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男子照顧癱瘓的異姓弟弟 12 年,身陷貧困仍不離不棄

在習水縣馬臨街道辦事處,有一位男子因照顧癱瘓的異姓弟弟身陷貧困,卻十二年不離不棄。8 月 16 日,他被基層組織授予 " 道德模範 " 稱號。

這位名叫羅吉恩的男子,家住習水縣馬臨街道辦事處臨豐村,今年 58 歲。他有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名叫馬開明,從小由於家庭貧困抱養給別人。

12 年前,在省外的一場意外令馬開明全身癱瘓,連吃飯、大小便都無法自理。由於弟弟沒有兒女,得知消息後,羅吉恩不遠千里將弟弟接回家中。此後,所有的擔子,都壓在了羅吉恩身上——每天清晨起來幫他完成大小便後,又照顧他洗臉、吃飯等等。

習水男子照顧癱瘓的異姓弟弟 12 年,身陷貧困仍不離不棄

△羅吉恩給馬開明擦臉

羅吉恩家孩子多,但原本不算貧困。三個女兒出嫁後,由於他要照顧馬開明,不能像其他村民一樣外出幹活,只能靠兒子打工的收入來維持,加上三個孫子又到了上學階段,他家的生活變得愈發艱難。

2014 年,羅吉恩一家陷入貧困。以至於一家人用了三年時間,僅勉強修建起了小平房的框架。兒子提出讓父親帶著叔叔住進自家,但羅吉恩覺得這樣很不方便,堅持和老伴帶著弟弟仍住在老屋裡。

這期間,一個殘疾人關愛組織曾將馬開明接到貴陽市的一個福利機構。半年後,羅吉恩去看弟弟時,兩兄弟抱在一起,哭得像淚人一樣—— " 走,哥接你回家,再也不分開。" 羅吉恩對馬開明說。

" 福利機構很盡心,但不可能為弟弟派單獨的護理人員。" 他說,更重要的是,弟弟也也捨不得家。

就這樣,馬開明重新回到了馬臨街道的老屋裡。

習水男子照顧癱瘓的異姓弟弟 12 年,身陷貧困仍不離不棄

△弟弟馬開明

天有不測風雲。2017 年 6 月的一個夜晚,暴風雨摧毀了父母留給他的一間老木屋。得知情況,街道辦事處的幹部胡義利來到家裡,希望把馬開明接去福利院,而馬開明也提出要去福利院,以減輕哥哥的負擔。

習水男子照顧癱瘓的異姓弟弟 12 年,身陷貧困仍不離不棄

△羅吉恩家的老屋

可是,羅吉恩卻不幹—— " 你在,這個家就在。房子垮了,哥重新給你蓋起來。只要有哥一片瓦,就不少你一張床的位置。" 他態度堅決地說,沒有什麼困難,能把他和弟弟的血肉之情隔斷。

後來,在當地政府幫助下,羅吉恩和馬開明住進了新房。現在,在扶貧政策的資助下,更加勤勞的羅吉恩養了 2 頭牛、4 頭豬,還做了一份公路保潔的工作,逐漸脫離貧困。

近日,臨豐村在組織評選 " 最美之家 " 時,所有到場村民,都把票投給了羅吉恩一家。" 他一家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長兄如父’的內涵。" 一位村民說

8 月 16 日,羅吉恩又被馬臨街道辦事處被授予 " 道德模範 " 稱號。現在,街道辦事處又在為羅吉恩申報縣級 " 道德模範 " 稱號。

習水男子照顧癱瘓的異姓弟弟 12 年,身陷貧困仍不離不棄

△羅吉恩獲評 " 道德模範 "

貴陽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