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城鎮興明中學七年級的尹文菊:用小小的肩膀撐起家裡的重擔

黝黑的皮膚、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放學回家還要洗衣做飯、照顧年幼的弟弟,牆上貼滿了獎狀……這些似乎在一些電視劇裡才會看到的場景,卻真實地發生在蘭陵縣向城鎮尹村。


向城鎮興明中學七年級的尹文菊:用小小的肩膀撐起家裡的重擔家住蘭陵縣向城鎮尹村,現就讀於向城鎮興明中學七年級八班的尹文菊,和身邊其他同學相比,更加內斂一些,更成熟一些。更多的時候,尹文菊都是坐在教室裡安靜地看書、學習。

從尹文菊記事起,媽媽就是體弱多病的,因此,從小就很懂事的尹文菊開始幫媽媽分擔家務,幫忙照看年幼的弟弟,雖然家裡不算寬裕,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而這樣的日子,在尹文菊上小學5年級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尹文菊清楚地記得,5年級的寒假,剛剛過完新年,燃放煙花爆竹的碎紙還堆在地上,下午3點多,媽媽說想吃點飯,便自己起身去鍋裡拿飯吃,沒想到剛一打開鍋蓋,就說自己頭疼,此時正在家的尹文菊立刻跑到媽媽的身邊。“當時媽媽躺在床上,和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讓我帶她去醫院。說完,她就閉上了眼。”尹文菊回憶起當時的場景,眼眶裡全是淚水。記憶中,尹文菊找鄰居幫忙,一起用三輪車把媽媽送到了鄉鎮的診所,醫生說情況不好,最好送往縣醫院,於是鄰居又開車把媽媽和尹文菊送到了縣醫院。在醫院住院2天,媽媽始終沒有再睜開眼,在正月十六那天去世了,直到那一天,尹文菊才知道媽媽患的病是腦溢血。

“正月十六正好是學校開學的日子,我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在家忙完所有的事,才去上學。”尹文菊淡淡地說著,沒有了媽媽,爸爸又外出打工,這樣的日子讓她難過了很久,但是看著家裡年邁的奶奶,還有年幼的弟弟要照顧,她只能選擇堅強。

沒有父母在的日子,每天早上,當同齡的孩子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尹文菊便已早早起床,做好早飯,讓弟弟奶奶吃飯,5點半準時趕到學校,開始晨讀和學習。中午回家做飯,晚上做飯吃飯後,還要照顧弟弟的衣食起居,等忙完這些,尹文菊才有空看書寫作業。

有一次半夜,弟弟突然發高燒,年邁的奶奶不方便照顧弟弟,尹文菊便獨自揹著弟弟到村裡門診打針,直到弟弟打完針燒退了,再把弟弟揹回家。早上依然要早起做飯、準時上學。

和其他同學相比,尹文菊沒有天資聰慧的優勢,也沒有優越的家庭條件,但她有的是一份堅強和韌勁,勤學、苦學是尹文菊學習的法寶,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是尹文菊生活的縮影。

“每年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大姐學校放假回家,我們姐弟三個人一起在家的日子,我也可以有人說說心裡話了,平時大姐在學校離得遠,所以大姐一放假,我們好像就有說不完的話。”尹文菊說起自己的姐姐,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平時在學校裡,無論是自習課還是休息時間,尹文菊基本都是在學習,她比其他的孩子更努力,聽課、寫作業也都是最認真的那一個。”尹文菊的班主任杜萍對記者說。尹文菊知道,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讓自己更加強大起來,才能更好地照顧弟弟、奶奶,才能讓家裡的生活變好。(本文來自沂蒙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