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裡怎麼來養殖黃鱔?用好這6條訣竅,幫你輕鬆高產!

一、稻田整理

可以選用房前屋後的肥泥田,淺腳爛泥田,或者是山邊坑底田,這些地方的土壤很肥,有很多蟲蛹,蚯蚓、泥鰍、小魚蝦等小動物,黃鱔的攝食會非常豐富,養殖面積在0.067公頃以內。

一定要設置防逃設施,可以在稻田四周砌1米多高的單磚牆,用水泥勾縫,這種防逃效果好但造價高,不便拆除,小面積的飼養可以,但如果面積是大於0.013公頃以上的,可以鋪油氈紙,效果也不錯。

沿著田埂內側開一條圍溝,並在稻田中心縱橫向外延伸各開一條廂溝,兩溝的規格是寬0.5米,深25到30釐米,用鐵絲網或尼龍風攔擋進、出水口,防止外逃。

稻田裡怎麼來養殖黃鱔?用好這6條訣竅,幫你輕鬆高產!

二、鱔种放養

在稻田翻犁結束後到插秧前放養最合適,要投放個體大小基本一致,沒有傷病的,以免相互殘食,每0.067公頃稻田投放尾重20克的幼鱔1000到1200尾,因黃鱔的繁殖季節長,自繁能力非常強,所以只需一次性投苗,就可以連續捕捉。

三、餌料投餵

可以投餵些蚯蚓、小魚蝦、動物內臟或瓜果皮等,還可以適當搭配一些米糠、豆餅、魚粉、豆渣等,在這些餌料裡,投餵蚯蚓的效果最好。在投餵前,要把大塊的餌料切碎,黃鱔有晝伏夜出的攝食習性,因此,投餵時間在16點到18點時行。投餵量一次控制在所養黃鱔總體重的2%到3%,遇到陰天、悶熱天或雷雨前後,在水溫高於35度,低於10度時,投餵量要適當減少,可以自制投餌臺,浮在溝內固定的位置,讓黃鱔進入臺裡攝食,還可以在溝上掛一個或幾個3到8瓦的黑光燈,燈離水面5釐米,可以誘蟲落水,供黃鱔吞食。

稻田裡怎麼來養殖黃鱔?用好這6條訣竅,幫你輕鬆高產!

四、養殖管理

最重要的是田水的調節,需根據水稻各生育的需水特點,同時要顧及黃鱔的生活習性來調整水深,經常更換新水,並且要經常觀察黃鱔吃食和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調劑餌料或施藥治病。

要注意,在水稻施肥或灑藥時,必須先把黃鱔引到溝內安全區域,用低毒的沒有殘留的藥。還要經常檢查田埂和進排水口的防逃設施,如果發現有損壞的,要及時修復更改。

五、防治疾病

細菌性皮膚病和水黴菌病,是黃鱔最容易發生的疾病,細菌性皮膚病在5到9月流行,黃鱔體表會有大小不一的紅斑,遊動無力,嚴重的會出現點狀潰爛,並能延伸到肌肉導致死亡。可以用生石灰清田,消滅病源,再引入潔淨的水源,保持水質良好。可以每50公斤黃鱔用磺胺噻唑0.5克和餌料摻在一起投餵,每天1次,連續用5到7天。水黴病是由於操作不慎等原因,使黃鱔體表受傷感染造成,可以看到傷處長黴。發現此病後,要及時加註新水,每立方米水中用20克小蘇打全田潑灑。

稻田裡怎麼來養殖黃鱔?用好這6條訣竅,幫你輕鬆高產!

六、捕撈

當大部分黃鱔長到100克以上時,就可以捕撈了,捕撈時間在秋末和早春兩季,方法可以用灌水簍網誘捕,或者是排水擱田、用雙齒鋤挖捕。要儘可能的不傷到黃鱔,並且捕大留小,要為下期飼養留有充足的鱔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