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具體指的什麼,你知道嗎?

“三教九流”這個詞大家定然是不陌生的吧,電視劇裡面常常提起,便是現實生活中也隨時聽到。這其實就是用來形容古時候對於社會上各行各業之人的等級劃分,後來慢慢的用來指代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們。本意是沒有褒貶之分的,但是我覺得這個詞好像多是出現在罵人的場景,所以總給我一種貶義詞的錯覺。

“三教九流”具體指的什麼,你知道嗎?

三教九流

“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和佛教。

“三教九流”具體指的什麼,你知道嗎?

三教圖

儒教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宗教,又稱“孔教”或“聖教”。以“仁”為最高信仰,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終極目標。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在剛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裡面提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出自道家,恩,修仙也是。

佛教,也稱釋教,在東漢時候傳入我國,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這一宗教怕是少有人不知吧,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西遊記》就是東土大唐的和尚前往西天求取佛經的故事呢。

“三教九流”具體指的什麼,你知道嗎?

三教

“九流”之說,最初指的是九種學術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陰陽家。

之後,隨著朝代的更替,封建時期的等級分化日與俱增,把各個職業分出個高低貴賤。“九流”的說法也就不再只是簡單的指學術流派了,而是指的但是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們了。“九流”就是把人分為上中下流。

“三教九流”具體指的什麼,你知道嗎?

九流

“上九流”指: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是: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 尼。

“下九流”為: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巫婆及拐騙)、盜、竊、娼。

有時候也會羨慕古人,但是更多的卻是慶幸,慶幸自己身在這個人人平等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