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懸案:《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誰?

千古懸案:《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誰?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被後人譽為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的哲學思想包羅萬象,奧妙無窮,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千古懸案:《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誰?

流傳至今的《周易》,包括“經”和“傳”兩部分,其中“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每卦由六爻組成),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傳”則是對“經”所作的最早、最具權威性的解釋,一共七種文辭十篇,統稱《十翼》。

關於《周易》的作者,傳統的主流觀點認為是“易更三聖”:即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畫出了八卦;周文王被囚羨裡,潛心探究天人之理,將八卦演化為六十四卦,並寫了卦辭和爻辭;而《十翼》的作者是孔子,他把易理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完成了易學體系。

千古懸案:《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誰?

不過,對這種權威說法,自古就遭到了質疑。一些人認為,“三聖”忽略了周公。周公姬旦是文王第四子,周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這種觀點認為,文王作了卦辭,而周公作了爻辭,並對“易更三聖”提出了新的解釋:伏羲畫卦以後,又經過了三位聖賢(文王、周公、孔子)的整理,才得以確立易學體系。

還有一些人認為這仍不夠,於是又增加了黃帝和堯舜。《漢書律曆志》就說:“伏羲畫八卦,由數起,至黃帝、堯舜而大備。”

千古懸案:《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誰?

此外,對於誰將八卦演繹為六十四卦,古代學者們也意見不一。王弼、虞翻、孔穎達、陸德明等人認為六十四卦是伏羲所排;司馬遷認為是周文王所排;京房、淳于俊、鄭玄及其門徒認為是神農氏所排;孫威認為是夏禹所排;葉適對以上諸說都加以否定,提出不知何人作。

進入20世紀,近現代學者對於《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誰,也是爭論不休。陳夢家提出《周易》為殷亡後遺民所作;郭沫若認為是楚人馯臂子弓所作;日本學者本田成之認為《周易》與《左傳》同為楚人所作;李景春認為是周文王所作。

千古懸案:《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誰?

與此同時,更多的學者提出《周易》是筮者所作。顧頡剛提出“著作人無考,當出於那時掌卜筮的官”;李鏡池認為是周王室的一位太卜與筮人,他在《周易探源序》中說:“編著者是卜史,卜史是貴族中的僧侶階層,是政治顧問,是當時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掌握了政府的文獻資料,學問廣博,如後來的老聃為周柱下史,司馬遷為太史公,都是這一類人。《周易》出於卜史之手,最有可能。”

千古懸案:《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誰?

今天,要完全說清《周易》的創作淵源,看來是不可能了,除非有重大考古成果出現。但不管怎麼說,這部蘊含著豐富哲學思想的著作,是中華民族早期智慧的結晶,奠定了華夏傳統思想文化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