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市場走勢總是和預期相反,對市場走勢判斷的正確打開方式

週五收盤,三大股指齊刷刷創出新低,稍稍有點技術分析常識的人都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市場很可能展開新的一輪調整。投資者對於市場繼續下跌的預期高度一致的情況下,接下來走勢會不會恰恰相反,不跌反漲,來個絕地大反擊?筆者的回答是:完全有可能。我的依據並不是簡單的“物極必反”原理或者是所謂的“成功交易都是反人性理論”。為了反對而反對,試圖用標新立異的套路哇眾取寵毫無價值。也沒有用到“行為金融學”那麼高大上的東西。而是簡單的數理統計加稍微複雜的人性心理分析。

設想一下,當所有人都認為市場還會繼續下跌時,大家都會做什麼?首先,空倉的人會繼續空倉,對吧?馬上做多的人並不會馬上出現。而持倉的人分兩種,一種是虧損幅度大,割不動的,死豬不怕開水燙,繼續持倉;另外一種知道價格繼續下跌鐵定要走的,會加速拋盤,平時要三幾個月才賣出的籌碼量,三兩天甚至三兩小時就賣得精光。而這部分的籌碼會被誰接了去?準備分批進場抄底,虧損大補倉平攤持股成本的,這兩種買力都只能佔一小部分倉位。這時候,有趣的現象出現了:空倉持幣和割肉後持幣的這哥倆成了徹頭徹尾的多頭,因為他們只會買股拉昇股價,而深套的人成了堅定的空頭,永遠尋找賣出股票的機會從而打壓股價。而進場買股的兩種買力只能消耗極少拋盤。這時候,當所有人都認為市場繼續下跌時,結局是:市場的確繼續下行一小段,讓大家誤以為自己的判斷是正確,這也堅定了拋盤者的決心,繼續加快拋盤,因為買力小,成交量出現極限地量。意味著極短時間內,多頭勢力迅速集合超過空頭力量,這時候只要稍稍有一點利好上的風吹草動,必然導致多頭快速回補倉位,從而推動股價絕地反擊。

一句話總結:當所有人都預期市場必將繼續下跌時,市場繼續小幅度下探,成交量快速萎縮,地量出地價,報復性反彈行情開始。

在投機的世界裡有一條金科玉律:絕大多數人永遠都是錯誤的,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所以賺錢的永遠是少數人,虧錢的永遠是多數。並不是說,大家要往東,你非要往西,你就牛了,而是你要出發得儘可能比大多數人早。你要當引領者,而不是跟隨者。明明看起來就是要漲的樣子,偏偏掉頭往下。下跌的走勢連眼盲的都知道,偏偏觸底反彈。市場走勢幾乎總是和主觀預期相反,讓人覺得相當神奇又無奈。彷彿總有一雙眼睛在緊緊監控自己的操作。根本就沒什麼神奇力量,沒有上帝之手。其實就是敵我力量在快速轉換和消漲。你要像領兵打仗的統帥那樣進行沙盤分析。古代的戰爭場面經常有這一幕:A和B打,B拉上C、D、E來幫架。如果從簡單的技術分析來看,1打4,輸定了,還打什麼?往往結果出乎意料:A打敗了B,C、D、F各種理由遲遲趕不到戰場,等A收拾完了B,再然後挨個擊破了CDF。這就是戰國的故事。因為A根據B平時的為人,知道他失道寡助,看起來龐大的聯盟並不牢靠,再根據CDE的利益關係,投其所好,就能逐步瓦解聯盟。所以在股票這戰場上,簡單的數理統計只是預判事情發展的第一步,認真分析各種力量的對比,在行為心理上的進行揣摩,你越懂人性,你就越懂股票。因為冷冰冰的股票交易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

為什麼市場走勢總是和預期相反,對市場走勢判斷的正確打開方式

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