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知-我們總在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覺知-我們總在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覺知-我們總在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覺知-我們總在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今天的一件事讓我有所頓悟。

一個9歲小孩拿著承承的圖書時,被騎自行車的小孩嚇了一跳,書掉到地上,有一頁紙被扯壞了,他慌張的撿起,然後不停的追著那個騎自行車的小孩說,“都怪你!都怪你嚇我!”

等他安靜下來,我問他,“你知道你一直這樣說是為了什麼嗎?你能覺察的到嗎?”

他問,“是什麼呢?”

我說,“你怕我責怪你。”

他急忙辯解,“沒有,沒有,不是的,本來就是他嚇的我呀!”

我說,“如果你不怕我責怪,你還會不停的追著他喊嗎?何況,這也沒多大點事,用透明膠粘好就可以了。”

見我這麼說,他立馬就放鬆了下來。

我說,“如果我為了這點小事責怪你,那就是小題大做,因為並不是你故意要撕壞它。如果我小題大做,那錯的就是我而不是你,所以你不需要自責。”

說完這些話,我突然想起我剛被公公罵過,他總喜歡指桑罵槐的對著物品發脾氣,喜歡給我臉色看,我也總是不可避免的心情被他那樣的行為所影響。

所以這些話不止是對那個小孩說的,也是對我自己說的。不管我是東西沒有放回原位,還是我沒有確認就隨意拿動東西,還是我沒有及時做好整理,這都不是我惡意的行為,而是我的疏忽或是過去的習性所導致的,就算我有錯,也並不至於如此大動肝火,而這就是典型的小題大做,他生那麼大的氣,百分之八十是他自己的問題,所以我沒有必要為了他的錯誤來懲罰我自己,責怪我自己。

但是,我也不能因為錯多在他,就否認掉自己那百分之二十的問題。

為什麼我會有那樣的習性呢?我能夠去做一些什麼樣的努力來完善自己呢?

許是我過去世當大公子大小姐當習慣了,只需要等著人家伺候我,所以養成了等著別人善後的習性吧!卻不知這會給別人造成多大的麻煩。

如果我打心裡認同人人都是平等的,我為什麼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從頭做到尾呢?

先不說去服務別人,為別人做事,至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吧。

覺知,就是逆轉的開始,真好。

覺知-我們總在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後記:

當我把這個感悟分享牛牛的時候,他並沒有肯定我,反而說我這個習性結婚十年了都沒有改變,他們當然會失望、會發火啦!

我說,“習性哪有那麼容易改變?就像汽車有慣性一樣,得慢慢的停下來才能轉向啊!”

他說,“只要有那個心,改變很容易。”

我說,“你就是說風涼話,如果有那麼簡單,為什麼有的人一輩子沒有改變?”

我因為他“改變很簡單”這句話而氣憤,忍不住的想要說服他,我覺得他不理解我,沒有同理心,看不到對他而言很簡單的事別人做起來卻異常的艱難。我覺得他在責怪我,平時他並不會那樣對我,為什麼他現在非要這樣跟我抬槓呢?

其實這並不重要,每個人只需要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好,各自的人生,冷暖自知,何必要我去操心呢?

重要的是,為什麼我會如此情緒激動呢?

還是因為我覺得他不理解我,否定我的努力。

這都是源自於我對他不適宜的期待,沒有人有義務滿足我的需求,包括伴侶和孩子。

我們真正的另一半是自己,而不是任何一個其他人。

唯一能滿足我們的,也只有我們自己。我需要被肯定、被理解,那我肯定、理解我自己就好啦!

對方如果可以滿足我們那更好,不能滿足,那也是非常正常的,畢竟每個人都是為自己而活,誰都不是為誰量身定做的「專門用來滿足他人需求的」工具。

也只有當我們發現「外界沒有任何人事物能絕對滿足我們自己」的這個真相時,才會走向找回真我的這條靈性之路。

覺知-我們總在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而這也讓我更加深切的知道,只有當我們有同理心,瞭解別人的難處,他人才會感恩,這樣的正能量會讓他們更加願意完善自己。(也許需要很久很久,但就算是一輩子,那也很正常,很難得。)

而指責,只會讓人煩躁,想要逃避,推脫,而無視掉自己的過錯。

指責,反而是把一個人往泥潭裡拖。

只有理解,寬容,慈悲之光,無條件的愛,才會讓人愉快、讓人嚮往,自願伸出手,一步一步的爬出泥潭,與愛合一。(瞭解了這些,大概我以後對承承不會那麼嚴格,而是更多的去理解他,包容他吧!但願吧!

雖然他說那樣的話讓我傷心,但又何嘗不是幫助我又突破了一層侷限並再一次的實踐這條真理呢?

也許,這就是他跟我抬槓的更高意義吧!

覺知-我們總在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修行者

阿卡西記錄見習閱讀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