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寶寶還營養不良?教你如何保證「全面營養」!

母乳是新生寶寶最好的天然食品,不僅營養價值高,且易於寶寶消化吸收,是媽媽為寶寶量身定製的“禮物”。但需要注意的是,母乳並不是“萬能營養庫”,也會有營養缺口,如果新手媽媽沒有關注營養問題,那麼即使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也有可能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錯過生長髮育的黃金期。

母乳餵養寶寶還營養不良?教你如何保證“全面營養”!

提高母乳質量——哺乳期飲食須格外上心

1、學會吃:食材三千,切記雨露均霑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提倡母乳餵養,因為母乳成分營養價值很高,對寶寶和媽媽的健康都百利而無一害。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6個月,而在不影響正常飲食的前提下,母乳餵養可以持續到2週歲,但很多媽媽都折戟於“奶水不足”這一關,即便每天喝下大量豬蹄湯、鯽魚湯等“下奶食物”,依然於事無補。其實,“大魚大肉”有助於催奶的說法並不完全對,過度脂肪的攝入還可能導致乳腺管堵塞。哺乳期間,媽媽應做到營養均衡,不偏食,不挑食,每週進食50種以上的食材。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母乳媽媽每日飲食搭配如下:

主食:穀類250~300g,薯類75g,全穀物和雜豆不少於1/3;

肉類:魚、禽、蛋、肉類(含動物內臟)220g;

水果:水果類200-400g;

牛奶:400-500ml,這是優質的鈣的來源;

蔬菜:蔬菜類500g,綠葉蔬菜和紅黃色等有色蔬菜佔2/3以上;

其他:大豆類25g,堅果10g;油和鹽要控制,食鹽不超過6g。

此外,刺激性食物、醃製食物、油炸以及高脂肪食物會影響寶寶健康,麥乳精、韭菜、麥芽水、人參等則會抑制乳汁分泌,導致母乳供給不足,都不建議乳母食用。但也不要道聽途說,盲目忌口,否則容易導致營養攝入不全面,影響寶寶和產婦的健康。

2、學會喝:合理補水,充當合格乳母

想要充當合格的乳母,除了要提供高質量的營養,還必須合理補充水分。因為乳母的基礎代謝較高,再加上乳汁分泌,水分需求要高於一般人。母乳媽媽應多飲湯水,每天保證6~8杯水的攝入量,確保乳汁的良好供給。不過,這裡的“水”並非只指白開水,牛奶、清湯以及水分較多的蔬果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口渴”說明身體已經處於明顯缺水的狀態了。此外,媽媽應該讓寶寶儘早開奶,頻繁吸吮,並保持充足睡眠和愉悅心情,這對乳汁分泌都很有幫助。

尋求營養外援——為寶寶補充維生素AD

母乳固然珍貴,卻並不如媽媽們想象的那麼“完美”,更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母乳餵養的寶寶就無需再額外補充其他營養素,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比如對於寶寶生長髮育十分關鍵的維生素AD,受膳食結構、飲食習慣以及經濟水平等綜合因素影響,我國孕產婦普遍存在維生素AD缺乏的問題,進而影響到母乳中的維生素AD含量,並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髮育需求。研究表明,中國媽媽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只有4~100IU/L,維生素A含量也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如果想要通過母乳餵養來達到補足維生素AD的目的,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據我國《亞臨床狀態維生素A缺乏防止方案》、《佝僂病早期綜合防止方案》以及《中國國家處方集(兒童版)》的建議:嬰幼兒從出生後應每日口服維生素A1500IU-2000IU,維生素D400IU-800IU,並堅持到3歲。

也有媽媽會說,寶寶4-6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寶寶可以從食物中獲取到足夠的維生素AD,再加上從日常母乳攝取到的營養,應該不會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實際上,維生素AD在天然食物中同樣是十分“珍稀”的存在。深黃色蔬菜常被認為是維生素A的重要來源,但卻並不直接含有維生素A,而是以β胡蘿蔔素(維生素A的前體物質)的形式存在,轉化率極低,通常不足1/12,再加上烹飪方法、進食量等條件的限制,身體吸收的實際量很少。動物肝臟雖含有維生素AD,卻是代謝和解毒器官,加之動物飼料和海洋汙染問題日益加重,動物肝臟中續集毒和重金屬等風險增加,且膽固醇含量過高,長期食用存在健康隱患。因此,為了滿足寶寶生長所需,家長應從寶寶出生起額外補充科學劑量的維生素AD(伊可新),堅持服用到3歲,以促進骨骼發育、視覺發育、預防缺鐵性貧血以及提高免疫力,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