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A時代最佳外援——內梅切克

捷克黃金時代代表人物之一

捷克,一個雖身處歐洲內陸卻風景秀美的小國,在強手如林的歐洲足球版圖上,也曾有過自己的光輝歲月。捷克國家足球隊的前身是捷克斯洛伐克國家足球隊,他們曾經獲得1934和1962年世界盃亞軍和1976年歐洲盃冠軍。然而隨著前蘇聯的解體,捷克斯洛伐克被分裂成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其國家足球隊也宣告分裂。

甲A時代最佳外援——內梅切克

但是即使國家分裂,捷克隊依舊努力給他們的國家帶來榮耀。1996年英格蘭歐洲盃,捷克隊從“死亡小組”脫穎而出,淘汰賽將葡萄牙和法國送回家,一路過關斬將,闖入決賽。面對德國隊,捷克雖然先入一球,但比埃爾霍夫此後梅開二度,“金球”致勝,捷克隊被“突然死亡”。當時29歲的內梅切克效力於瑞士球隊日內瓦塞爾維特,經過這屆大賽後,內梅切克回到了捷克國內勁旅布拉格斯巴達隊,這也是他曾經效力過7年的球隊。而一個賽季後,內梅切克再次選擇了離開,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中國。

降臨中國,創造甲A一代傳奇

1994年開始,在遲尚斌的帶領下,大連萬達三奪甲A聯賽冠軍(1994年、1996年、1997年),並且創下了職業聯賽55場不敗的神話,開啟了中國足壇的大連王朝。

而這還不能使雄心勃勃的大連萬達滿足,1998年球隊引進了內梅切克,至此,大連萬達找到了王朝路上的最後一塊拼圖。在後腰位置上,內梅切克展現了自己超高的水平,防守時,他能準確的預判球的落點,補位意識很強,通過不停地奔跑、攔搶來阻斷對手的傳球。他速度和技術俱佳,在當時的甲A,沒有哪個前鋒敢輕言能突破內梅切克的防守。

甲A時代最佳外援——內梅切克

對於當時的球迷來說,內梅切克的名字太長了,翻譯問他有沒有簡潔的名字,他說,在法國踢球時隊員們喜歡叫他VAVA,VAVA在漢語中有兩種解釋,一個是娃娃,一個是瓦瓦。內梅切克說:“我已經31歲了,不是娃娃。我是瓦瓦,我願意做大連萬達隊的一塊瓦。”

後來的事實證明,瓦瓦不僅是一塊“好瓦”,也是大連萬達隊中軸線上組織進攻和防守的中場發動機,他與之前已經加盟萬達的金斯、漢斯一起,組成了球隊的“鐵三角”,再加上郝海東、孫繼海、李明、王濤等國內頂尖球員,那個賽季的大連萬達實力冠絕甲A。最終,他們以領先第二名17分的巨大優勢,再一次奪取了甲A的冠軍,也完成了萬達三連冠的偉業。而在1998年的亞俱杯,萬達同樣表現出色,一路過關斬將,在最後的決賽中,120分鐘與浦項0-0戰平,點球大戰中5-6敗北,與冠軍擦肩而過。

甲A時代最佳外援——內梅切克

1999年,是大連萬達的多事之秋,球隊經歷了郝海東禁賽、徐根寶李應發相繼下課等等一系列變故,球隊的成績也一落千丈,已經到了保級的邊緣。然而“患難見真情”,此時的瓦瓦不僅不離不棄,而且表現更加穩健,扮演著球隊後防鐵閘的角色,幫助大連萬達成功保級。

“瓦瓦在中場一站,其他中場的球員都助攻上去了,一點也不擔心防守的問題,我在後場感覺老輕鬆了,一場比賽下來,沒啥事可幹” 。曾經的隊友張恩華毫不吝惜地讚美瓦瓦。

和現在大牌外援為了高薪來中超不同,當時的瓦瓦只有10萬美元的年薪,這和他捷克國家隊隊長的身份極不匹配,很多人都對此感到不解。

“沒別的原因,我就是想來中國看看。”瓦瓦的回答雲淡風輕,也顯示出了他真性情的一面。

1999年賽季結束後,瓦瓦決定退役,其實按照瓦瓦當時的狀態,他完全可以再踢兩年,但是他卻說:應該給更多年輕人機會,我再踢只能比現在更差。

退役之後,瓦瓦沒有離開足球,他曾在06年參選捷克足協主席。雖然最終由於各種原因沒能如願,但內梅切克依然與足球緊密相聯,他現在已是一名足球經紀人,充當著捷克和歐洲其他國家聯賽球員的橋樑。

可以說,內梅切克不論是球場表現,還是個人品質,都堪稱楷模。相信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球迷會懷念當年那個樸實卻又堅不可摧的瓦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