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原始的民族是哪一個?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裡住著的是勇敢的鄂倫春…”一首古老的歌謠它唱出了這個民族古樸、原始、粗獷的性格和與大自然為伴的和諧生活。大興安嶺原始的民族是鄂倫春部落,居住在深山密林中,過著遊牧的生活。鄂倫春族是世居黑龍江省的少數民族之一,最少時期民族人口不到四千人,現在全國人數恢復增長,但仍不到九千多人,主要聚居在大小興安嶺地區。早在元朝時,遼陽行省管轄鄂倫春人,習慣稱鄂倫春人為"林木中百姓"和"北山野人"。明朝時,歷史上有記載黑龍江以北有"乘鹿以出入"的"北山野人",就是指遊獵於貝加爾湖以東、黑龍江以北的"使鹿部",也就是鄂倫春人。清初文獻曾把鄂倫春人稱為"樹中人"。

大興安嶺原始的民族是哪一個?

鄂倫春自治旗到各景區的標識

大興安嶺原始的民族是哪一個?

鄂倫春民族博物館

鄂倫春這一族稱,在1640年4月28 日崇德五年三月是以"俄爾吞"在文獻中出現的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以後,俄爾吞在文獻中和奏摺中逐漸中消失,在文件及奏摺中多次出現了"俄羅春"、"鄂羅春"、"鄂倫春"等不同寫法和叫法。從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十月份開始,"鄂倫春"作為統一的族稱在清朝的叫法才真正固定下來。"鄂倫春"是民族自稱,有兩種意思,一是住在山嶺上的人,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另外,"鄂倫"的發音與馴鹿的發音相同,春是表示人的附加成分,兩者合起來為即"鄂倫春",漢語就是"打鹿人或馴鹿人"之意 。在鄂倫春民族內部,因居住地不同還有“畢拉樂千”、“庫瑪爾千”等不同的民族自稱名稱。

大興安嶺原始的民族是哪一個?

鄂倫春族全家福

大興安嶺原始的民族是哪一個?

一家人在等待午餐

鄂倫春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現在都通用漢文。黑龍江流域及大興安嶺地區是鄂倫春族的發祥地。最早他們住在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廣闊地帶。17世紀中葉由於沙俄的入侵,南遷到大、小興安嶺一帶。清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舊中國,鄂倫春人靠“一匹獵馬,一杆槍”過著單一的遊獵生活,實行共同勞動、平均分配製度,保持著濃厚的原始社會的痕跡,吃獸肉,穿獸皮,住“撮羅子”(俗稱“仙人柱”,是用樺樹皮搭的棚子),居住條件十分簡陋。常年遊獵在山崗和森林中。直到1953年,鄂倫春人才走出白樺林,從山上下山,來到山下定居,開始半耕半獵的定居生活。

大興安嶺原始的民族是哪一個?

族人共吃午餐

大興安嶺原始的民族是哪一個?

七十年代的鄂倫春打獵的標準裝備

狩獵是鄂倫春人傳統的生產方式,長期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各種野獸的習性和生活規律,他們摸得一清二楚,判斷野獸蹤跡的準確率令人驚歎不已。他們把狩獵季節分為“鹿胎期”、“鹿圍期”和“打皮子期”,統稱各期為“紅圍期”,以示吉祥。鄂倫春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打獵歸來或逢節日,都要歌舞狂歡,舞姿往往模仿動物和飛禽,節奏明快,豪放粗獷。

大興安嶺原始的民族是哪一個?

鄂倫春族一般打獵都要帶著獵狗

大興安嶺原始的民族是哪一個?

鄂倫春少女

大興安嶺原始的民族是哪一個?

新生鄂倫春族鄉

1951年4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成立鄂倫春旗,鄂倫春族自主管理區域內本民族內部事務。1952年5月31日"鄂倫春旗"改為鄂倫春自治旗。內蒙古自治區還有布特哈旗、莫力達瓦旗和阿榮旗有鄂倫春族分佈。現在在黑龍江的的鄂倫春族的聚居點主要是黑河市的新生鄉、遜克縣、新鄂新興鄉、塔河縣十八站鄉 、呼瑪縣白銀納和嘉蔭縣烏拉嘎鎮勝利鄂倫春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