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越控越高,這隻打不死的么蛾子還能蹦躂幾天?

XIAOSHUANGYUE


房價越控越高,這隻打不死的么蛾子還能蹦躂幾天?

第111篇文章 蕭霜月


獨家策劃(中):

房價還能再飛一會兒嗎?高飛只能找死!

2015年至今的這輪房價上漲,是猝不及防的。我們有必要,簡要地瞭解一下,前後的政策背景。

15年之前,全國各地房價已經基本上趨於平穩,正如上次我在《你買與不買,都左右不了房地產》一文說道,樓市這個大盤子的基本面是由不同城市不同地段在國家經濟中的客觀價值所決定的。所以,全中國最有價值的房子當然就是一線城市京滬深的。

房價越控越高,這隻打不死的么蛾子還能蹦躂幾天?

因為歷史、地理、現有基礎等因素,這些地方無疑是我們中國現有最高端的產業、技術和服務所在地,和未來的發展引擎而它們要不斷引領中國經濟往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發展,就必須留得住人才,特別是具有創新活力的青年人才。

而要留得住人才,就必須起碼讓他們,能夠住下來,而不是逃離,所以必須嚴控房價,包括熱點的新一線城市,比如杭州、成都、西安等地。華為不得不從深圳搬遷到東莞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例證。

房價越控越高,這隻打不死的么蛾子還能蹦躂幾天?

決策層更是充分認識了這一點,於是在15年開始下決心,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因城、因時施策,陸續出臺限制措施,不斷加大調控力度。

決策層的初衷就是為了更好地引導人才流動,促進人才更優化的空間配置。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國創新2025,才能讓咱中國屹立於不敗之地,並躋身世界一流強國行列。絕對不能讓資本的逐利本性破壞了咱中國的民族大業!

調控也是為了引導不同人群根據自身需求理性分流,一線城市“被堵截”的購買需求,很快外溢到二線城市,隨著調控加碼擴大,這種外溢又擴展到三四線城市。

這本身是一件好事,在合理分流的同時也有利於三四線城市去庫存。這些庫存很多關聯著地方政府債務,因為各地的舊城改造、新城打造、經濟開發等,涉及到的拆遷補償、路網鋪設、配套建設、招商優惠等,

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自籌,大宗來源則是土地轉讓。

房價越控越高,這隻打不死的么蛾子還能蹦躂幾天?

為進一步縮小各地差異,特別是東部沿海與中西部內陸的發展不平衡,實現全中國人民的共同富裕,這些“築巢引鳳”的事情,是不得不做的,雖然做了不一定有理想的收益。

但所謂的承接產業轉移,事實上只是美好的設想。依託港口航運便利,參與全球貿易分工,是當今世界發展經濟的不二法門。當年的“亞洲四小龍”是如此,今天開放騰飛的中國亦是如此。

如果製造業搬遷到內陸,大幅度降低工資,勞動力依然會流向沿海。人力成本上沒有比較優勢,運輸成本反而增加了,如果硬要沿海製造業搬遷,只會把他們逼到東南亞去,豈不是得不償失?

房價越控越高,這隻打不死的么蛾子還能蹦躂幾天?

上海交大陸銘教授,在其專著《大國大城》中寫道,如果說全國是一家人,東部大城市負責賺錢養家,中西部小城市則負責貌美如花。但現在卻是開發區全國開花,攤子扯開了卻招不來商,有的就是建好了鋼棚廠房,也遲遲不能投產。

一邊要大搞開發建設,一邊又是人口淨流失,難免庫存積壓、債務沉重。當然這也不能簡單怪責地方政府盲目發展,謀求發展是所有欠發達地區的權利。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不化解債務,勢必加重金融風險,給中國經濟埋下定時炸彈。況且我們的地方政府也不可能像美國底特律那樣破產吧。

房價越控越高,這隻打不死的么蛾子還能蹦躂幾天?

但很多普通人並不這樣看,他們只能看到的是,房子肯定會“越限越缺”“越缺越俏”,基於這樣的判斷,他們對房價的上漲預期強烈,投資甚至投機心理不斷擴散。

很多人便抓住調控初期,還沒完全封死的政策縫隙,比如沒有嚴格限定以家庭為單位購房,比如沒有限定父母投靠子女落戶單獨買房等,想方設法瘋狂下單,甚至舉債買入,期望奇貨可居

一線城市限死,便轉戰到新一線,熱點新一線城市限死,又移師二三線。在這種投資、投機心理作用下,買房居然成了撿白菜,只管買得到不管是啥樣。“老破小”都在搶,“公寓”不愁賣,猶如飢不擇食的光棍!在他們眼裡,只要是房子,未來都有好價錢!

房價越控越高,這隻打不死的么蛾子還能蹦躂幾天?

這場高層基於國家長遠發展和根本利益的操盤運作,在很多普通民眾的眼裡,演變為搶佔暴利先機的商戰。國家需要“火旺不兇”,有人則想火中取栗,不同的初衷和歸宿,導致了一場貌似豪賭的博弈

這場博弈的核心是,買房者總認為有人會接盤。打破房市剛性兌付,改變房價上漲預期是遏制房價上漲的命門。

LH警告“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欠債是要還的”,仍還有人充耳不聞。這次決策層一錘定音:“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我們看“房價暴漲”,這隻打不死的么蛾子,還能蹦躂幾天?!

房價越控越高,這隻打不死的么蛾子還能蹦躂幾天?


圖片配語:

讓人又愛又恨的“房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