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各位表友們小時候有沒有玩過發條玩具的經驗?拿到玩具後,首先把發條上滿,然後按下開關(或鬆開手),就可以看到這些發條玩具滿地亂跑,亂飛,或是原地手舞足蹈......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在上發條的過程中,聽著噠噠噠的卡榫聲響,感覺發條越來越緊,這股樂趣可說是其他玩具所無法比擬的。上發條的過程最讓人療愈!

這也大概是很多人喜歡機械錶的原因之一。

發條是手錶的動力源泉,指的是盤繞在發條盒內的“片裝彈簧”。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大家都知道江詩丹頓logo是“馬耳他十字”,其實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懷錶時代的發條盒部分使用的一個零件。其實,發條材質方面,早先為碳素鋼,這種材料製成的發條的力矩先非常大—然後逐漸減小—後快速降低,所以精華部分自然就是中間那一段。馬耳他的作用就是讓發條只釋放中最中間的那段相對平穩的能量。

馬耳他十字在懷錶中很常見,手錶基本不用。因為碳鋼很容易導致力矩衰減快並且金屬易疲勞,如果沒有馬耳他十字輪上鎖,一旦使用不當就會導致發條斷裂。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現在的懷錶或是手錶,換用了不鏽鋼材質、Nivaflex合金,減少這方面的擔憂也同時考慮到了減少機芯“厚度”。

但無論何種,在手錶中的工作原理大同小異,簡單來說就是上鍊時發條軸順時針轉動並利用發條軸上的鉤子卷緊發條,以此“存儲能量”。隨後,彈性力促使發條放鬆,這一步可以理解為之前儲存的能量的釋放過程。但因為發條軸已經止逆,所以發條只能通過外鉤帶動發條盒旋轉來釋放能量,而發條盒的旋轉子讓也會帶動後續齧合齒輪的運轉,直至發條粘於發條盒盒壁上的。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發條的工作原理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發條盒

由上可知,手錶動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發條的工作圈數,但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發條的工作圈數與發條的長度並不一直是正比關係,其有一個上限的存在。這是很好理解的一點,過長的發條雖然乍看之下能使得盤繞的總圈數增加,但同時也會減少長髮條以增加手錶動儲時間的方式。畢竟對於機芯來說,發條盒不可能無限大。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這主要是因為發條與力矩之間存在一定的影響。發條長度也有著嚴謹的考量,不可以隨意增長或尖端。對動力輸出而言,發條佔據發條盒55%到60%是最完美的比例。當其正常運轉時,就會引起相應的動力損耗。

發條足夠長,就可以完美解決長動力的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發條過長導致動力不能均勻輸出,造成腕錶誤差增大,這才是長動力腕錶要注意解決的問題。(PS:長動力腕錶:動力儲序在72小時或以上的腕錶)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機芯內部的空間有其限制,發條過長容易無法纏繞,達到物理極限。製表大師又想到另外一個方法來增加腕錶的長度,那就是多兩個或以上發條盒串聯或是並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加腕錶的動能儲備。

早在1990年,BLANCPAIN就推出一款動力儲存長達8天的陀飛輪腕錶,從此之後,多日鏈功能便成為各大鐘錶廠商另一大探索空間。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就僅有的長動力手錶來看,朗格Lange 31無疑是通過增加發條的長度來實現長動力的代表性作品。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兩根長達1.85米的發條,單根長度已經是普通手錶發條的10倍左右。更遑論,Lange 31在串聯的兩個發條盒均使用瞭如此長的發條

當然,兩根1.85m長度的發條理論上存在著諸如上鍊扭矩過大,動力輸出不穩等問題。但這兩項問題都被朗格妥善解決了,前者通過外部工具予以上鍊,後者則是通過恆動力裝置來確保動力平穩輸出值擒縱結構。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陀螺型精鋼上鍊鑰匙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Remontoir恆定上動力擒縱裝置

覺得它很厲害嗎?要知道宇舶MP05 “LaFerrari”超長動儲50天,11個發條盒採用了串聯的方式,如脊柱般縱置排列成行並彼此相連。通過一個電動上鍊工具進行上鍊,但仍需要3個小時。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其實,還有一個更為誇張的品牌Rebellion做過待機時間60天,也就是2個月的機械錶,機芯整體有8個大發條,同時佈局模仿汽車引擎,採用了鏈條來傳輸能量。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圖示:芝麻鏈可完美解決發條輸出力矩存在差異引發走時不準這個問題。即為“恆動力”裝置,實現原理簡單來講就是“力矩=力*力臂”,當然也可以粗略地理解為現代變速自行車的原理。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誠然,芝麻鏈如今在手錶上起到的作用是“恆動力”還是提升錶款的視覺效果,見仁見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

芝麻鏈的存在使手錶在手動上弦的過程中能始終保持較為平滑的手感,即不會出現因動儲增加而感到阻力的情況

說到底,長動力腕錶每個發條盒所需要釋放的力量將互相均勻且互相牽制協調,這些方式固然是好。雖說增加超長的動力儲備的時間,但還是存在發條釋放首端和末端的不穩定性。在沒有上鍊工具的條件下,長動力手錶上滿弦著實費勁。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長動力腕錶多個發條盒同時運作,有摩擦就有損耗;在沒有定期的保養的前提下,手錶發條很容易出現中端折斷、發條盒外勾部分折斷、發條盒內圈處部分折斷、發條滿鏈打滑等故障。斷裂的發條可通過可以用“斷條復接”進行修復,若不行就要更換髮條。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這表一口氣能走60天,它的發條到底有多長?

凡事有利有弊。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推出一塊“永動”腕錶不用再上發條?但手錶機芯不停的運作,總會有摩擦有磨損。無論是單發條盒還是兩個或以上的發條盒,在長時間的運作下,需要定期檢測保養。如果發現手錶能一直上鍊,那可能是發條斷裂,需要好好檢查下。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先介紹了。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