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6年曆任湖南省委書記都有誰?

湖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地處中南部、長江中游南部,宋代劃定為荊湖南路而開始簡稱湖南,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南北而簡稱“湘”,也稱瀟湘,省會駐東北部的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

全省土地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佔中國國土面積的2.2%,在各省市區面積中居第10位。下轄13個市、1個自治州(122個縣、市、區)。2017年,湖南省全省實現GDP總額34590.56億元,較2016年增長8.0%,居全國31省市第9位,三湘大地正一片生機勃勃。

那麼,1949-1966年,作為和全省人民一道披肝瀝膽、艱苦奮戰、久久為功的歷任省委書記,你都知道有誰?

第一任:黃克誠(1949年8月至1952年9月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起至1952年9月,黃克誠出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1950年6月起還兼任中共湖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湖南省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黃克誠主政湖南期間,主要工作集中於剿滅土匪、消除匪患;減租退押、土地改革和工農經濟建設三個方面,1949年秋冬開始至1952年,省共修復和新建山塘90餘萬口,水壩10萬餘座,小型水庫70多座,使1600多萬畝耕地免除或減輕了災害。到1952年,全省國民經濟獲得全面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80%以上,為新湖南的發展創造了堅實的物質條件。

1949-1966年曆任湖南省委書記都有誰?

第二任:金明(1952年9月至1953年11月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

金明主持全面工作後,迅速實驗和新建一批農場,農業農村合作化集體化運動興起,奠定產糧大省基礎地位。1952和1953年,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居全國第7和第9位。

第三任:周小舟(1953年11月至1959年9月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第一書記)

1953年,周小舟任湖南省委書記,兼任副省長、省政協主席、省軍區政委,主持全面工作。周小舟任期內,湖南從黨政機關抽調知識分子幹部支援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建成了株洲電廠、漣源鋼鐵廠等一批工業骨幹企業,“一五”計劃提前超額完成。洞庭湖治理取得顯著成績,1954年12月1日起,85萬幹群經過4個半月的艱苦奮鬥,新築和培修堤垸4710公里,堵口62處,清理隱患3萬餘處,開挖17公里長的引河,新建現代化的大型水閘兩座,中型涵閘5座,小型石涵18座,大大減輕了湘、資、沅、澧四水尾閭水系的干擾頂託,擴大了蓄洪容量,縮短防汛堤線950公里,增加耕地30萬畝,為洞庭湖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949-1966年曆任湖南省委書記都有誰?

第四任:張平化(1959年9月至1966年6月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

經過精心調度和有序整改,逐步克服1959-1961三年大饑荒自然災害、“共產風”與“高指標”不正確路線等困難,撤銷公共食堂,集中力量發展農業,逐步步入全省大規模經濟建設期。1965年較1962年,全省社會總產值增長41.6%,工農業總產值增長36.9%,糧食增長7.6%,油料增加近1倍,棉花增加1.6倍,創歷史最高生產水平。一批冶金、機械製造項目建成。

1949-1966年曆任湖南省委書記都有誰?

歡迎指正,下期關注1966-19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