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之人必知,「奪肱」,好好練必有所得

心在山東身在吳, 飄蓬江海漫嗟吁。練拳,不能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做人糊塗點兒好,心裡明白,不必說出來。有本事,就有一片天地。沒本事,就去長本事。練拳是,心裡明白,身上更要明白,哪個都不能含糊。衣裳好穿,活兒難做。天下之人,沒有生來就會的。哪個不是,水裡來,火裡去,錘鍊出來的。不明白自己,何以知人。不寒暑不懈,怎得真功。聽到,尚且不易,何況練出東西來。人,要惜福,更要敬法。不要等失去,再企圖找回。應法,則留。不應,即走。正所謂,前塵影事皆如幻,浩氣當初貫鬥牛。清水寒潭落葉浮,忍將往事下眉頭。練拳,誰沒錯過?敢於嘗試,直接面對,才不失為好男兒!做人,敢於直言。練拳,層層遞進。武人,不信邪。玄妙,不等同於邪術。

習武之人必知,“奪肱”,好好練必有所得

奪肱,兩個意思,一是練己,二是奪人。一,奪己之功。奪,回。練拳,四個字,千金不易,輕出重收,摺疊不在能開多少,在於能合多少。肱,肱骨。奪肱,大臂運動之法。分兩種,1,固肩奪肱。肩關節,三百六十度旋轉,無障礙。沉肩,固肩奪肱。肩定的住,肱變化就多,運速極快,角度多變。2,定肘奪肱。又叫定肘活肩,或稱,尺肱摺疊。剪子勁,鎖技等都源於它。不同的法,有不同的用。肱骨使用法,有兩種。要麼,定中節,活根節;要麼,定根節,活中節。二法不能兼顧,否則即是斷勁路,必選其一,可輪番使用。勁路一斷,武功立廢。有不動的,才有動的,這是不二法。老話講,尺橈似鑽,肱如棒槌。意思是,用小臂,就得學會擰。用大臂,就要學會掄。太極拳的暴力攻擊,稱為掄捶。奪肱,固肘活肩,才掄的起來。奪肱,有個冷門兒,肱骨閤中線。為何,就是隆背。形意拳劈拳,太極拳閃通背,都必須先奪肱,後隆背,否則打上也沒力道。戰鬥中奪肱,要合自己中線,高開低走,力劈華山,一擊必殺,瞬間轟塌。奪肱,還可以練栽捶,式分左右,勁走雙路,斜角展肱,中線奪肱。能奪己肱,才可奪人之功。

習武之人必知,“奪肱”,好好練必有所得

二,奪人之肱。奪,控制,佔位。高手常用技法。倚仗大功力,鉗制住肘,來控制人的肱骨。怎麼練奪肱,就怎麼制人。沒練過奪肱的人,肩肘摘不開,一下子撲上去鉗住肘,根節立馬被人拿死,再動腰也解不開,勁過不來了。左右一晃,就散了架子。遇到晃勁大的高手,不走左右,走前後,一晃盪,頸椎都能折了。這就是肱骨沒練出來,讓人家利用了。肱骨結構弱點,在後面,就是三頭肌那個部位。臂的沉勁,也從此而來。怎麼拔人之根?就是從這裡入手奪肱。奪肱,用採勁,輕輕佔位,突然提帶大臂,一個順邊兒倒,人就翻了。一帶一提,瞬間奪肱。擠勁,很常用。擠從奪肱來,上手一沾,高拋外弧,肱骨就脫節了,順勢一擠,人就飛了。能把人打起來的,打擊部位,都很講究。得機得勢,就是對方把你想要的送到面前,不收都不行,這是順勢利導。奪肱,也有控制肩的。一瞅機會來了,一個刺步,先站了中線,雙手齊發沉勁,打在對方肩上,打好了就是泰山壓頂。動彈不得,肩背壓制,鬆不開,又擡不起來,人就完了。打肘勁,用不用奪肱?當然!肱骨自上而下,猛一回奪,勢大力沉,這是肘擊經典之作。肱骨活,渾身都是手段。肱骨死,有心也無力。光心高氣傲,沒用。要周身都是拳,無處不為功,才能幹成你想要的。連續奪肱,掄臂成圈兒,水潑不進,誰擋誰廢。奪肱,是根節發力的典範。這正是,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射殺中山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鬚兒!

習武之人必知,“奪肱”,好好練必有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