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高鐵經濟學 中國付出了什麼代價?

短短十年,中國建成了2.5萬公里的高鐵網絡。它改善了人民生活,促進了區域經濟,但也讓國企背上沉重債務。

獨特的高鐵經濟學 中國付出了什麼代價?

在最近的一個工作日早晨,劉愛軍(音譯)登上了烏魯木齊開往哈密綠洲的動車。烏魯木齊是中國西北新疆自治區的首府,而哈密在烏魯木齊以東614公里處。每天有8個車次的動車從烏魯木齊開往哈密。

該行程僅用3個小時,費用為167元人民幣(合24美元),是中國高鐵網絡中最長而且造價最高的線路的一部分。劉愛軍為自己打工,做電梯銷售和技術員,過去常常依賴兩個城市之間為數不多且昂貴的飛機航班出行。在新的高鐵線路於2014年完工之前,坐火車從烏魯木齊到哈密需要7個小時。

劉愛軍說:“如果你不趕時間的話,為什麼不坐火車?坐火車(比坐飛機)更放鬆。”

獨特的高鐵經濟學 中國付出了什麼代價?

劉愛軍享受了便利,但國有的中國鐵路總公司(China Railway Corp)卻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中國鐵路總公司在過去的十年中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鐵網絡,擁有2.5萬公里高鐵里程。如今,在中國開始建設高鐵僅僅十年後,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高鐵線路鋪設在中國。

2009年12月,中國長途高鐵服務首次亮相,從中國南部的廣州到1100公里以外的中部城市武漢僅需3個小時,這是中國共產黨舉債投資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一個典型例子。

在危機過後的幾年中,這些投資項目推動了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混凝土、鋼鐵和其他工業大宗商品的需求。但它們也讓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其他國有企業揹負了鉅額債務。

在截至2016年的十年間,中國企業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從100%上升到190%,達到141萬億元人民幣。截至今年3月,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債務總額為5萬億元人民幣。據北京交通大學(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的交通專家李紅昌介紹,該公司80%的債務負擔與高鐵建設有關。

獨特的高鐵經濟學 中國付出了什麼代價?

對於批評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人來說,高鐵網絡是一場即將發生的債務危機,依賴於不可持續的政府補貼,許多線路無法償還債務利息,更不用說本金了。

李紅昌教授的北京交通大學同事趙堅表示:“中國鐵路總公司一直依賴財政補貼,並繼續舉借新債以償還舊債。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鐵路債務危機。”

趙堅教授估計,未來幾年中國鐵路總公司的總體債務將增長60%,到2020年將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鐵路總公司沒有回應本文的採訪要求。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鐵路總公司淨虧損3.76億元人民幣。在同一時期,該公司銀行貸款餘額為1560億元人民幣,佔其融資總額的逾60%。至少從2015年起,該公司的債務利息超過了營業利潤。

中國鐵路總公司最近宣佈今年將投資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比原先預算增加10%。該公司計劃到2030年將其高鐵網絡擴展到3萬公里。

獨特的高鐵經濟學 中國付出了什麼代價?

劉愛軍所坐的是蘭州至新疆的高鐵線的一部分,這條線路是中國高鐵網絡中最長、也最具爭議性的線路。它耗資1400億元人民幣,連接了三個西北部大省,這些省份總計有5300萬人口(在中國總人口中佔比相對較低),但總面積比阿根廷還大。

這違背了高速鐵路的基本經濟學,即高鐵在相對較短的距離內穿過人口密集地區效益才最好。

Arcadis Asia的運輸諮詢主管喬納森•比爾德(Jonathan Beard)表示:“最佳距離為300公里至500公里。距離更短的話,公路往往更具競爭力。距離更長的話,飛機往往更具競爭力。”

蘭新高鐵的設計運能是每天320個列車班次,如今每天只提供8個班次。趙堅表示:“由於運力大量閒置,(這條線路的)年收入還不夠付電費的。”

雖然中國高鐵網絡的支持者也會認同蘭新高鐵是一個相當大的白象工程,但他們說,孤立地看一條線路就會看不到整個高鐵網絡的意義。

他們辯稱,有利可圖的線路將會最終抵消虧損的線路,如中國鐵路總公司利潤豐厚的京廣高鐵,該線路連接總人口4.3億的6個省份。

專注於中國高鐵項目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高級基礎設施專家格拉爾德•奧利維耶(Gerald Ollivier)表示:“這些線路在未來40年內都將存在。要真正理解其財務狀況,你應該關注這個時間框架,它將在未來很多年分攤固定成本,同時還應關注乘客增長。”

他補充道:“對於這類項目,銀行以主權債務利率發放貸款。這樣項目在財務上就行得通。在(2015年)評估中國的高鐵網絡的時候,我們發現,長期來說它應該能夠收回成本,只要車票價格上漲能夠覆蓋通脹……但這並不意味著,短期來說他們沒有必要為一些本金償還再融資,因為貸款期限往往比資產壽命短得多。”

中國大舉舉債押注於高鐵也產生了其他許多好處,它大大縮短了距離,改變了生活並促進了區域經濟。廣州距離武漢1100公里,過去坐火車需要11個小時才能到達,現在只需要3小時,而車票價格僅為464元人民幣。

每年乘坐中國高鐵出行的人次(17億)超過了乘坐傳統鐵路的出行人次。大約一半的高鐵出行與劉愛軍一樣是商務出行。

奧利維耶表示:“你想想,有驚人的8.5億人次(高鐵)出行,是為了與客戶會晤、找工作、訪問研究中心等等。”

如果中國鐵路總公司的高鐵網絡最終能夠收回成本,那麼這將證明,當中國共產黨利用其龐大的財政資源來服務公共利益時可能發生奇蹟。但如果不能,那麼誰將不得不彌補差額毫無疑問。

李紅昌表示:“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債務是政府支持的,它不會違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