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私募巨頭短期欲滿倉A股:被笑「不知深淺」!

金證券記者 張賀

在A股長期低迷、眾多私募為留住老客苦苦掙扎時,外資私募巨頭貝萊德在國內發行的首隻私募產品輕鬆“吸睛”,不僅募集金額樂觀,更以“超低費率”和“短期滿倉A股”打破了國內私募常年以來的微妙平衡。

“這兩天不少客戶說人家外資巨頭費率只有我們這些土鱉的一半,不知道怎麼回應,今年業績不好沒有發言權。”上海一知名私募負責人對《金證券》記者表示,貝萊德的一些行為確實想不到,對國內私募有衝擊,至於影響有多大,私募圈還在繼續觀察。“如果後面業績好,收費又確實低,國內私募應該會有調整動作。”

短期滿倉A股是否“不知深淺”?

6月29日,全球最大的資產公司貝萊德在官方微信上宣佈,在中國成立併成功登記備案第一隻境內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貝萊德中國A股機遇私募基金1期”,服務對象是中國的機構投資者與高淨值的個人投資者。

《金證券》記者獲悉,該私募產品預計7月30日結束募集,募集結束後將一次性建倉,投資範圍是A股股票。中信證券給投資者的推薦資料顯示,該私募建倉將於7月底8月初完成,而且是滿倉。

在A股市場持續低迷的當下,貝萊德計劃迅速建倉、滿倉操作讓人吃驚。上述上海私募負責人對《金證券》記者表示,路演推薦資料稱,貝萊德看好目前的A股市場,對其在科技及大數據方面的專業優勢和量化選股模型非常有信心。

據悉,貝萊德獲得收益的方法是通過在高度分散化的配置中多點開花。其認為現在A股市場估值合理,接近底部區域,雖然無法精準判斷底部的點位和見底時機,但滿倉持有的好處是不會錯過隨時可能會出現的大漲。

自2017年開始,外資私募開始大舉進軍中國市場。截至目前,已有富達、瑞銀、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順縱橫、路博邁、安本、貝萊德、施羅德和安中投資等11家外資機構,先後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成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

對貝萊德計劃短期滿倉的做法,國內大多數私募評價“不知A股深淺”。

深圳一私募基金負責人對《金證券》記者說,目前已登記備案的15只外資私募產品中,有10只是股票型基金,收益都非常一般,有的甚至很差。“富達中國股票1號是國內第一隻外資私募基金,今年淨值跌幅接近10%。富達的實力並不比貝萊德弱。”他表示,如果貝萊德真像宣傳中所說,短期迅速建滿倉,他個人對其中期業績是不看好的。

五折超低費率並非大幅讓利?

比滿倉操作更引私募圈爭議的是貝萊德的“大幅讓利”。該產品宣傳的著力點就是較行業平均水準低了約50%的“超低費率”。

《金證券》記者瞭解到,目前國內私募基金除了申購費和贖回費外,主要的收入來源是管理費和業績報酬計提,私募權益類基金管理費率通常為基金淨資產的1.5%-2%,業績報酬計提比例為盈利的20%。而貝萊德此款產品的管理費費率為0.75%,業績報酬計提比例為10%。

上海知名私募負責人稱,貝萊德的產品主要採取量化投資策略,以被動持有投資為主,所以管理費低可以理解。因為量化投資並不會產生太大的超額收益,所以業績報酬計提比例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也可以理解。他認為,貝萊德的讓利是在A股低迷與境外私募基金業績下滑壓力下的無奈選擇。

深圳那位私募負責人的看法比較激進,“我覺得只是收費模式不一樣而已,並不存在讓利。”他對《金證券》記者分析,貝萊德這款產品費用結構裡有兩塊和國內私募不同,一個是0.75%的銷售服務費,一個是行政服務費。

“管理費費率0.75%,銷售服務費0.75%,加起來也有1.5%,和國內私募收費標準差不多,何況還有另收的行政服務費。”深圳私募負責人稱,現在國內私募的管理費率大多為1.5%,但其中有一半會分給渠道,“貝萊德只不過把分給渠道的單列為銷售服務費而已。”那國內私募從未收取過的行政服務費是什麼?他認為就是僱傭的幫忙進行申購贖回的客服費用,“如果這個不外包,應該也是公司自己收取的。”

業績報酬計提比例確實是讓利了啊?對於記者的疑問,深圳私募負責人笑稱,“我對他們的業績不看好,反正中期也收不到業績報酬,10%和20%又有什麼區別?降到5%我也不驚訝。”

但非常不看好的只是少數意見,《金證券》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大部分國內私募甚至券商資管對貝萊德此款私募產品高度關注,一位參加了路演的券商人士說,雖然現在很多產品號稱量化選股、大數據選股,但真正能做到機器學習、衛星定位某個上市公司的活動、機器抓取重要言論分析的,並不多,他期待有超過30年量化投資經驗的外資巨頭能在A股市場上有新突破。

有意思的是,高淨值人群其實對“超低費率”並不敏感。“只要收益好,業績提成哪怕30%我也無所謂,就怕沒錢可提。”江蘇的王女士對記者感慨。她持有國內一家大型私募的產品,投資了500萬元,今年該產品淨值已經下跌了近兩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