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7月2日,貴州省梵淨山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

53個入選該名錄的景觀。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擁有53項世界遺產,居世界第二。其中,文化遺產36項,自然遺產13項(居世界第一),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在這53項世界遺產中,又有哪些在咱們山東呢,跟著小編來漲知識吧!

長 城(山東段)

長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新疆)於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山東段即為齊長城。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齊長城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2500餘年。西起黃河,東至黃海;東西蜿蜒千餘里,幾乎把整個山東南北分為兩半。經實地測量齊長城全長618.893公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齊長城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旅遊價值,它比歐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長雅典壁壘早200餘年,比秦長城早400餘年,堪稱“中國長城之父”、“世界壁壘之最”。

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

曲阜的孔廟、孔林和孔府統稱“三孔”,是中國曆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於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孔廟,於公元前478年始建,後不斷擴建,至今成為一處佔地14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包括三殿、一閣、一罈、三祠、兩廡、兩堂、兩齋、十七亭與五十四門坊,氣勢宏偉、巨碑林立,堪稱宮殿之城。以其規模之宏大、氣魄之雄偉、年代之久遠、保存之完整,被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孤例”,是海內外數千座孔廟的先河與範本。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孔林,亦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林牆周長7千米,內有古樹2萬多株。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那時是“墓而不墳”(無高土隆起)。到了秦漢時期,雖將墳高築,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後來隨著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規模越來越大。孔林是我國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孔府,建於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之地,西與孔廟毗鄰,佔地約16公頃,共有九進院落,有廳、堂、樓、軒463間,舊稱“衍聖公府”。孔府是我國一座名副其實的寶庫,府內收藏著大批珍貴歷史文物,其中最著名的為“商周十器”。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大運河(山東段)

京杭大運河,自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於2014年6月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作為山東連接蘇、浙、滬等發達省市的重要通道,京杭運河山東段流經山東省的德州市、臨清市、聊城市、濟寧市、滕州市、微山縣等市縣,被山東人民親切地譽為“山東的萊茵河”。

泰 山

山東省唯一一個世界雙重遺產(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於1987年12月給到了泰山。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素有“五嶽之首”之稱。傳說泰山為盤古開天闢地後其頭顱幻化而成,因此中國人自古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歷代帝王君主多在泰山進行封禪和祭祀,各朝文人雅士亦喜好來此遊歷,並留下許多詩文佳作。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增至53,哪些在大山東呢?

登高望蓬瀛,萬里清風來,泰山以其獨特的景緻及人文內涵吸引著許多國內外遊客,正可謂登泰山而小天下。

身負這四大世界遺產名錄聖地,作為山東人,真的很自豪。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瞭解山東,讚美山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