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湖「特種地鐵」開動 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正式開建

8月18日上午11點18分,武漢大東湖核心區汙水傳輸系統工程施工現場地下34.9米處,首臺盾構機“綠投號”NO.1順利始發,標誌著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正式掘進。

大東湖“特種地鐵”開動 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正式開建

8月18日上午,武漢大東湖核心區汙水傳輸系統工程首臺盾構機“綠投號”NO.1順利始發,標誌著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正式進入掘進階段。圖為盾構機掘進現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梅濤攝)

穿越地鐵、高鐵和溶洞區

定製版盾構機掘進30米地下

由中建三局投資建設的大東湖核心區汙水傳輸系統工程,既是“四水共治”重點工程,也是東湖水環境保護的核心工程。該工程主隧全長17.5公里,跨越武昌區、洪山區、青山區、東湖風景區4個行政區,是目前國內傳輸流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長、首次採用旋流式入流、首次在主城區全部採用全地下式汙水預處理站的排汙深層隧道,具有“深隧工程國內最長”、“施工工藝最全”、“華中地區盾構施工條件最複雜”、“武漢地區盾構施工豎井最深”等特點。

大東湖“特種地鐵”開動 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正式開建

中建三局施工負責人餘南山介紹,這條超長深隧配套有9個豎井和9個盾構區間,豎井深度均超過32米,最大深度達51.5米,相當於一條“特種地鐵”,將汙水直接輸送到處理廠集中處理。

大東湖“特種地鐵”開動 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正式開建

中建三局項目負責人阮超表示,此次盾構首發所在的3#豎井深34.9米,線路全長3.16公里。由於汙水深隧系統隧道管徑約3至3.4米,面積只有普通地鐵隧道的四分之一,而埋深是地鐵的兩倍,傳統盾構機無用武之地。為此,他們聯合盾構機廠大膽研發,為大東湖深隧“量身定製”國內最頂尖的小型盾構設備,將18節總長120餘米的小型盾構機拆散,通過管路連接,分佈在井下和地面,逐步下井掘進,在地下會合,實現整機掘進。

大東湖“特種地鐵”開動 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正式開建

據瞭解,普通汙水管道離地面3到4米,這條深隧埋深離地面約30多米,最深的地方甚至達到51米。埋深為何要這麼深?

項目總工程師劉開揚介紹,這條深隧要穿越武漢地鐵4號線、京廣高鐵、嚴西湖湖底,利用30米至50米的地下深層空間施工,對地下管線影響小,安全性更高,不會受到地面及淺層施工的影響,並預留地下空間資源。此外,汙水帶有腐蝕性,深層空間的地質條件相對穩定,可有效防止汙水對地層的二次汙染。

大東湖“特種地鐵”開動 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正式開建

管道全部塗層,100年不腐蝕

打造建築業“瑞士手錶”

據介紹,未來運行時隧道既要承受地下水壓力,又要承受內部汙水的壓力,對隧道施工要求極高,不能有縫隙和裂紋。“在高壓傳輸時,必須像一根完全密閉的水管一樣,17.5公里的結構不允許有任何孔隙和細小裂紋。我們稱之為打造建築業的‘瑞士手錶’。”劉開揚介紹。為此,他們施工時採用超長距離垂直和水平混凝土泵送,確保混凝土成型質量;國內首次開展小直徑盾構管片與二襯混凝土結構同步施工,二襯內側通過表面塗層的方式實現防腐蝕,確保隧道內外的水互不干擾。這種塗層能保證100年不被腐蝕。

大東湖“特種地鐵”開動 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正式開建

深隧完工後,將使武昌片區二郎廟預處理站、落步咀預處理站、武東預處理站3座汙水處理廠和在建的北湖汙水處理廠“四廠合一”。屆時,武珞路以北的半個武昌城、東湖核心區周邊的汙水都將“乘專列”快速進入北湖汙水處理廠,達到一級A的排放標準排出。近期實現80萬噸/日的汙水處理規模,未來達到150萬噸/日的規模,服務人口達300萬,將利緩和城市汙水處理廠用地佈局與城市發展格局之間的矛盾,同時可優化城市汙水設施佈局,保護湖泊生態環境。

大東湖“特種地鐵”開動 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正式開建

這麼長的汙水管道,運行後會不會出現淤泥沉積?

劉開揚介紹,項目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這個問題。首先,在地表設置預處理站,大於0.2mm的顆粒將被攔截;同時,管道設計了千分之0.65的坡度,加上速度為0.65米/秒的壓力沖刷,不會出現沉積淤泥。

長江大保護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據介紹,圍繞長江大保護,中建三局積極開展供水及水處理工程、環保工程和水工工程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共有48個在建水務流域基礎設施項目,合同額達1029.6億元,遍佈祖國大江南北。(湖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