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堂琅」走向「會澤」

會澤是一部厚重而綿長的史書

在400年前,古代的先民們就在這裡篳路藍縷,開創農耕,普度文明,傳承薪火。

從“堂琅”走向“會澤”

唐虞時代,整個西南地區被稱為“荒服之地”。禹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朝中政教。會澤,一個距王畿二千五百里之外的地區,是當時中央政府的統治力所不及的地方。

從“堂琅”走向“會澤”

夏商時期,會澤屬九州之一的梁州,邊遠偏僻,交通閉塞,與中原缺乏交往。

秦漢時期開鑿“五尺道”和“西南夷道”,打開經由巴蜀通滇東北的通路,王畿、荒服才連成一片。

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中央朝廷在這裡設置了堂琅縣,屬犍為郡(治所在今宜賓)管轄,會澤成為雲南最早設置的郡縣之一。

會澤第一次進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圖。

從“堂琅”走向“會澤”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在此設置唐興縣,蘊含唐朝興盛之意。

其後稱悶畔部、悶畔萬戶府、悶畔軍民總管府、東川路、東川土府、東川軍民府、東川府等。

從“堂琅”走向“會澤”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詔統一雲南,在此設東川郡。方國瑜教授認為,東川與地名有關,東川因西連會川(今會理),居於會川以東,故名東川。有學者認為,東川應為金沙江以東的高山深川。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改土歸流,仍置東川府,管轄今東川區、會澤縣、巧家縣。

清雍正五年(1727年)設會澤縣,“會澤”一名為時任東川府知府黃士傑所命。東川府與會澤縣府縣同城。

民國二年( 1913年)更名東川縣,民國八年(1919年)恢復會澤縣名。歷代官署衙門都設立在會澤縣城。

1949年12月7日成立會澤縣臨時人民政府,隸屬昭通專區。1958年撤銷縣制劃歸原東川市1964 年又從原東川市劃出,恢復會澤縣建制,隸屬曲靖至今。

從“堂琅”走向“會澤”

歲月曾在會澤上演了許多驚天動地的歷史劇,定格下無數載入史冊的記憶。

會澤是彝族文明的發祥地,上演了“六祖分支”的壯烈場面。公元前2—前7世紀,因避洪水,彝族的祖先阿卜篤慕帶領子孫從蜀都來到古堂琅,進行了彝族歷史上有名的“六祖分支”。

從“堂琅”走向“會澤”

蜀漢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南征過東川,書寫了“七擒七縱”孟獲的戰爭神話。

從“堂琅”走向“會澤”

清雍正八年(1730年),清政府數十年的改土歸流通過武力鎮壓,在滇東北宣告成功。這裡,閃爍者改士歸流的刀光劍影。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二十三日,東川府發生強烈地震,山崩地裂、村莊移位、河水斷流、山河失色。

清同治元年(1862年)冬,太平天國石達開部過會澤,在會澤兩個月左右,足跡遍及整個東川府轄地,攻佔會澤縣城未果,次年年初渡江入川,留下了大渡河全軍覆沒的悲壯。

從“堂琅”走向“會澤”

清宣統三年九月初九(1911年10月30日),雲南“重九起義”,東川府懸旗響應,翻開了會澤在近代歷史上最為精彩的一個篇章。

從“堂琅”走向“會澤”

1935年5月,被譽為“戰略奇兵”的中央紅軍第九軍團攻克了會澤,會澤1500餘名有志青年參加了紅軍,成為紅軍長征在滇擴紅史上的一個創舉。

從“堂琅”走向“會澤”

清朝200餘年間,有來自五湖四海的76名知府先後赴任東川,指點江山;72名參將先後坐鎮這裡,金戈鐵馬。

“會館之都”“錢王之鄉”。會澤有著“天南銅都”“萬里京運第一城”的驚歎與驕傲。

從“堂琅”走向“會澤”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當年的馬蹄聲聲、熊熊爐火、鼓角爭鳴已離我們遠去,但每條街巷,每一處建築,都見證了歲月的塵土所不能掩飾的盛世繁華!

從“堂琅”走向“會澤”

2013年5月,會澤縣因歷史悠久,遺存豐富,街區集中成片,古城傳統格局和風貌保存完整,歷史地位突出,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至此,會澤成為中國第121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