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廠商銷量榜:大衆領銜,吉利第四,東風本田負增長

日前,乘聯會公佈了7月汽車銷量榜單。根據數據顯示,7月份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達156.7萬輛,同比增長-5.5%,環比增長-7.1%。其中,南北大眾力壓群雄位列冠亞軍;自主品牌中吉利撐起大旗,位列第四,次於南北大眾和上汽通用之後;本田近期頻頻召回,銷量同比下降明顯,不過其合資公司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雙雙進入銷量榜單前十。

7月廠商銷量榜:大眾領銜,吉利第四,東風本田負增長

數據來自乘聯會,與中汽協數據略有差異,僅供參考

南北大眾總計銷量29.34萬輛

七月汽車銷量榜單,是大眾表演的舞臺。一汽大眾以14.82萬輛成為銷量冠軍,上汽大眾緊隨其後,銷量達到14.51萬輛,差距非常小。兩家合計銷量達到了29.34萬輛,佔據7月汽車銷量的18.8%。

7月廠商銷量榜:大眾領銜,吉利第四,東風本田負增長

在國內市場上,大眾今年以來搞了一些大新聞,上市了不少新車,近期就有探歌、新朗逸和新寶來,關注度和熱度都很高。作為被網友稱為"最懂中國人的車企,"幾十年的歷史積澱和營銷經驗,確實讓大眾在國內市場遊刃有餘。雖然我不是一個德粉,但從市場看大眾,也不得不說一聲佩服。

7月廠商銷量榜:大眾領銜,吉利第四,東風本田負增長

不管是入門級別還是中高端市場,在SUV還是轎車領域,大眾佈局非常完善。從轎車的桑塔納、新寶來、新朗逸來到SUV的途觀,都是銷量榜單上的前幾名。其中新朗逸經常做到轎車的榜首,途觀也就面臨自主SUV神車哈弗H6時有所不敵。當然,這不是說大眾車的產品力有多麼強,而說明了大眾品牌的號召力那真是沒得說。

自主品牌:吉利第四扛起大旗

7月份,廠商銷量榜單裡吉利位列第四,以11.77萬輛(不含出口數量)扛起了自主品牌的牌面,同比2017年增長了30.7%。

7月廠商銷量榜:大眾領銜,吉利第四,東風本田負增長

吉利在自主品牌裡是少有的轎車、SUV齊頭並進的車企,相比一些車企對SUV孤注一擲,吉利發展路線更清晰健康。轎車方面,帝豪絕對是各個榜單不得不重點畫圈的車型。眾所周知,轎車領域一直是合資車企的自留地,同時也是自主品牌車企的痛點。而7月轎車銷量上,帝豪是唯一一款上榜的自主品牌車企——銷量1.94萬輛,位列第七,同比增長6.8%,其餘上榜車型全是合資車。帝豪GL和遠景也紛紛銷量過萬,B級車博瑞達到了4000輛。

7月廠商銷量榜:大眾領銜,吉利第四,東風本田負增長

SUV裡,博越(1.87萬輛,第四)和帝豪GS(1.35萬輛,第7)紛紛殺入前十,這是個比較少見的現象。要知道SUV競爭十分激烈,一家車企能有兩款車進入銷量榜前十,足以說明消費者的認可度。

7月廠商銷量榜:大眾領銜,吉利第四,東風本田負增長

另外,在榜單之外得提一提吉利旗下的高端品牌領克,7月份這兩款車的合計銷量為12300輛,多線開花效果顯著。

上汽通用和東風本田同比下降明顯

在廠商銷量榜單前十里,有兩個廠商銷量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分別是上汽通用和東風本田。

上汽通用7月銷量12.05萬輛,位列榜單第三位,但是同比2017年7月下降了15.6%,形勢不太妙。主要原因還是上汽通用旗下的當家花旦英朗同比下降太厲害,達到了30.9%,關於英朗詳細銷量的問題,可以查看我們近期的歷史文章,三缸發動機依然是消費者心裡的那道門檻。

7月廠商銷量榜:大眾領銜,吉利第四,東風本田負增長

東風本田以5.13萬輛位列第九,同比下降14.2%,以微弱優勢領先北京現代。得益於CR-V銷量的回暖,7月東風本田的排名重新迴歸前十。另外雖然東風本田召回了思域,不過7月份思域的銷量似乎依然堅挺,以1.7萬輛拿到了轎車銷量第十的位置。但除了這兩款車型之外,其他車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 X-RV銷量同比下降33.5% ,UR-V月銷僅3193臺,同比下跌達27%。

7月廠商銷量榜:大眾領銜,吉利第四,東風本田負增長

顯然,去年年末爆發的機油門依然影響著東風本田的銷量和口碑。其實車主的訴求很簡單,就是解決問題,不要藏著掖著,敷衍了事。但如果不重視消費者的聲音,消費者還拿什麼給車企貢獻銷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