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業委會容易散架的幾個原因是什麼?

小區業委會容易散架的幾個原因是什麼?

某小區業委散夥後,小區亭子成了拾荒者倉庫!

因為是記者的緣故,接到過很多居民小區的反映、投訴,也深入採訪過很多小區種種的亂象,以及這些亂象給廣大業主帶來的生活上、工作上的各種不便、種種艱難和無奈。明白了這些道理後,在自己的小區發起,籌備召開業主大會,併成立了業委會。在兼任業委會主任近三年的時間中,結合所採訪過的、所走訪過的眾多小區,深知小區的業主委員會很容易散架。比如,本人所在城市中,從房管部門得到的數據是:已經成立過的50多家業委會,如今能正常運轉的不足一半。很多是主動報送材料到房管局要求解散,並交了公章到房管部門。有的雖然沒有報書面的解散材料,但也形同虛設。

本人一直堅信,居民小區的業委會委員以及最先發起人、籌備人,他們是最真心、關誠心關心小區的一群人,並且為之付出了真心、真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有財力上的付出。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當初的熱心人,不長時間就散夥了呢?

小區業委會容易散架的幾個原因是什麼?

無人業主佔個車位,業委會的新規實施不了。

認真分析後,總結出業委會散架有幾種原因:

一是因為小區業主:業委會絕大部分都是無償付出的,在籌備業主大會、成立業委會的過程中,接觸到的,交往到的,都是對小區事務很關心的業主,大家也都認同成立業委會,好好把小區的問題解決好,因此,都是正能量的人,或者聽到的、看到的,都是支持業委會的人,就會形成一種假象,認為所有的業主都應該是這樣的。

小區業委會容易散架的幾個原因是什麼?

業委會被欠費業主逼得辭職

但是,業委會成立後,情況就不同了,制定出來的規矩是面對全體業主。比如一些老是耍懶、欠費的人,不僅是欠物業費,還欠公共電費、公共水費等等,這就必須一視同仁,要採取措施收取這些費用。可是工作起來就發現,這些不是一般的主,抗拒、拖延、推諉、謾罵等等,讓業委會成員一下寒了心。之後也就不願意幹了。因為業委會委員有撂挑子的道德本錢:我又不拿別人一分錢,我要管那些閒氣給自己受氣嗎?(採訪過一個小區的例子),業委會散夥了,沒有人管理了,交費業主貼小字報謾罵欠費業主,欠費業主又打砸小區設施。

業主的原因還有另外的先期利益佔有者。比如早期的小區,規劃的車位較少,也沒有對車位、停車進行過規範,先買車的人佔有了車位。後來汽車快速進入家庭,車輛大量增加,車位遠遠不夠,這時候,業委會就必須要制定車位管理規定和停車規矩,就必然就動了原佔有車位者的奶酪,於是,問題來了,吵架,謾罵等。於是,有的委員不幹了:反正我家還沒有車,我管那閒事幹嗎?其他幾個積極的,有事要開會時,其他幾個不來了。要安排工作時,也不幹了,散夥了。(採訪報道過另一個小區,此類例子較多)

小區業委會容易散架的幾個原因是什麼?

業委會辭職後,無人管理的設施被砸了。

第二原因是業委會委員間的原因。

其中之一是,原來各委員都進行了分工,各人負責哪幾塊。但是群體人,總會有人勤快,有人拖拉的。剛開始要推進解決的事務比較多,勤快的幾人幹完了,拖拉的幾人還幹不完。看不過去了,又去催,又去幫,又是代替。時間長了,就有意見了,被認為是多管閒事了。慢慢地,心冷了,自己也不勤快了,最後形同虛設了。

小區業委會容易散架的幾個原因是什麼?

業主貼出小字報咒罵欠費人

其中之二是觀念不同,心態不同。有的認為業委會成立要先解決最大最難的問題,才對得起業主的信任。有的認為要先從小事做起,事情一步一步。結果爭論來爭論去,這個要先幹這樣,那個要先解決這樣,意見不統一,爭得面紅耳赤,最後心中有了隔閡。

其中之三是猜疑。本來很多小區涉及的事務都會很多,如開發商的、物業公司的、相鄰之間的,要解決這些事情必然要去溝通。但是,跟開發商、物管等商談的時候,就會有人認為是勾結開發商、勾結物管了,要出賣業主的利益啦,等等。猜疑的原因還有財務上的。業委會成立後,必須要對不該是物業公司收取的公共收益、要從開發商那裡追回的,從欠費業主那裡追回的。本來業委會就幾乎難以開設銀行賬戶,這些經濟賬在目前只能存在個人賬戶上,但就會有人猜疑。即使很艱難的開設了銀行賬戶,為了方便快速支出,也會預留一部分。但這也有人猜疑。猜疑別人經濟上的事本來就是人的底線,結果引起隔閡了。

小區業委會容易散架的幾個原因是什麼?

互相罵

第三種原因就是沒有報酬,長期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又發現小區永遠都有處理不完的事。時間久了,家人有意見了。有些事情的處理還要倒貼糧草錢財進去,慢慢地也就有人退出了。

第四種原因是突發事件,比如某小區自聘的高年齡保案突發疾病死了,死者家屬要告業委會。也比如物業跟業主打架了,要求業委會處理。某保安被業主捅傷了,涉及賠償等等。很多人認為出力不討好,還要惹身騷,最後也散夥了。

第五種原因就是利益糾葛。比如有人想從哪裡搞到一些收入等等,最後引起爭執,之後散夥。

小區業委會容易散架的幾個原因是什麼?

大字報也出來了,還是打印的。

第六種原因是跟政府相關部門的事。小區事務絕不僅僅是物管,有很多是物管也無能為力的,涉及到政府相關部門,但還沒有完善的制度、措施等等,委員們跑了幾次後,碰了釘子,也就心冷了。

第七種原因是跟開發商、跟物管的爭執。委員們發現原來要解決這樣的問題竟然如此困難,最後退縮了。但是,因為開發商、物管的難題而散夥的,卻是相應的比較少一些。

有很多人不瞭解的是,或者看不到的是,業委會散夥後,要重新組織起來,那簡直比登天還難。因為已經看到了先例,小區裡就很難再有人願意進入業委會了。

小區業委會容易散架的幾個原因是什麼?

這麼多的小字報

而沒有了業委會的小區,很多事情無人牽頭去組織處理,業主間更離心了。而物業公司呢,則是兩極分化:要麼更強勢了,要麼退出了。因為沒有了業委會,小區的欠費率越來越高,秩序也變得極為混亂,小偷經常光顧,衛生無人打掃,綠化就被破壞,公共設施常常受損,物業公司根本不願意接手,都知道是個燙水的東西。而更為嚴重的是,物業公司間是有信息交流的,哪個小區欠費率高,秩序混亂,耍懶業主多,他們是知道的。因此,後來即使業主去求著物業來接手,也沒有物業公司願意接手了。(也採訪過案例)

小區事務實在太多,看了這些有何感想,請在評論區裡交流。更多分享,請關注“銳眼說小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