外銷瓷器第一窯”。

由於歷史等多方面因素,“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的銅官窯盛極一時,卻從五代時期開始衰落,宋代以後甚至為歷史所塵封,直至上世紀50年代才因考古發現重見天日。

進入新時代,銅官人一直在探索如何讓這座千年窯場重現當初的盛景。

瞿偉介紹,長沙市望城區政府高度重視銅官窯遺址的保護與開發,投資4億元(人民幣,下同)建設了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園內遺存了76處龍窯、24處採泥礦,以及碼頭、貨藏、墓葬公園,全面呈現出窯場的原狀。

“千年窑都”长沙铜官窑的复兴梦

5月14日,長沙銅官窯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 王昊昊 攝

近年來,銅官著力發展“陶瓷+文創+旅遊”的產業模式,先後還原了500米長的歷史古街原貌,建設國際陶藝村,開辦創客中心,將古街打造成一個以陶瓷、旅遊創意商品研發、展銷為主,餐飲住宿配套為輔的文化街區。

2014年,湖南省陶瓷藝術大師周世洪就將他的工作室開在了銅官窯國際陶藝村。其作品不僅受到遊客追捧,還銷往江西景德鎮等地。

像周世洪這樣的國家、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目前在銅官還有數十位,行業從業者達3000多人。目前,銅官古鎮擁有陶瓷規模生產企業13家,陶藝作坊(門店)180家,產品遠銷海內外。

為保護知識產權、打造文化品牌,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還在2007年對“長沙銅官窯”“銅官窯”“長沙窯”3個商標的75個相關類別進行了註冊。

總投資100億元、規劃面積約100萬平方米的新華聯銅官窯古鎮開園在即,屆時將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探尋絲路起點、彩瓷源頭和湖湘文化。

“遊客來多了,喜歡銅官窯的人也多了,產業自然會復興。”周世洪心中的窯都夢,輪廓正日漸清晰。(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