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堂琅”走向“会泽”

会泽是一部厚重而绵长的史书

在400年前,古代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筚路蓝缕,开创农耕,普度文明,传承薪火。

从“堂琅”走向“会泽”

唐虞时代,整个西南地区被称为“荒服之地”。禹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朝中政教。会泽,一个距王畿二千五百里之外的地区,是当时中央政府的统治力所不及的地方。

从“堂琅”走向“会泽”

夏商时期,会泽属九州之一的梁州,边远偏僻,交通闭塞,与中原缺乏交往。

秦汉时期开凿“五尺道”和“西南夷道”,打开经由巴蜀通滇东北的通路,王畿、荒服才连成一片。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中央朝廷在这里设置了堂琅县,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宜宾)管辖,会泽成为云南最早设置的郡县之一。

会泽第一次进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图。

从“堂琅”走向“会泽”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在此设置唐兴县,蕴含唐朝兴盛之意。

其后称闷畔部、闷畔万户府、闷畔军民总管府、东川路、东川土府、东川军民府、东川府等。

从“堂琅”走向“会泽”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统一云南,在此设东川郡。方国瑜教授认为,东川与地名有关,东川因西连会川(今会理),居于会川以东,故名东川。有学者认为,东川应为金沙江以东的高山深川。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改土归流,仍置东川府,管辖今东川区、会泽县、巧家县。

清雍正五年(1727年)设会泽县,“会泽”一名为时任东川府知府黄士杰所命。东川府与会泽县府县同城。

民国二年( 1913年)更名东川县,民国八年(1919年)恢复会泽县名。历代官署衙门都设立在会泽县城。

1949年12月7日成立会泽县临时人民政府,隶属昭通专区。1958年撤销县制划归原东川市1964 年又从原东川市划出,恢复会泽县建制,隶属曲靖至今。

从“堂琅”走向“会泽”

岁月曾在会泽上演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历史剧,定格下无数载入史册的记忆。

会泽是彝族文明的发祥地,上演了“六祖分支”的壮烈场面。公元前2—前7世纪,因避洪水,彝族的祖先阿卜笃慕带领子孙从蜀都来到古堂琅,进行了彝族历史上有名的“六祖分支”。

从“堂琅”走向“会泽”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征过东川,书写了“七擒七纵”孟获的战争神话。

从“堂琅”走向“会泽”

清雍正八年(1730年),清政府数十年的改土归流通过武力镇压,在滇东北宣告成功。这里,闪烁者改士归流的刀光剑影。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二十三日,东川府发生强烈地震,山崩地裂、村庄移位、河水断流、山河失色。

清同治元年(1862年)冬,太平天国石达开部过会泽,在会泽两个月左右,足迹遍及整个东川府辖地,攻占会泽县城未果,次年年初渡江入川,留下了大渡河全军覆没的悲壮。

从“堂琅”走向“会泽”

清宣统三年九月初九(1911年10月30日),云南“重九起义”,东川府悬旗响应,翻开了会泽在近代历史上最为精彩的一个篇章。

从“堂琅”走向“会泽”

1935年5月,被誉为“战略奇兵”的中央红军第九军团攻克了会泽,会泽1500余名有志青年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军长征在滇扩红史上的一个创举。

从“堂琅”走向“会泽”

清朝200余年间,有来自五湖四海的76名知府先后赴任东川,指点江山;72名参将先后坐镇这里,金戈铁马。

“会馆之都”“钱王之乡”。会泽有着“天南铜都”“万里京运第一城”的惊叹与骄傲。

从“堂琅”走向“会泽”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当年的马蹄声声、熊熊炉火、鼓角争鸣已离我们远去,但每条街巷,每一处建筑,都见证了岁月的尘土所不能掩饰的盛世繁华!

从“堂琅”走向“会泽”

2013年5月,会泽县因历史悠久,遗存丰富,街区集中成片,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整,历史地位突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此,会泽成为中国第12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