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是俠嵐

“尚未佩妥劍,轉眼變江湖。願歷盡千帆,歸來仍少年。”

馮唐的這首詩似乎為主人公朗明找到了最貼切的概括。風語咒是一場煉獄的體驗,最難的是千帆過後,是否依然是最初保持初心的自己。

你我皆是俠嵐

▊ 故事梗概

上古四大凶獸為禍人間,而人間守護者俠嵐利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力與之抗衡。原本掌握零力的上古兇獸勢頭強勁,但俠嵐一方又悟到五行之外的另一種力——風,並以“風語咒最終取勝,封印了兇獸,保衛了人間的和平,俠嵐也代代相傳永遠守護人間。

你我皆是俠嵐

看點一覽

我是俠嵐,我要用風語咒排除萬難,乘風而歸

朗明因手上的形似俠嵐印的疤痕在鎮上以俠嵐的身份自居,並以俠嵐作為小買賣的噱頭,矇騙小孩子買他的俠嵐印和武功秘籍;幫助梅姐憑藉靈敏的聽覺在賭場“出老千”;這樣一個整天遊手好閒一事無成的年輕人但卻是電影裡的主人公。

你我皆是俠嵐

為什麼呢?因為真正的俠嵐的設定就是我們身邊每一個看起來平凡可能又有些其貌不揚的普通人。通過劇情的設定,從一開始就像我們鋪墊出俠嵐的定義範圍即俠嵐不分身份貴賤地位高低。

你我皆是俠嵐

朗明的俠嵐之路也是成長之路,從開始的不成氣候到後來的可以獨當一面,一路走下來在遭遇各種困境和危險中慢慢成長蛻變,但當饕餮醒來之時,他卻依然沒有能力去與之抗衡,以致於變成羅剎的母親墜入懸崖,自己心愛的人在自己面前自殺慘死;這時朗明才終於明白,

真正能夠擁有巨大的能量去保護自己想要守護的人需要依靠的是本心的力量。

你我皆是俠嵐

世間的本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要靠心來感受。“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傳說中的神功根本就不是練出來的。人與自然本就是一體的。我即是自然,自然即是我。我在馭風,風在馭我。”在這裡,原理和力量造就出來的所謂的救世功法“風語咒”,其實就是哲學上的道理和中國傳統的道教觀念融為一體。

什麼才是普世的神功?人人都為追求練就一身通天大法而不斷追求,其實到頭來,真正能夠練就出人人羨慕崇拜的功法,不過是你需要悟出來的一個普世道理。當你明白這個道理時,也就練就出了傳說中的神功。

你我皆是俠嵐

我只想要治好兒子的眼睛

電影中有轉折性的人物角色梅姐算是其中之一。在最開始時對於梅姐的形象刻畫是一個不務正業,處處和兒子作對甚至連分錢都要和兒子耍心眼的“問題媽媽”。但在這樣的一個表象之下,卻掩飾著一種完全中國式的母愛。

你我皆是俠嵐

梅姐總是在分錢的時候佔兒子便宜,儘量多拿點,看起來好像是不懂事一點也沒有承擔起做母親的責任,但她卻在兒子不知情的時候將與兒子分的錢拿到了藥房。我們從藥房老先生那句“這已經是你第兩千三百三十三次來給兒子拿藥了”的話中,將梅姐愛子心切的形象一下子塑造了出來,從而也體現出了普天下母親對孩子的付出和一片真心。

你我皆是俠嵐

如果母親拿錢去藥店給兒子買治眼睛的藥是一次形象上的轉折,那麼母親最後又為了兒子變成了羅剎就是第二次轉折,這也是顛覆性的轉折。母親去藥店的情節是後來母親之所以會變成一隻羅剎的鋪墊;也是對觀眾能夠推理情節的一個交代和暗示,既然母親已經為兒子去過兩千三百三十三次藥店,那麼,隨著羅剎襲擊鎮子梅姐的消失,以及小妖孽向朗明解釋每一隻羅剎其實都是人,它們拿自己的願望與之交換才最終變成了羅剎;觀眾便可瞭然梅姐為了兒子的眼睛甘願變成一隻羅剎。當朗明哭著大喊著“媽”和梅姐變成的羅剎在成千上萬只羅剎想要逆向而行相遇時,感情的迸發點也達到了最高處。

你我皆是俠嵐

在我的記憶裡,除了邪惡,就只剩你了

小妖孽為了祛除身體裡痛苦的零力,找回自己失去的記憶,努力為假葉賣命,去尋找封印饕餮元神的小陀螺。原本為了完成任務而冷酷無情的她,在與無厘頭明朗的朝夕相處中慢慢感化,讓小妖孽和明朗的心慢慢走到了一起。

你我皆是俠嵐

你我皆是俠嵐

小妖孽是一個被感化的邪惡典型。從另一個方面講,她和朗明一樣,經過尋找世間的本質和痛苦的磨練,最終都回歸了最初純真的本心。

你我皆是俠嵐

不管是對成人還是孩子,在《風語咒》中都有可以領悟到的東西。這個世界需要俠嵐,需要每個人都能夠成為俠嵐。俠嵐只是一個代號,想要每個人都能夠心懷正義,能夠戰勝強大的敵人才是真的。

-END-

文 | 吃酒鹹魚

你我皆是俠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