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儿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寄宿夏令营,整体来说,可以定性为「成功」。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原本这篇想等到整个暑假所有营都结束了再写,但昨天闺蜜留言说她女儿也马上要开始寄宿营了,还是有蛮多担心与不舍。

另外后台留言也有很多相关询问,所以今天先写写我对寄宿营的一些感想,供大家查缺补漏,作为参考。

行李准备

出发前收拾行李,是我陪儿子一起做的。毕竟是第一次出门,不必苛求孩子什么都自己做好。

按照营地给出的packing list,让他自己一条一条念出来,然后我们一起商量带哪些好。一项准备好了,放进收纳袋装进箱子,然后在单子上划勾。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营地提供的部分packing list

都装好后,再做二次复审。这样孩子不但清楚带了什么,具体在什么位置也都是知道的。

衣服的摆放方式,通常出门旅行,我都是选择卷放的方式,不占地方,而且不容易有折痕。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没拍照片,所以这张图来自网络

但给儿子的行李,我们讨论了一下,还是决定用折叠平放。

一边放衣服——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另一边放鞋子和洗漱用具等等小件杂物。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之所以这样放,是因为考虑到卷起来放的衣服,有时他拿出几件就容易都散开了,反而更不好找。于是索性商量好,每天按顺序从最上面拿着穿,不翻底下,也就不会乱。

还有另外一种思路,也是不错的。那就是去几天就带几个收纳袋,把每天从内衣裤到外衣裤,甚至袜子都装好。每天一袋,拿出来从头到脚穿好不纠结。

但这样的方式不太适合我们这个营,因为这里据说早晚温差大,不确定孩子到底每天要穿什么,有时需要临时调整。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让他随时要长的有长的,要短的有短的。

长袖T和长裤放一包,短袖T和短裤在一包。内裤一包,袜子一包,鞋子每双装一个袋子,再扔两个空的脏衣服袋进去,每天换下来的衣服统统丢进去。

这样最后的结果是,从营地回来,所有东西一件没少地都带回来了。没来得及穿的多余备用衣服,都干净整齐地在收纳袋里。

具体需要带什么东西,这个就不详细说了,每个营情况都不同,但理论上都会提前给出packing list,照做就是了。

夏天防晒爽(喷雾),防晒帽,润肤霜,防晒衣(可有可无),太阳镜,防虫喷雾,这些我是一定会给带的,但后面就会写到,孩子用不用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另外如果营地是比较户外的状态,保险起见可以带件稍厚一点的防风衣。我们没有想到那么远,去了现给买了两件厚衣服,虽然儿子说他并没有穿到,但晚上山里还是蛮冷的,很多孩子都穿挺厚。

送去营地

北美有的营地是直接坐大巴统一去,我们这个营也提供一些指定地点的接送,额外收一点车费。

但我觉得如果条件允许,自己送孩子去挺好,至少可以对营地情况和人员有更多直观的了解,而不是仅仅借助于图片。

儿子的营地在深山里,上山就得开20多分钟车。所有孩子都住小木屋里,每个木屋三间屋,三个辅导员,每间两个上下铺住4个孩子,带一个卫生间。谁住哪个铺都是提前分配好的。

我们走进小木屋时,儿子上铺的小男孩跟我们前后脚也刚进门。

我不知道是不是梁静茹给了这个孩子妈妈勇气,竟然安排爸爸独自来送营。

我们眼见那个爸爸“嘿嘿嘿”只三下,就把孩子的行李和床铺安置好,憋着不能笑,真是要死掉了。

这是那个孩子的行李架。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所有东西乱作一团暂且不提,那位爸爸说,抱歉有一只鞋子找不到了,但别担心,总有一天它会出来的。

我又抬头看了一眼他的床,好巧,上面也有一只鞋子呢,哈哈哈哈哈!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儿子自己把床铺好,像这种自己带铺盖的营,带个睡袋绝对是懒星又爱干净人的最好选择。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他又把箱子里的东西都归位,整理好随身背包,我们一起清爽地出门。

对孩子习惯和条理的养成,我认为是并不亚于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件事。东西能够理清,做事有条理,这是头脑清晰的一种直接反映,也让人比较容易有安全感和规划性。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准备去营地注册报道时,看到儿子在北京以前的同学来了。我们之前就知道会跟同学在这里遇到,而且那个男孩子和他的妈妈人都超级nice,儿子也很喜欢他们,没想到竟然住在同一个小木屋里,所以我们都很开心。

更赞的是,因为这是那个孩子第三次来这个营地,所以他对一切都熟悉极了,儿子从独自一人,一下子有了个诸葛亮在身边,能明显感觉到他也心情大好。

夏令营结束儿子回来后告诉我们,多数时候他们其实并不怎么一起玩,因为选择的项目的都不同,时间安排就不同。

但在最初的一两天,那个孩子带着儿子迅速熟悉了解了营地环境,知道去哪儿拿好吃的,在哪里可以偷懒儿杀时间,这让儿子完全不会有陌生的不适感。

这点让我和韩先生特别感激,也同时觉得,孩子第一次寄宿营如果能找个伴儿或者跟熟悉的人取取经,会对孩子非常有帮助。

融入与分别

安置好住地,就被要求去泳池测试。这个测试并不要求速度和泳姿标准,只是要知道你是否会游泳而已。

会不会都没关系,只不过会的孩子,可以在自由活动时间选择水上项目,而不会的,就玩点别的。

哥哥游得稀松平常,亮点是视频结尾处二胖同学哭得惊天动地。

不过不要误认为这是舍不得哥哥,此时完全是因为她一直心心念念要游泳,结果下水的是哥哥而不是她。

可能是游完得到泳池人员的表扬,儿子情绪特别高涨,自信满满。

我们此时才一起来到注册中心,办理接收手续。

孩子们基本都能自己搞定,姓名年龄项目确认,最常规的身体检查。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之后,吃过营地给所有孩子和家长准备的BBQ午餐,我们就准备撤退了。

这是我儿子白嫩的一个参数照片,可惜这个肤色,估计一年半载不会再回到他脸上了。。。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共同成长

去营地的这一周,是我们作为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时刻。

最初的两三天,我每天都三百多次刷新营地的照片库,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地查找我儿子的踪迹。哪怕是一个背影,或是五分之一张脸,我都能瞬间找到他。

有两次,韩先生半夜蹦起来说,啊,我终于领悟了什么叫“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就是那个“母”啊!想我儿子!!!!

我于是安抚他说,别闹了,你是那个“公”,我才是那个“母”,你儿子乐不思蜀呢,你快好好睡吧。

临近接儿子那一两天,我俩已经能够很淡定地坚持到晚上才去翻照片,并互相鼓励说,心又大了两亩多。。。

儿子呢,表面看上去,真的是乐不思蜀了。

做科学实验,这个小身影帅到我了——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而很快晚上活动时,腿装进衣服,鞋子脏成化石,水杯扔进脚下土堆里的样子,又差点雷死我。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甲方乙方」里那个把全村鸡都吃光了的土豪。。。讲真,这张照片让处女座晚上失眠了,也太!脏!了!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当然多数时候,还是靠谱的。自己做的实验道具,还不忘画一堆乐高小人儿。。。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自由活动时间,男孩们的游戏——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周末还有水枪大战。这画面看得我都无比心动,看上去好好玩啊!!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在几百张照片中,我很快就锁定了唯一一张有儿子身影的。图中背景,右边举着水枪的那个,就是一定玩high了的儿子。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每天晚上还有舞会。我以为儿子对这个不感兴趣,没想到他回来之后,一直在跟着音乐模仿各种街舞动作。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此外他还特别认真地说,舞会上第一次有女生邀请他跳舞。

我和韩先生开心坏了,忙问他后来呢?

后来?儿子说,后来我拒绝了啊。

我们很失望地问为什么,儿子答:Coz she‘s too old.

这答案让我和韩先生哭笑不得,儿子想了想解释说,也不是特别老,意思就是,她比我大,我不能跟比我大的女生跳舞。。。

不知道这个逻辑是从哪里学来的,但不论怎样,被人邀请,又有自己的想法,总是件不错的事。

我的复盘得与失

回来这几天,我和韩先生一直在讨论,第一次寄宿营,应该如何评价。

我来分别说说我们的看法。

首先从我的角度,让我最满意的地方是,我觉得儿子此行最大收获,或者说主要收获就是快乐,这从他回来还强烈要求再去就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中国老母亲预期的能顺便学点知识,好像看不到明显迹象。

而让我不够满意的,是孩子的身体方面,还是有一点消耗过大。

这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饮食。

从日常照片就可以看出,他确实是让我自由让我飞了,没有了父母管束,垃圾食品、冷饮和无节制的饮食,给身体埋下了隐患。

大桶可乐得喝——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甜食冷饮想吃得吃——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我去接他时,路过自动售卖机,儿子指着空空的那两排说,116和118两行,之前都是爆米花,都被我们买空了。。。

整体来说,儿子长了一颗不算太中餐的胃,对薯条热狗汉堡意面的热爱,多过包子饺子炒菜。但这样吃上一周,身体也还是有点受不了。

我们接他离开营地刚开了没几公里,他就开始肚子疼加恶心。路上停车下去吐了两次,总算好多了。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虽然不排除晕车的可能,但这么多年他天天跟着我们开车东奔西走从没晕过。

结合他回家昏睡了一天一夜,我推测他是在营地的亢奋状态,终于在见到父母的那一刻卸了下来,所以身体也竭尽所能抗议吧。

这几天白粥加蛋饼小菜,眼看着胃口养回来一些。

另一方面是卫生和防晒。

卫生方面,我觉得并不只是我们处女座会想扔掉这堆行李,只要不是猪窝座,让它们进门前,可能都得犹豫一下。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这两双鞋子,入营时,都是99成新的。一周时间。。。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随身的背包——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他还带回两袋子这样粘粘乎乎的科学实验材料,洒了一包,我就不想细说了,累觉不爱。。。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就算这些都能忍,毕竟是外用的,杯子可就真忍不了了,那是要入口的东西啊!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不知道得喝进多少脏东西。。。

你们猜猜,这几样东西,最后去向何方了?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防晒是最让我崩溃的。儿子本来就容易晒黑,所以一直给他很注意防晒。结果他说第二天还是第三天,帽子弄脏了,就没再戴,而涂抹喷防晒霜都太耽误玩,于是。。。

现在就这个样子了。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跨越亚非拉,儿子,难为你了。。。

韩先生复盘得与失

韩先生与我的观点截然不同。他认为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一次胜利的大会,一次跨越世纪值得被铭记的大会。。。(我真想挠人啊)!

首先,他认为儿子的社交能力,是最大的收获。

卧谈会时,儿子自己聊感受说,觉得自己在营地很popular(受欢迎),而且交了很多好朋友,多到经常不知道跟谁玩才合适。

在离开父母庇护的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能迅速融入且怡然自得,韩先生说,这点就很了不起。

其次,他觉得孩子学到多少知识,不能功利地量化为有形知识,比如学会多少科学理论,掌握什么实验技术。

他相信,更多无形的东西,对孩子帮助更大。儿子聊到很多细节。

比如每晚必须洗澡,但每人只有5分钟,要想到后面的人,不可以磨蹭。回到家洗第一个澡时,儿子长长地感慨说,啊好幸福,有这么大的水!营地里的水只有这么细一条。

韩先生问他,那五分钟够吗?儿子说,快洗够的,心里想着别人,自己就不会觉得时间短。

比如儿子说,每晚辅导员会给讲一个故事,讲完集体睡觉,但那时会想家,要躺一会儿才能睡着。“闭上眼睛,想一些幸福的事就好”。

比如,每天下午可以从几十个精彩项目中,自选三个去做。儿子从来不会从众,也绝不受别人影响。他有时选两次泡在泳池里,只因为自己喜欢水,别人说什么,游说什么,他都完全不在意。

再比如,他所有的东西都一件没少地保管着并带回,还抽空把带去的闲书都看了,其实对于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他是完全有主见的。

。。。

这样看来,我差不多被韩先生说通了,听上去,孩子收获还是很大的。

关于寄宿营的一点小建议

现在送孩子参加夏令营这件事,越来越热门,除了国内的营,走出国门的也不在少数。

我翻了翻微信朋友圈,跟韩先生打趣说,半个朋友圈都在美国,剩下半个,一半在英国,一半在澳洲。

这当然是夸张,但出去的人也真的委实不少。不过我想说,有多少家长,是在综合考量过孩子的具体情况,并对营地也有基本了解基础上,做出的选择,而不是脑袋一热的跟风呢?

人不从众,其实挺难的,尤其是跟孩子沾边的事。去年我很多朋友送孩子寄宿营,我就跟了,结果临去前儿子不肯住宿,好在我们就及时刹车。

而今年我的想法很朴素,去年没去成,今年就可以去了吧,除此之外,并没多想。但回头来想,即便被韩先生说了那么多好,我也还是觉得真不必着急太早送孩子去寄宿,这种尝试,机会多得是。

我看了不少美国营地介绍,发现寄宿的分水岭年龄,有的定在8岁,但更多都在10岁,这之前很多营不收寄宿,只能白天走读。

所以这或多或少是一个年龄上的提示。

昨天我闺蜜说,她女儿马上进营了,妞妞比我儿子小一岁,最近在家速成学自己梳辫子,实在不行就出发前头发剪短点。

这是我之前没有考虑过的因素,但显然是家有女儿的父母们要考量的。

如果想要孩子早早尝试离家营,生活自理能力上,还是要尽早培养孩子,指望连空气都打包带去,可能受罪的还是孩子。如果想要走出国门,饮食上也还是要有些心理准备,一方面是孩子是否吃得惯,另一方面是孩子吃完身体是否受得了。

此外,纵观儿子的营地,我的个人感觉是,十几岁大一点的孩子,其实是更享受的状态。因为他们更知道自己要什么,想尝试什么。

但像儿子这样的小蹦豆,更多地是吃吃喝喝皮打皮闹,很多精彩的项目,比如我们这个营地有的好莱坞特技啊,比如水上项目啊,比如山地摩托,比如实弹射击啊,等等,儿子和一些同龄孩子都基本不去选,因为他们还没到对那些事情感兴趣的时候。

看合影,九岁多,他也依然是好小一只。

美国寄宿夏令营一周,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你!

而照片里看到很多大孩子,特别投入地尝试每个项目,这种机会真的很难得。

当然,我也有朋友在其他国家,参加的是那种住古堡,穿小制服,每天安静学习,衣食有人贴身照顾的寄宿营。

相比之下,那样的营地,我感觉可能对年龄和自我照顾能力相对要求会略低一点。

总之,送孩子去寄宿营,真的不必着急,也不必看着别人就觉得自己落下了。看好自己孩子的成长时间表,在考虑价格之外,也多想想孩子自己的情况和诉求,为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再决定送去吧。

假期余下的时间,我给儿子陆续还安排了高尔夫、足球、STEM等等不同的营,不过短时间内,我都不会再让他寄宿了。

更多细节,等我们体验过再来讲给大家听,如果好的话,希望能把经验给大家借鉴,因为自己动手报名参加,价格实在是,太,划!算!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