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逗燉新聞 20180814

【國內·社會|工作兩年跳槽三次?95後第一份工作平均持續約7個月】

2016年,首批95後步入職場,LinkedIn(領英)以15萬領英用戶(含80後、90後和95後)為統計分析對象,發現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職時間顯著縮短(95後為7個月),專業工作對口率逐年降低(95後為28.8%)。在數據報告中,他們被描繪成“不順從、不講究、不著急”的新鮮職場人,與追求穩定的70後、務實的80後不同,他們更加重視個人價值和興趣。報告還發現有接近一半的95後選擇不就業,學習深造、創業和新興職業(當網紅上直播)成了主流。還有人不急不慢,選擇用間隔年和待業在家作為過渡。所謂“慢就業”趨勢正是自此而起——畢業生持觀望態度,企業卻因招不到人才而心急如焚。

△ 勞動廉價化的時代,誰都可能是三和大神。

【國內 性別|藥娘:他們吃藥,想喚醒身體裡的“她”】

“男生不適合我,性格、習慣、喜歡的東西都不適合我。我討厭男性特徵,鬍子、喉結,還有下面。”明明16歲開始吃激素藥,之後自切下體;羅月吃藥2年,找私人診所去勢。正規診所需要家人同意書。

藥娘,是生理性別為男,心理性別為女,用藥物滿足心理需求的跨性別者。“還有就是父母對我的厚望太大了,整天說男孩子就應該怎麼樣怎麼樣。”明明自切下體後縫了18針,出院後父母離婚了,父親給了1000塊錢把ta趕走。

Ta們的歲數一般都不太大,第一個就是憂鬱症,第二個就是藥物傷身。“如果不吃藥,我死的肯定更早,抑鬱症。”伊南說。“我認識的都有抑鬱症,只是程度不一樣而已。我認識兩個重度的,都自殺了。十七八歲。”

視頻鏈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34599?from=qrcode

△ 跨性別者要面對錯位之痛,更要承受社會之傷。

【國內·資本|藥品零售高溢價併購潮下的競爭隱憂:賣藥不如賣藥店賺錢】

藥品零售行業洗牌在即,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高壓下,行業正進行著轟轟烈烈的“圈地運動”。如今,單體藥店的生存空間繼續受到擠壓,數量不斷減少,連鎖藥店特別是一些大型連鎖企業,正積極藉助資本力量加速行業兼併重組,零售藥店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藥品零售業的好日子到頭了!”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在近日表示,“未來醫藥零售業將面臨更為嚴格的監管,基層監管力量將加強。隨著基石資本、高瓴資本等機構的進入,醫藥零售行業開始洗牌,導致了這個行業進入了極其慘烈的競爭格局,而且一定會是極其慘烈的。”

△ 利潤藥企要分,零售商要分,加上社保再不管,恐怕病人就要遭殃了。

【國內·醫保|河北8旬老太保外就醫被拒,監獄:不具備保外就醫條件】

有媒體近日曝出“八旬老太獲刑兩年半申請保外就醫被拒”,微信公號“河北監獄”13日發佈通告稱,此報道涉及河北省女子監獄在押罪犯李淑賢,1934年12月1日出生,2016年11月18日因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 2017年5月23日,該犯經監獄醫院診斷為自發性第十二胸椎壓縮性骨折、腰椎退行性病變,治療三個月後,病情好轉。2018年7月18日,該犯又述腰疼,經監獄醫院問診,診斷為自發性第一腰椎壓縮性骨折、腰椎退變、左髖關節退行性病變,遵醫囑服藥治療、臥床靜養。不過,根據河北監獄發佈的公告,該犯的實際狀況尚未達到保外就醫嚴重疾病範圍規定的標準,也不符合第三十三條“生活不能自理”的規定,不具備保外就醫條件。

△ 這是依法治國的典範?

【國內 社會|大學生暑期兼職“陷阱”多:高報酬誘惑大,律師提醒要籤協議】

“說好的只需要交中介費,可是付了錢人就消失了!”“幹了一週他們就要辭退我,還不給當週的工資!”暑假期間,不少大學生選擇做兼職賺錢。然而,“黑中介”發佈虛假信息亂收費,無協議交納押金,侵犯盜用個人信息,網絡兼職詐騙等,讓不少大學生“被套路”,利益受損。

“我一個學生也沒什麼辦法,就當‘長記性’了唄。”受害大學生劉銘無奈地感嘆。據悉,因為在兼職開始前,劉銘與商家並未簽訂勞動合同作為保障,甚至沒有口頭協商工資應為日結還是月結,所以在利益受損時也拿不出證據,無法維權。

△ 受騙的人只能靠自己“長記性”,對無良企業的社會監管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