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雙學位在這所大學產生

百年前的成都,錦江之南還是一片農田,在這裡新建的幾棟洋房特別顯眼,這些洋房是華西協合大學的教學樓,這所始建於1910年的大學是中國最早的醫學綜合性大學,後來也成為中國現代高等醫學教育的數個發端之一。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雙學位在這所大學產生

華西協合大學擁有全球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儀器,除中國文史外,華西協合大學的課程大多采用國外教材。文科設哲學、教育、英文、西洋史學和綜合文科5個系,理科設生物學、化學、數學、物理學4個系。

所學的化學、物理、數學、生物對學生們來說都很有難度,加之學校考核嚴格,開學不到一年,第一批學生中就走了三分之一。1915年,第一批學生畢業,僅有兩名學生順利拿到哲學和教育學學士學位而畢業。

1917年,這所著名的高等學府只有一名畢業生,他就是成都學霸幹小峰。幹小峰原名幹如松,他先是在四川省城高等學堂學習,以優等畢業生的身份畢業,後來又考入華西協合大學哲學系。這名不折不扣的超級學霸是目前所知的中國大學雙文憑第一人。幹小峰畢業後到重慶求精中學任職。

6月25日,在四川大學檔案館館長、校史辦公室主任畢玉的帶領下,我們見到了百年前這位學霸的兩張畢業證真容。

幹如松的這份四川省城高等學堂畢業證長75釐米、寬55釐米,畢業證由1000多字的蠅頭小楷書寫而成,詳細記錄了所學科目、任課老師以及每科考試成績。當年幹如松所學科目共有12科,分別是人倫道德、經學大意、中國文學、歷史、地理、心理及辯學、法學、理財學、英語、法語、兵學、體操。當年他的英語任課老師是哈夫門,畢業成績是98分,法語老師是邱廉生,畢業成績是97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