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去世時,清王朝已經滅亡55年,爲何還能被葬入皇陵?

汪有飛


溥儀的弟弟溥傑回憶道:“周恩來總理對溥儀的後事非常關心,問我是否要建立一座豪華的陵墓?作為一個市民,我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周總理的好意。”

從這裡來看,溥儀並沒有葬入清朝的皇陵河北遵化市。

1967年末代皇帝溥儀因為患有腎癌在北京去世,對於這個末代皇帝,我們雖然有所瞭解,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具體葬在哪裡?

(幼年登基)

其實按照封建國家制度,皇帝只要從登基開始,便會選擇自己的陵寢,比如秦始皇、武則天等人的陵墓堪比皇宮,然而溥儀的命苦,他還沒來得及選擇自己的陵寢清朝就已經滅亡了。

溥儀退位之後依然住在皇宮,民國政府也會每年供給白銀400萬兩,依然是以皇室君王的禮儀相待,所以在1915年的時候,也就是溥儀10歲,他開始意識到要給自己選擇陵寢了,他通過精通這方面知識的人李青,李青為了幫助溥儀選擇“吉地”,跑遍了整個河北易縣西陵,最後確定了泰東陵旺隆村北,這是一處絕佳之地,與崇嶺相對,後來經過討論,就把這塊地定了下來,因為資金問題,一直沒有動工,後來動工沒到一年,辛亥革命就爆發了,最後溥儀的陵寢就這樣被迫停止,這之後溥儀再也沒有機會選擇陵寢了,因為他在1924年被趕出紫禁城。

(溥儀)

周總理明確指示,葬哪裡?怎麼葬?你們自己定!

直到1967年10月17日,61歲的溥儀因病去世,兩日後屍體便被火化,因為當時周總理也對此事比較關注,所以周總理稱:骨灰如何處理可以讓愛新覺羅家族自行決定;其次也可以安放在革命公墓、萬安公墓等其他墓地。

(溥儀追悼會)

家屬成員討論過後決定放在八寶山人民骨灰堂。

1980年溥儀的骨灰又被移至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室。

1994年張世義在易縣崇陵西北興建了一座華龍皇家陵園,自己則擔任陵園的董事長,後來為了提高陵園的知名度,帶動人民群眾來參觀,最後卻說李淑賢將溥儀的骨灰到華龍皇家陵園。

(華龍皇家陵園)

自此,溥儀的陵寢算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生前就顛沛流離,在其去世之後還被人們動來動去。

(溥儀最終所葬之處—華龍皇家陵園)

他萬萬沒有想到,整個清朝皇陵清西陵從1730年開始建起,直到1915年最終建成,這期間經歷了186年的時間,自己的先輩們一個個被葬入皇陵,連歷代皇子嬪妃都葬入進去,再不濟的連公主都葬入了皇陵,整個清西陵的建築面積高達5萬平方米,宮殿1000多間,這樣一個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皇陵清西陵,卻容不下他自己一人。

(清朝皇陵清西陵佈局圖)

溥儀與皇陵無緣,與地下先祖更是無顏面對。

所以綜上所述,溥儀並沒有葬入清朝皇陵,而是葬在了一家為了利益的華龍皇家陵園。


羽評歷史



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現葬於清西陵旁邊的華龍皇家陵園,雖然溥儀的墓距離大伯光緒帝的崇陵後圍牆僅200米,但華龍皇家陵園的性質是個人經營的商業性的公墓,並非如名字那般是真正的皇家陵園。

所以說溥儀並沒有真正葬入清西陵。

下面宋安之來具體說說末代皇帝溥儀葬入華龍皇家陵園複雜的前因後果。

說起來溥儀這個清朝乃至中國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一個可憐之人,他三歲登基,六歲失國。清亡以後在紫禁城的一方小天地繼續當皇帝時候,在身體發育期卻被一群看管不負責任的宮女太監搞的陽痿,從此過不上正常的性生活,最後更是沒有留下後代。

而且其皇后婉容還因此與侍衛通姦,生下一個女嬰。其首選的第一位妃子文繡,在民國時期竟然硬是與溥儀離婚了,赤裸裸的打了這位末代皇帝的臉。

後來溥儀為了所謂的復國夢想認賊作父,跑去東北當偽滿洲國的康德皇帝,結果卻是一個傀儡皇帝。

建國後溥儀成為第一個被特赦的戰犯,身為末代皇帝,待遇也是不錯,最後也是得以善終。

但溥儀這位末代皇帝一生也是夠悲催的,建國後的得以善終並不代表他死後真的得以安息了。

1967年溥儀去世,徹底走完了其悲哀複雜的一生。

溥儀死後最初被安葬於革命公墓八寶山。

但1995年遷葬到清西陵旁邊的華龍皇家陵園,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華龍皇家陵園所在的保定市易縣經濟條件差,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葬於此地,這樣一來就可以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了。

而且華龍皇家陵園是商人張世義於1994年在易縣清西陵境內投資經營的帶有商業性質的公墓。(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當時成立以後,為了打響知名度,華龍皇家陵園的工作人員在張世義的授意下便找到了溥儀的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妻子李淑賢,結果反覆商量以後終於說服了李淑賢,於是溥儀就這樣被遷葬於華龍皇家陵園。

溥儀被遷葬於此,說大了是當地政府支持默許的,因為可以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往小的說就是商人逐利之下的運作成果。

也是挺可憐的,死後還被人商業利益化利用。


不過不幸中的幸運在於,這樣無形中算是源了溥儀生前葬於清西陵的打算。

因為在溥儀年僅10歲時,當時的遜清小朝廷就派人在清西陵內看了一塊風水寶地,在位於乾隆母親孝聖皇后的泰東陵附近,選定了一個名叫“狐仙樓”的地方,作為小皇帝死後的萬年吉地。

但終溥儀一生,民國亂世忙於復辟、流亡、當傀儡皇帝。(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建國後坐牢、改造、被赦、成為公民重新開始。

死時清朝已亡國55年,新時代不講老一套,已無葬入皇陵的可能。

但陰差陽錯之下,不管是利益原因還是其他,最起碼溥儀也算葬入清西陵的範圍之內,達成了當年的小目標。

而且葬入華龍皇家陵園以後,溥儀並不孤單,還完成了一個生前的心願。

溥儀在偽滿時期曾經冊封過一個祥貴人,名為譚玉玲,兩人的感情還是很好的。

溥儀去世之前有意把早已去世的譚玉玲骨灰與自己死後合葬,但當時環境不允許,並沒有完成這個心願。

2006年9月2日,溥儀生前的遺願終於完成,存放於長春偽滿皇宮的譚玉玲骨灰被愛新覺羅族人領回,將其與溥儀合葬在河北易縣華龍皇家陵園,譚玉玲之墓位於溥儀墓右側。


同年10月23日,末代皇后婉容因為找不到屍骨,通過招魂形式與溥儀合葬,當然婉容之墓自然是衣冠冢了。

同時可笑的是還有人稱溥儀墓為清獻陵,雖然有一定的歷史來源出處,但新時代說封建話,的確有些不倫不類。

當然本文的主角溥儀不管怎麼說,身後之事雖有波瀾,雖有利益夾雜其中,但也算完成了當年的兩個小心願,也算是不錯的結局了。

當然溥儀葬於清西陵旁邊的個人經營商業化性質的華龍皇家陵園,不代表是真的葬於清西陵,還請大家注意!


宋安之


這個提問是錯誤的。

溥儀去世後,只是以普通人的身份火化了,根據總理指示,骨灰安置在八寶山。九十年代,各地大批建設公墓。有商人取得了位於河北易縣的一塊地,因臨近光緒帝崇陵,取名為“華龍皇家陵園”,由原民政部長崔乃夫題寫了名字。為了使得這個公墓真的具備些皇家的色彩。經人勸說,溥儀的遺孀李淑賢同意將“末代皇帝”的骨灰遷葬這裡。在兩側還有婉容的招魂葬,和譚玉玲的墓。

有些文章說,溥儀在位時曾選擇萬年吉地,即在清西陵,還有說是現在墓的周邊。沒有具體去查原始檔案,但後者所說明顯是不符合邏輯的,因距離光緒帝陵太近了。

溥儀入葬這個公墓,也不是什麼皇陵,因為早就沒有了皇帝的身份和稱號,只是普通的公民,而具有特殊歷史而已。單純就墓的規模和等級來看,也非常一般,相比自孫中山後的一些領導人的墓,相差很大。

另外據說有海外的滿清遺老遺少們給溥儀上了廟號和諡號,一說是:廟號恭宗,諡曰: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襄皇帝。尊婉容為“孝恪愍皇后”,譚玉齡為“明賢皇貴妃”,李玉琴為“敦肅福貴妃”,李淑賢為"孝睿愍皇后"。不折不扣的鬧劇罷了。


幾葦渡


溥儀現在確實是被葬在陵墓,還有兩個妃子陪葬左右。但要是溥儀葬入滿清皇陵,恐怕不準確。

我們知道,滿清入關後的皇陵有兩處就是現在的清東陵、清西陵,分別位於河北遵化和易縣,而溥儀的陵墓雖然在光緒的崇陵旁邊,但並不算是清西陵的一部分,而是由私人經營的商業性公墓。說直白點,這就是一個私人開發的商業公墓,算不上是帝王陵墓。中國最後一座帝陵應該是旁邊的光緒皇帝的崇陵。

當初,溥儀被葬入這裡,本身就帶有商業開發的目的。溥儀這一生的軌跡,基本就是傀儡皇帝——逃亡——復辟——退位逃亡——坐牢——釋放。在當了一陣子平民百姓後,1967年溥儀在北京逝世,此時已是新中國成立十多年,死在共和國的戰犯皇帝不可能享受封建時代的駕崩待遇,按照規定骨灰火化,在周總理的關心下,骨灰放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

1995年,在河北易縣方面多次溝通下,溥儀最後一個老婆李淑賢將溥儀移葬現在的墓地——華龍皇家陵園。這個地方,其實是溥儀在位時早就選好的溥儀陵墓,溥儀死後埋在這裡也算是如願了。

溥儀墓規格與不算高,墓碑只有愛新覺羅 溥儀之墓幾個字,除此外就是生卒年。目前左右各有華表一棵。不過,也有皇后和妃子陪葬。隨他葬在一起的是她的皇后婉容,及後來冊封的“祥貴人”譚玉玲。婉容在東北被關押期間去世,此處僅是她的衣冠冢。

我曾特意瞭解過這個華龍皇家陵園,是一個商業開發的公墓。溥儀墓只佔了很小一部分,更多部分被開發成了各種主題的公墓區,對外銷售。溥儀被移到這裡,其實就是當代言人來了。這家公墓打的旗號就是皇家陵園和龍脈。大家可以看看其規劃圖。

想想溥儀這一生,活著時大部分時間都是被別人安排,死了也沒安生多少年,又被安排了個代言人的活。不過好在也算是入祖墳了。


凡塵往事


解放後遜帝溥儀成了一名光榮的普通公民,1967年溥儀因腎癌引發尿毒症去世,因溥儀身份特殊,當時周總理專門指示,溥儀族人可自由選擇墓地。但那時都是新中國的普通公民,溥儀的弟弟溥傑也很老實,沒搞特殊化,就按照普通百姓標準將骨灰安放在八寶山公墓。

溥儀骨灰最早安放在八寶山公墓的側室,1980年移至正室,1994年又移至華龍皇家陵園安葬。

90年代正是改革開放如火如荼時代,河北易縣清西陵北邊被劃為一個公園式的現代化墓園,叫華龍皇家陵園,並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後來各方考慮溥儀至今安放在八寶山公墓未下葬,如果溥儀墓葬在此,可以提升園陵地位,未來帶動周邊經濟。

圖為清西陵內,華龍皇家陵園溥儀墓,左為譚玉齡,右為婉容。

其次溥儀還是紫禁城裡小皇帝時,皇室就給溥儀選的萬年吉地就在崇陵北邊2公里的旺隆村,與華龍皇家陵園在同一個地方,如能葬於此也算了卻了溥儀一樁心事。所以在溥儀族人和遺孀李淑賢的努力下,1994年溥儀骨灰正式下葬華龍皇家陵園,選的墓址也與光緒崇陵200米之隔。

圖為溥儀與婉容。

溥儀遺孀李淑賢,由於婚後生活並不美滿,鬧出過離婚風波,晚年嘮叨後悔嫁給溥儀害了自己,所以李淑賢1997年去世後並沒有隨葬在溥儀身邊,而是安放在八寶山公墓。

圖為溥儀一直帶在身上的譚玉齡照片,背面溥儀親筆寫我愛親愛的玉齡。

在華龍皇家陵園溥儀墓兩側各有一個陪葬墓,一側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衣冠冢,婉容1946年病死在延吉監獄後屍首遭遺棄,沒有墓葬,2005年時婉容弟弟潤麒向政府表達希望修婉容衣冠冢的想法,2006年得以實現,修在溥儀墓邊上;另一側是溥儀一生的摯愛,祥貴人譚玉玲,譚玉玲1942年就去世了,溥儀一直將她骨灰放家裡祭奠,2006年修婉容墓時順帶也將譚玉玲骨灰安葬於此,末代皇后、末代皇妃都齊了。


圖文繪歷史


回答問題前,先簡要回顧下溥儀坎坷傳奇的一生。


(愛新覺羅-溥儀 晚年照片)

——公元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愛新覺羅-溥儀出生在北京醇親王府;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光緒皇帝去世,慈禧太后生前獨斷乾坤宣佈立溥儀為新皇帝;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頒佈《退位詔書》,溥儀退位,清亡;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溥儀在日本人的控制下第二次登基做了偽滿洲國的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17日溥儀在瀋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獲,並被帶往蘇聯。

——1950年,溥儀被押解回中國,並被關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學習、改造;

——1959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身患腎癌病逝於北京,終年61歲;

——1980年,黨和政府為溥儀舉行了追悼會。

—————————————————————

溥儀去世之後,其遺體按規定被火化,骨灰則被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1995年,溥儀的遺孀李淑賢女士將他的骨灰從八寶山公墓取出,葬於位於河北省易縣的清西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華龍皇家陵園距離光緒皇帝崇陵僅200米之遙。同大多數公墓一樣,華龍皇家陵園也是一個由個人經營的商業性公墓。
(華龍皇家園林溥儀墓)

需要說明的是本題題幹有誤,正確的表述應是“溥儀被葬在清西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而不是清西陵”。

因為清西陵是國家重要文保單位,亦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而華龍皇家陵園則純粹是一個普通的商業公墓。除了溥儀,其他的人去世之後也可以出錢購地葬在哪裡,而清西陵則是不可能的!無論你再富有,他都不是隨便讓人安葬之地,因為它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重要歷史遺產,它屬於全民族。

事實上,清西陵也是溥儀生前就確定了百年之後的葬身之處,而溥儀入葬華龍皇家陵園也是由他的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親自主持辦理的,無非就是希望如溥儀生前所願,就近安葬在其自己生前的所選之地,能夠同自己的祖宗葬在一起。

—————————————————————


(溥儀與妻子李淑賢)

愛新覺羅-溥儀生逢晚清亂世,他是清朝末代皇帝,亦是中國封建社會帝制時代最後一位皇帝。

溥儀接手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國家,此時的大清朝已是一副夕陽西下的殘景。生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之下,加之又出身帝王之家,結果造成溥儀前半生顛沛流離,這是他的不幸,也是整個清王朝的不幸。

溥儀前半生漂浮不定,幸賴新中國的成立,他才結束漂泊併成為新中國一名合格的公民,其人生經歷堪稱傳奇。溥儀的一生既親歷了晚清的敗亡、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到抗日戰爭、亦見證了一個東方古國——新中國的自強崛起。


小司馬說


關於末代皇帝溥儀去世之後,為什麼不能葬在清朝皇陵的這個問題,要從幾個角度去看,這幾個角度也像溥儀的一生一樣,十分的坎坷。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帝王妃子,包括公主阿哥,死之後都能夠葬在相關的陵墓當中,但是溥儀卻不一樣。

溥儀3歲登基,正好卡在了清朝的尾期,當時的清朝因為慈禧太后的緣故,國庫虧損嚴重,1900年之前,和列強簽訂了許許多多的不平等條約,在溥儀登基之際,清朝已經是一個坐以待斃的飛龍,早已經失去了他們的銳氣。自從袁世凱打入宮內,逼迫溥儀退位,再到張勳復辟,偽滿洲國的建立,溥儀一生經歷過三次退位。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離婚的皇帝。在辛亥革命之後,前清的皇族雖說有一些有待條件,但是也已是風中殘燭。日本人在建立了偽滿洲國後,利用了末代皇帝溥儀的身份,將溥儀及其皇后,郭步羅婉容接入了偽滿洲國進行傀儡政權的管制,溥儀心裡雖然心有不甘,但還存有著一絲光復大清的念想,只是沒想到中了日本人的套, 日本人完全就沒有想過扶持他光復清朝,只是利用他滿足自己對東三省的管控。在這期間,婉容皇后積鬱成疾,因為抽大煙所以導致了病重,沒過多久就去世了。在日本戰敗之後,溥儀作為戰犯在蘇聯進行了長時間的軟禁,後來出庭了二戰軍事法庭,對日本人的所作所為進行了一個指控,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候的溥儀已經是一個普通人了,而不是一個皇帝,經歷了這麼多風風雨雨和生死攸關的事情,他心裡已經沒有什麼想光復大清的念想了。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溥儀在遼寧撫順的戰犯管理所進行改造,在此期間,溥儀認真學習了新中國的政策,慢慢的開始變的接受這一切的發生,後來接見毛主席,接見周恩來總理。因為前清皇帝的身份, 所以黨中央對溥儀的條件也是進行了優待。在改造結束之後,溥儀進入了植物園工作,並認識了當時的李淑賢。這時候的溥儀,接受了自己成為了新中國的一個公民,對由衷的對自己成為了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欣慰。

從我上述的這些經歷中,不難看出,溥儀的身份從,皇帝——退位——皇帝——退位——偽皇帝——戰犯——公民,一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放眼中華上下5000年,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下面就說到重點,為什麼溥儀不能葬在皇陵,我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也清楚最重要的問題了,就是溥儀去世的時候,是個公民,而不是皇帝,更不是清朝的遺族,而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身份的公民,所以無法和清朝的歷代帝王葬在一起,但是對於溥儀的情況,政府也將他遷移至了華龍皇家陵園,也算是給了溥儀一個交代,而在這之後,經過末代皇后郭步羅婉容的弟弟,郭步羅潤麒的允許,通過招魂的形式葬在了一起,也對這兩位清朝動盪的見證者,一個完美的結局。

可以負責任的說,不管清朝滅亡了多少年,我們對歷史還是要心生敬畏,如果沒有當時發生過的一點一滴,我們可能就沒法生活在現在的土地上,可能我現在根本就不存在,更別提在這裡回答你們的問題了。我個人對溥儀的一生還是有一點研究的,是因為他身上的傳奇色彩實在是太濃厚了,所以我想,溥儀在今後的日子中,一樣會被人記住,被人當成一個傳奇的人物去對待吧。

純手打,望採納!


ATimest


1912年之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別說清西陵建在易縣、清東陵建在遵化的深山裡,想建到京城的CBD也沒人敢管,沒有國土出讓費,沒有房地產稅,也不會給拆遷補償款,全是自己說了算。

先介紹一下清朝的兩處皇陵由來。

入關之前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爺倆去世後都埋在了盛京瀋陽),他倆的陵墓一個叫福陵,另一個叫昭陵。

滿清入據北京,度過最初的艱難後,統治慢慢穩固,等到順治這一代,他已經意識到回老家居住生活不現實了,等到自己去世後也不可能長途跋涉埋到瀋陽,否則這一路上就臭了。

北京城內沒山,不符合風水之說,有山的好地兒明十三陵已經佔了,於是就派人四處勘察,看距離近的地區還有沒有適合開發的新盤。就這麼著看中了位於唐山市遵化縣龍門口一帶山區,在這裡開始興建陵墓,從孝陵開始,經過連續幾代擴充,成為了現在的清東陵,在連續歸葬了順治、康熙兩位皇帝和一攬子
太后皇后之後,到了雍正時期,他發現清東陵地質情況並不理想,“穴中之土又帶砂石”,非常敗興。他沒看錯,後世發現康熙墓和乾隆墓都存在嚴重漏水現象。

根據高人引領的方向,雍正最後敲定了保定的易縣一帶山區,在此開建清西陵。


雍正往後的清朝帝后們,都花插著埋在清東陵和清西陵這兩塊陵墓中,當然原則上說來,只要皇帝埋在哪兒,皇后也不能鬧情緒去另一處搞分居。

一轉眼,大清亡了,無論清東陵清西陵,都給刨了個七七八八,飽受盜墓賊惦記,沒辦法,產權沒了,保護不保護那都是民國政府一句話的事兒,不收回那都是給你面子。

1967年10月17日,末代皇帝溥儀因為腎病在首都去世,根據有關政策法規,誰也不能搞特殊,遺體馬上被火化,在那個時代裡,不管是安葬在清東陵還是清西陵,都不具備現實條件,沒有操作性可言,於是他的骨灰暫時被安置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和很多人做鄰居。

一晃到了1995年,形勢比以前發生了很大轉變,“應溥儀遺孀李淑賢的要求”,末代皇帝的骨灰搬出了八寶山公墓,遷葬到了清西陵附近,溥儀也算是做了雍正、嘉慶、道光和光緒等祖宗的好鄰居,迴歸到祖先傳統故地附近的易縣華龍皇家陵園。

考慮到李淑賢在溥儀生前跟丈夫並不是太親近,也沒有沾到什麼光,自己經濟條件有限,而且溥儀安葬華龍皇家陵園後不過兩年,李淑賢自己也去世,臨死也沒有選擇與溥儀合葬,這說明所謂的“應溥儀遺孀李淑賢的要求”,應該打上一個很大的折扣,她不會平白無故有這樣的熱情。

華龍皇家陵園可不能等同於清西陵,它最多算是清西陵的鄰居,是私人開辦的一處墓地陵園,之所以把地址選在清西陵旁邊,而且自身名字也帶個“皇家”二字,無非也是想蹭清西陵的歷史流量招攬業務,而溥儀又是貨真價實的末代皇帝。陵園中修建的溥儀墓地也比較寬敞,還專門在溥儀墓的兩邊修建有末代皇后郭布羅·婉容的衣冠冢,以及“祥貴人”譚玉齡之墓,如此體貼入微,只能說明廣告費的成本,還是足夠能抵消溥儀的墓地成本,溥儀在這裡一天,那都是真正的“皇家”金字招牌。

目前這個陵園已經有已故國學大師季羨林、已故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於是之先生相繼入駐,價格比較高端,產權也屬於永久使用,但每20年,還是要加收一次管理費的,想要在此地長期駐守的,需備好真金白銀。

這應該不是我們的“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襄皇帝”、“清憲宗”(此諡號、廟號都是臺灣愛新覺羅後人所上)溥儀先生所要考慮的問題,他擔心也沒什麼用,只要企業運營得當,他完全可以被當做寶貝一樣放心長眠在這安靜的永寧山下。


歷來現實


愛新覺羅·溥儀,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也被稱作“末代皇帝”,溥儀三歲登基,三次被趕下皇位 ,一生跌撞起伏,讓人唏噓不已。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溥儀經歷了近二十年的改造,終於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公民。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時30分,中國歷史上的末代皇帝溥儀因尿毒症發作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61歲。

溥儀去世的時候,清王朝已經滅亡了55年之久,那麼為什麼溥儀還會被葬入皇陵?

按照歷史習慣,我國的歷朝歷代帝王在登基之後,都會馬上為自己選擇一塊風水寶地用來修建陵園。因此溥儀作為大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自然也不例外,據說溥儀登基那會年齡還小,所以大清政府皇室就在清西陵崇陵旁的旺隆村北,一處被稱作“狐仙樓”的地方,為溥儀選了一塊“萬年吉地”。



這個地方四面環山,山清水秀,是塊風水寶地。陵址選好後清朝政府即刻派人開始修築,但是由於後來辛亥革命爆發,陵墓修築工程被迫停止,溥儀的“萬年吉地”也就此擱淺。


那麼後來為什麼時隔55年後,溥儀為什麼又被葬在了這塊風水寶地呢?

其實不然,據史料記載,溥儀當時死後並沒有葬在清西陵皇家陵園。而是由於他的特殊身份,被安放在了八寶山公墓。

後來直到1995的時候,一位叫張世義的商人出資修復了清西陵,並且通過關係聯繫到了溥儀的遺孀李淑賢希望將溥儀的骨灰也遷到這裡來。經過民政部門的協調溝通最後李淑賢答應了他的請求。

張世義為了這件事,還特意申請民政部門將陵園改名為華龍皇家陵園。

1995年1月26日這一天,李淑賢和張世義等人用六輛轎車,按計劃進行將溥儀的屍骨成功的簽到了易縣清西陵華龍皇家陵園。

溥儀的骨灰盒被黃緞布裹好後,工作人員輕輕的將它安放在了鋪滿黃綢的水泥棺槨內。選好方向後,蓋上槨蓋。最後用混泥土澆築封死。

末代皇帝溥儀的骨灰就這樣被安放在了清西陵內。溥儀終於住進了當年大清皇室為他選擇的這個“萬年吉地”。也算是認祖歸宗啦!


任馳贏天下


為了旅遊唄,張世義1995年在 崇陵附近修了個皇家陵園,為了旅遊只好勸動溥儀夫人李淑賢,恰好這個陵園附近就是溥儀當皇帝時確定的陵寢,加上週總當年答應過溥儀可以安葬在任何一個覺得適當的地方,並且早就詢問過溥儀的親人是否在陵寢處要修建陵園,只是被拒絕了!搬入清西陵某種意義上看也算是變相的享受帝王待遇,且入了祖墳,並且還有人看守和打理陵園(雖然這一切都是要靠出賣自己的墓地換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