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旺角是香港人流最旺盛的地區,這裡商廈林立、商品質量好價格實惠、品類齊全成為購物天堂,是最繁華的旅遊購物的熱門地點,霓虹燈照射下的旺角總是遊客對繁華香港的深刻印象。旺角的街頭還是《蠱惑仔》系列的拍攝地,各種街頭戲曲表演,熱鬧處真猶如平民式夜總會……盡覽街道兩旁,旅客可發掘豐富的香港市區生活面貌。來香港如果只有一天時間的話,就來旺角吧!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5 月 24 日,香港油尖旺區議會卻通過一項取消旺角行人專用區的動議。有 18 年曆史的旺角“行人專用區”——更為人知的名字是“步行街”。這一片可能有著香港最多街頭表演的街區將在四個月後被取消,重新變成車道。這一動議,被香港人俗稱稱為“殺街”。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然而,對於街頭藝術家來說,旺角的西洋菜街正是他們的表演大舞臺。旺角更代表了香港平民的文化精神,一般基層市民對旺角行人專用區街頭藝術的熱愛程度也越來越高。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與港島區的精英文化不同,旺角具有的市井、休閒以及本地化的生活的提供模式,使得旺角商業區特別是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一帶的本地生活情調,具有了極為濃厚的市井人文色彩。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在這條不長街道上,既有各地的美食、新穎服飾店以及人氣電子產品商場等受到年輕人追捧的潮流時尚店;樓上咖啡廳、二手書屋也一家連著一家,吸引眾多學生和文藝青年前來。有些書店同時亦會舉辦各種不同形式的讀書會、閱讀分享以及講座等文化活動,愈加增添了人文氣息。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長期以來,這種有很強的群眾基礎的街頭演出,深受市民喜愛,使得旺角成為了特色香港平民階層生活的一個重要象徵,吸引上絡繹不絕的遊客,這裡的人流量越來越大,成為香港遊的必到打卡地。久而久之,旺角的行人專用區便出現了各種類型的街頭藝術表演團體或是個人,甚至來自國外。有魔術、樂隊、人像速畫、油畫、唱歌、雜耍等等……不少的遊客和途人欣賞表演後更會投錢,以示支持。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他們的表演令旺角夜色更顯色彩斑斕,盡顯風采。逐漸地隨著自由行的興起,這裡成為了特色的靚麗風景線。觀眾們的捧場和支持,讓旺角街頭藝術表演的人氣愈旺,逐漸成為藝術表演者的演藝大舞臺。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由於行人專用區上方正好是狹窄的居民樓。街頭表演形成的聲浪導致住戶徹夜難安,店家甚至無法與客戶交流 ,使得當區民眾不斷向相關政府機構投訴。另外,街頭表演者收受的觀眾打賞,是否需要營業執照,也導致過爭議,甚至引起訴訟。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在這些爭議所帶來的分歧愈加嚴重。後來,2014年1月起,旺角行人專用區,由原本一週7天,改為只在週六、日及公眾假期實施,開放時間大為收縮。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旺角人行街上最資深出名的街頭藝人要數:“小龍女”,她的表演視頻出現在很多視頻平臺上狂獲百萬播出。她叫龍婷Stacey,瀋陽人,81年生,嫁到香港,成為職業街頭藝人,演出曲目多為八九十年代歌曲,據網評她的背後有一個不俗的運作團隊,利用了粉絲效應,將其包裝成大學教師,在旺角唱歌是做慈善。目前形成演出打賞,直播收禮物,線下粉絲微商代購(最主要收入來源)的完整產業鏈,是香港運作最成功的網紅之一。不管怎麼說小龍女在旺角的免費演出還是吸引了很多遊客的駐足捧場,成為亮麗的風景線。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殺街”的根本原因還是香港的商業重於文化,油尖旺區議員更看重店家的支持。這項動議讓很多街頭藝人不滿,感到表演空間被“扼殺”,旺角的演出空間受限,更加上他們並看不到官方對“本地文化”有足夠的規劃和重視。除了旺角,全港能加難以找到到更滿足表演的空間,雖然銅鑼灣也有“行人專用區”,但那裡的街更窄,遊客更多,能容納的表演者,與遊客爭地矛盾更加突出。

文化不敵商業,香港旺角“殺街”

旺角“殺街”後,“小龍女”們將轉戰哪裡演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