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該注意什麼?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立秋節氣是從“秋冬養陰”過渡到“夏秋養陽”的轉折點。

立秋至,天轉涼。此時,應注意養生祛病,延年益壽。中醫認為,秋風乾燥,極易傷肺;因此,立秋起,養生以養肺為重。

① 精神方面:

肺在時為秋,在志為悲。立秋養生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明日立秋,該注意什麼?

② 生活起居方面:

由於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 "早臥早起,與雞具興",使人體與自然界的變化相適應,才合乎秋季養生之道。其次,"春捂秋凍",立秋乃初秋之季,雖有涼風時至,但暑熱未盡,因而著衣需適宜,以免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導致免疫力下降,易受涼感冒。

且秋氣燥,從五行生旺推算,可知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都處於衰弱階段。所以要注意加強對這些器官的保養。此時人們容易患陰暑,習習的涼風使天氣不像夏天那樣總是又熱又悶,人們往往會盡情享受這立秋後的一絲涼意,結果卻使身體受涼而產生高溫頭痛的病症,反倒得不償失了。

③ 運動調養方面:

進入秋季,氣溫下降會使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均受到抑制,內分泌紊亂,造成情緒低落。這時做好心理調節很重要,積極參加運動是不錯的方法,慢跑、散步都可以讓心情開朗起來。立秋後的早晨是鍛鍊身體的絕佳時間,此時天氣不冷不熱,氣溫宜人;天高氣爽,使人心情愉快。秋天"宜收不宜散"的特點,使它成為開展各種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具體身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鍊項目,但不宜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尤其是老人、小兒和體質虛弱者。

明日立秋,該注意什麼?

④ 飲食要點:

1.忌暴飲暴食

由於秋季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較平常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建議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這些食物既有清暑熱又有補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2.少吃刺激性食品

立秋後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等。

另外,還要避免各種溼熱之氣積蓄,可適量吃些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其散發的功能能夠幫助機體清除殘留的溼熱之氣。

明日立秋,該注意什麼?

3.忌生冷食物

由於立秋後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需特別注意不要過於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導致腸胃消化不良,引發各種消化道疾患。

其次,經過一個炎熱的夏季後,機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例如:西瓜、梨、黃瓜等,其性味寒涼,多食可能傷及脾胃,應儘量少吃。

4.忌過燥食物

中醫養生常識認為,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髒,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許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所以,秋令飲食養生應忌過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類的食物。

5.可吃解暑食物

一般來說,立秋時節雖有涼意,但夏日的暑氣還未全消,人們可喝些綠豆湯,吃些蓮子粥、薄荷粥等來幫助機體適應天氣。並記得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與蔬菜,它們既可滿足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

明日立秋,該注意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