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思維方式大揭密

原文@王建平 載於中讀App

唯物主義從物立場出發,唯心主義從心立場出發,其方式卻都是客觀的,而客觀方式就是科學方式,誰願意不科學地思考問題?客觀——思想者默認的共同之點。

四種思維方式大揭密

客觀思維是最常見的思維方式,古往今來,所有的思想者都是使用客觀思維方式進行思考的,至今未見例外者,就是號稱主觀唯心主義者,其思考方式也是客觀思維方式,只不過觀點立場不同而已。唯物主義從物立場出發,唯心主義從心立場出發,其方式卻都是客觀的,而客觀方式就是科學方式,誰願意不科學地思考問題?客觀——思想者默認的共同之點。

那麼,客觀到底是什麼觀?客是誰?誰在觀?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複雜,可以直答:客觀就是客的觀點,他的觀點,不是主體的(我的)的觀點。客是他,我們並不認識的他,造物的他(自然或上帝)。誰在觀?並非真的客在觀,而是我們虛擬客在觀,其實是我們從客的方向觀。最後一句話道破:客觀就是我們以客觀。為什麼要以客觀來認識、判斷、把握事物?因為我們並不知道事物的來源和究竟,我們的看法不可靠,而造物者(客、他、上帝)知道,他清楚一切的究竟,他的看法就是事物的真相和真理。所以,客觀思維方式是人們模擬上帝思考,被認為是發現真理的唯一途徑。另外,客觀方法是統一人們認識的唯一方法,是人為設定的觀測事物的標準常數,因此,客觀思維就如此決定了人們的世界觀,併成為了所有思維模式默認的基礎。

主觀思維是客觀思維的反叛者,人的自主意識認識到客觀的侷限性和刻板性,有人不滿意以物觀物或以客觀物對人的排斥性,認為人的主動意識必須介入一切、重置一切。於是,主觀思維誕生了,主觀思維從人心出發看事物,以心為中心建立事物的秩序,這就是唯心主義世界觀。主觀唯心主義的思維模式及方法仍然是客觀的,只是立場改變而已。主觀唯心主義的核心是心,以人心包括大千世界實為免強,況且,人心只能在個人,人心有別,以誰的心為準?如以大眾之心為準,大眾有一致的心嗎?人心的差異難以形成一致的認識,人心的易變難以形成穩定的概念。另外,心感知之前和心感知之後的世界是什麼世界?有差別嗎?該怎麼認識?主觀唯心主義有太多的理論缺口,並不能自圓其說。

宗教思維出現在主觀唯心主義之前。在人類面臨無法改變、無可奈何的客觀事物之後,宗教意識產生了。宗教思維不但否定而且取消了客觀世界,締造出一個截然不同的天堂與地獄,運行不同的規則與秩序。宗教的信仰和教義是對人面前的客觀現實的修正與反動,是虛擬在另外時空的人間狀態。宗教思維的模式仍是客觀的,而且是依據人間的客觀邏輯創造的天堂世界,擬作為人世的參照與模本。幾千年來,因為現實與虛擬的差別無法跨越,宗教信仰對人的影響始終是有限的。宗教思維的主觀自由性導致其理論的虛幻,只具有人為意識對照客觀現實的比較意義。

感知思維此前並未出現,只有感知意識活動在人的潛意識中。感知觀念不成形,但感知卻一開始就主宰人的意識和一切行為,人從感知意識創造語言,從本能感知到精神感知,感知一直是人面對世界的始端和終端。因為人一直以客觀、主觀和宗教作為思想認識的依託,感知觀念從未登上過思想理論的前臺,感知在人的意識之後,只產生供給個人精神自我的思維和意識,無人將感知作為意識基礎和思維中心。感知在人的思維活動中,只作為認識事物的過程和工具。但是,感知對於人的實際作用並非不存在,個人擁有的絕對的、唯一的現在世界,就是個人的感知世界。決不同於大眾(我們)共同擁有的客觀現實世界,個人擁有的"感知世界"並未名命,也無法呈現在別人面前,因此,只對個人有意義這個事實便抹煞了它的存在。所以,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公共的客觀世界,或者說是一個主觀約定的契約世界,個人只能無條件接受和服從於這個世界,並依從人們的意志和客觀的規律去構建個人的命運。而那個"感知世界"只以個人感覺、個人興趣、個人性格的及個人主觀意識來微弱地顯示其存在。個人的與公共的兩個世界因此發生潛在的深刻的不可調和的內在衝突。

因為"感知世界"具個別性,所以不具有客觀意義。但感知的我則是人所共有的,具有抽象性的重大意義,同時具有客觀意義。我感知是世界得以成立的根本方式,我感知是世界所有生命存在的緣由。我感知是人意識的終端,我感知是人思維體系的起點,我感知是事物真實存在的唯一憑據。至關重要的是:世界是感知方式的產物,我感知是世界的終極創造者、選擇者與觀測者。人早就應當認識到我感知並確認我感知的存在地位,並不需要以客觀、上帝、我們來代替我感知的位置。我感知的虛位已經造成了意識形態的混亂,所以,繼客觀、主觀、宗教觀之後,我感知觀念勢必要將要誕生。

人勢必將用我感知思維重新、全面地建立對於人之我的新認識,將舊意識、舊觀念和舊的世界觀擱置進歷史,發現建立我感知世界,並以我感知思維刷新對事物的認識,用我感知思維結束物與心的對立與認識分歧,用我感知思維獲得一個全新的世界。

我感知並非人為創造,我感知就是人的本來觀;我感知是對原有模糊混亂世界觀的重新名命;我感知是人的意識經歷迷途後的實至名歸;我感知將消除人遭遇到的所有認識障礙和理論悖反;我感知讓人直接、全面、真實地認識並可靠地把控事物;我感知會洞明、理清人類自身陷於困境的種種原因;我感知將首次形成人類史上的思想共識;我感知將分離的人類重新連接歸併到一體;我感知將創造人類有史以來的最大思想能量;我感知會不斷釋放人類發展所遇疑難的解決之道;我感知會最大限度地造福人類與世界;我感知會直指人類社會的終極形態。

我感知理論目前雖未成熟面世,但我感知思維已有模糊輪廓顯現於人的哲思和科學研究的新發現中,只是尚未成型出爐。不過可以預言,隨著人類發展進步的節奏加快,隨著既有觀念的風化程度加劇,我感知世界的出現已經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