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教程|水粉調色小技巧,建議收藏

水粉教程|水粉調色小技巧,建議收藏

水粉的調色是一大難題,下面小編把一些調色小技巧教給大家,最重要的還是多觀察與理解,下面的技巧作為參考希望能給大家有所幫助。

1 蘋果.窩裡加深綠 不要太熟

2 橘子 亮部不加白 橘黃加檸檬黃/淡黃.底加橘紅加綠灰 暗部加橄欖綠 反光 紫紅 綠紫灰 加淺黃或黃綠 赭石/熟褐加清蓮勾底邊

3 梨 中黃 土黃 大量白 [冷白 白中加一點藍] 梨把 :橄欖綠加土紅[可以延伸到任何帶把的物體] 窩裡加大紅 淺綠

4 玻璃杯 先畫裡面的飲料和後面的東西 最後偏一點綠的灰去勾

5 麵包 固有色 [ 橘黃 加土黃 加中黃 ]亮部 [中黃加檸檬黃加白]暗部[熟褐加土紅(少量)加土黃(少量)]

6 土豆 固有色 [土黃加熟褐加赭石]亮[土黃加白加少量中黃]暗部[熟褐加普藍加少量深紅]

7 蛋黃 固有色[中黃加檸檬黃]亮[中黃加少量檸檬黃加白]暗部[橘黃加中黃加土黃]

8 西紅柿 亮[玫瑰紅加硃紅加百加黃]過度 [大紅加玫瑰紅] 交界 [深紅加草綠加赭石熟褐]反光[土黃加草綠加黃綠]突起的加黃

9 南瓜 亮加暖黃橘黃肉色 暗加亮紫灰

10 雞蛋 亮[枯黃加肉色加少量紫加白]中間色[土黃加熟褐赭石]暗部加赭石

11 青椒 亮[黃綠加中黃加草綠 ]反光[橘黃加草綠加過渡色]

12 胡蘿蔔 亮[橘黃加檸檬黃加淺綠]過度[草綠加橘紅]暗[赭石加熟褐]

13 深色罐子 最暗部 [深紅加普藍]亮部 [赭石加土黃]過度[土黃加赭石加熟褐加少量紫]

14 藍布

(1)固有色[純一點的藍加少量肉色]筆觸方向垂直布褶的走向

(2)環境色 周圍物體上的顏色調入布的固有色時調生一些

(3)灰色 降低純度 藍布亮部的加肉色 中間加紫灰 遠處加綠紫灰 藍字紫灰

(4)暗部 普藍加深紅 用小筆活一點 少加過度 前面對比實後面對比弱 暗部便赭石孰褐一些

15 紅布 固有色[正紅加牙(多)黃加土黃(少)加白(少)固有色60%以上環境色少 灰多些暗布少

環境色 亮 黃綠 赭石淺綠 紫灰

暗部加藍加深綠 橄欖綠

提亮部 固有色加少量白 /肉色/檸檬黃/米黃 物體前的布提亮光源統一 影子重

16 黃布 亮 黃加少量白/肉色

暗部 黃加紫羅蘭假少量藍

灰 加紫灰 藍灰 綠灰

先畫固有色 然後提亮 加投影

水粉教程|水粉調色小技巧,建議收藏

水粉教程|水粉調色小技巧,建議收藏

關於色彩的對比和調和

色彩對比

兩種以上的色彩,以空間或時間關係相比較,能比較出明顯的差別,併產生比較作用,被稱為色彩對比。該想象分為兩大類:同時對比和連續對比。

色相對比 因色相之間的差別形成的對比。當主色相確定後,必須考慮其他色彩與主色相是什麼關係,要表現什麼內容及效果等,這樣才能增強其表現力。

將相同的橙色,放在紅色或黃色上,我們將會發現,在紅色上的橙色會有偏黃的感覺,因為橙色是由紅色和黃色調成的,當他和紅色並列時,相同的成份被調和而相異部份被增強,所以看起來比單獨時偏黃,以其他色彩比較也會有這種現象,我們稱為色名對比。 除了色感偏移之外, 對比的兩色, 有時會發生互相色滲的現象, 而影響相隔界線的視覺效果, 當對比的兩色, 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時, 對比的效果越明顯, 兩色越接近補色, 對比效果越強烈。

明度對比 因明度之間的差別形成的對比。(檸檬黃明度高,藍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綠色屬中明度,紅色與藍色屬中低明度)。

明度對比 將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較色彩的感覺,會發現黑色上的色彩感覺比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覺比較暗,明暗的對比效果非常強烈明顯,對配色結果產生的影響,明度差異很大的對比, 會讓人有不安的感覺。

純度對比 一種顏色與另一種更鮮豔的顏色相比時,會感覺不太鮮明,但與不鮮豔的顏色相比時,則顯得鮮明,這種色彩的對比便稱為純度對比。

補色對比 將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等具有補色關係的色彩彼此並置,使色彩感覺更為鮮明,純度增加,稱為補色對比。(視覺的殘像現象明顯)。

冷暖對比 由於色彩感覺的冷暖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稱為冷暖對比。(紅、橙、黃使人感覺溫暖;藍、藍綠、藍紫使人感覺寒冷;綠與紫介與其間),另外,色彩的冷暖對比還受明度與純度的影響,白光反射高而感覺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覺暖。

色彩調和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彩合理搭配,產生統一和諧的效果,稱為色彩調和。 同種色的調和 相同色相,不同明度和純度的色彩調和。方法為:使之產生循序的漸進,在明度、純度的變化上,形成強弱、高低的對比,以彌補同色調和的單調感。 類似色的調和 以色相接近的某類色彩,如紅與橙、藍與紫等的調和,稱為類似色的調和。類似色的調和主要靠類似色之間的共同色來產生作用。 對比色的調和 以色相相對或色性相對的某類色彩,如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的調和。調和方法有: 選用一種對比色將其純度提高或降低另一種對比色的純度; 在對比色之間插入分割色(金、銀、黑、白、灰等); 採用雙方面積大小不同的處理方法,以達到對比中的和諧; 是對比色之間具有類似色的關係,也可起到調和的作用

水粉教程|水粉調色小技巧,建議收藏

水粉教程|水粉調色小技巧,建議收藏

關於色彩的對比和調和

色彩寫生的“條件三固定”是指一幅色彩靜物寫生必須在光源固定、物體固定、環境固定這三個基本前提下才能進行,否則畫面的色彩關係將是雜亂無章的。

只有在固定的光源下,我們才能把握物體各部分的色彩關係。作為光色現象,冷暖變化是一種客觀存在,同時它與人的視覺生理及心理反映相關。那麼,在一定的光源下,物體的色彩在特定的環境中會發生哪些變化呢?我們知道,一個物體在陽光的照射下,受光部會產生暖的感覺,而陰影部就會產生冷的色彩感覺,這種經驗幾乎每個人都有直觀的體會。如強烈的陽光照射在白色牆面上,受光照射的白色牆面會產生暖黃的色彩,背光的牆面陰影處或樹幹、枝葉留在白牆上的投影則會產生一種偏淺紫藍灰的冷色彩。如果再細細地觀察這些陰影的色彩,我們又會發現牆的上方陰影偏藍灰色,接近地面的陰影則給人以藍中帶些黃的色彩感覺。這是環境色對投影進行反射的結果。上部分陰影偏藍,是因為天光(藍天)的色彩的反射而形成的;下半部的陰影在藍色調中逐漸產生偏黃的色彩,是因為地面的色彩對它的反射而形成的。

另外,在陰天的光色中和在日光燈的照射下,由於天光和日光燈都屬冷色,亮部就非常明顯地呈現冷光色,而暗部的色彩則偏暖。這類例子不勝枚舉。它說明了一個基本道理:物體的受光部冷,暗部就暖;受光部暖,暗部就冷。這種色光現象的冷暖變化本身是一種客觀的存在,同時它與人類的視覺生理及心理密切相關。理解並掌握物體的色彩冷暖變化的規則十分重要,它是我們認識物體在空間中的色彩變化並進行色彩寫生的基本依據,否則畫面中的各類物體的色彩關係將是無序和混亂的。在瞭解了光源色對物體的冷暖產生決定性影響的前提下,我們還應瞭解物體本身的固有色彩與環境色的相互影響而產生的變化及相互關係。所謂物體的固有色,是該物質的成分對光的吸收與反射作用的結果。我們知道,耀眼的日光在三稜鏡的分離下呈現出七彩的光源,不同的顏色對光線中不同波光的色光的吸收程度是有差異的,由此我們得到了在視覺中所感受到的不同物體的固有色彩。物體固有色,只是人們對某一物體的顏色的一個基本概念。如果我們把它與空間中的光源、環境中的物體的色彩聯繫起來進行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由於物體本身的起伏、高低及前後、遠近的因素,導致色彩發生很多細微的變化。為了便於分析,我們把物體亮部、中間調、暗部、投影、反光等幾大區域的色彩變化逐一加以說明,使考生們能在繁複的色彩中把握其基本傾向的成因。概括地說,物體的受光部是暖色,與之相對的背光部就是冷色。亮部色彩是光源色+固有色的混和,亮光色基本是光源色+微量固有色。中間調子層次則以固有色成分最強,有少量的光源色和環境色成分,交接線是物體色彩+該物體色彩的補色。暗部色彩主要是物體固有色+環境色。反光色主要是環境色+少量暗部色彩,投影色是物體的補色+受投影物體色彩+環境色。反光色的強弱與該物體的表面質感相聯繫,光渭物體反光色彩強,粗糙物體反光色彩弱。明確了上述基本概念,我們在色彩靜物寫生或其他一些內容的色彩寫生中就會胸有成竹,主動地把握畫面中各部分的色彩關係,概括也好,深入也罷,都會得心應手地表現出物象豐富變化的色彩關係。

水粉教程|水粉調色小技巧,建議收藏

水粉教程|水粉調色小技巧,建議收藏

如何培養色彩感覺

要畫好水粉靜物寫生,你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培養自己的色彩感覺能力,因為只有感覺到的東西,才能被準確地表現出來,水粉靜物寫生也同樣如此。

從美學角度來看,描繪靜物是人們對日常生活物品審美需求的反映。靜物畫題材非常富於繪畫性,有著獨立的藝術欣賞價值。另一方面,它在繪畫基礎訓練中又有十分獨特的地位。如果說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那麼色彩靜物寫生就可以被視為色彩訓練最基本的手段,學生們可以在光色相對穩定的畫室裡,較長時間進行深入的寫生練習,從容地觀察各種光影現象和色彩關係,研究各種不同物體的固有色,在不同情況下的光源色、環境色中的變化。還可以根據繪畫者自身的要求和需要,任意選擇對象並隨意組合相應的靜物內容和主題,從而組織出一個從造型到色彩都符合練習要4求的畫面。所以水粉靜物寫生常作為各類美術院校或專業入學考試(色彩科目)的主要內容,並被列為繪畫基礎課的主要訓練內容之一。

既然是水粉靜物寫生,必不可少地還要結合技法的運用來談。事實上,水粉靜物寫生的技法有著相對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如上篇所談到的,它既可以借鑑油畫的塑造手段,又可依據水彩畫的表現技法,還可以將兩種方法兼容並用,這就形成了水粉畫在表現色彩時所具有的優勢。它為人們理解和掌握色彩關係及其變化規律,提供了較為靈活和便利的條件。水粉畫又有其特殊的問題,如容易出現的髒、灰、粉、生等毛病,對初學者,甚至對有了一些作畫經驗的人,都是很難解決的。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有技法問題,同時也有觀察方法的問題,然而主要問題多是由於作者對客觀對象所產生的色彩現象缺乏一定的理解。比如,把一塊很漂亮的顏色,放到一幅和諧的色彩畫中去,也可能會顯得髒。一塊在這幅畫中看起來似乎很暗很髒的顏色,放到另一幅畫中卻顯得十分漂亮。這個例子,稍有繪畫經驗的人都能有所體會,關鍵問題就在於需要我們要用色彩關係及其變化規律的原理去理解、分析和表現客觀對象的色彩。

那麼,什麼是色彩關係及其變化規律呢?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任何物體都存在於一定的空間之內,相互聯繫相互制約。色彩也是如此,任何有色物體也都存在於一定的空間之內,它們的色彩也必然與周圍鄰接的物體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從而形成一定的關係,這就是色彩關係。它的變化規律就是固有色與條件色的對立統一規律。

如在我們的靜物寫生中,常可看到這樣的現象,被描繪出來的蘋果,由於過多地注重條件色對其固有色的影響,使本來顏色很鮮豔的蘋果,畫出來後給人的感覺很髒很爛。還有在描繪物體時只注意了其固有色,忽視了條件色對它的影響,給人的感覺好像此物體不是放在這個特定環境中的物體。以上兩例所描繪出來的物體都給人以不典型、不生動的感覺,原因多在於缺少用色彩關係及變化規律的原理去理解和分析對象的色彩。

因此,理解和掌握色彩關係及其變化規律是至關重要的。它能使我們觀察色彩的能力得到提高,表現出來的色彩也就會真切,同時也會使我們在色彩寫生和創作中佔有主動權,免於被動地模仿對象的顏色,而是按照客觀對象在一定的條件下所形成的色彩關係進行描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畫畫是畫關係,而不是畫東西。在靜物寫生中還應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有些質感特殊的物體,如瓷器、金屬製品,它們對光源色及環境色的反射能力很強,它們所反映出來的光源色和環境色有時與被反映的物體的顏色幾乎沒有什麼差別。還有一些如陶製品、木製品類的物體,它們對光源色及環境色的反射敏感程度很弱,有時很難辨出其受光源色及環境色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對反射能力極強的物體要找出其固有色的因素,反射光色能力弱的物體尋找出

其光源色及環境色的成分

總之,要求我們對待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避免只靠感覺作畫。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只靠感覺作畫有時也可能畫得很好,但只限於寫生,離開了具體對象你將束手無策。此外,單憑感覺作畫常不能排除不必要的光源色及環境色對物體的影響,畫面常出現色彩凌亂、光線不統一的感覺,因此,單靠感覺作畫對我們來說是不可取的。

但是,感覺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看到的客觀對象所反映出來的色彩是十分複雜的,我們不可能像計算機那樣準確測算出其固有色與條件色之間相互影響的程度,只能靠我們的感覺去判斷。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努力鍛鍊並培養自己準確判斷這種色彩相互影響程度的能力。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感覺是加進了理性的感覺,也是從感性認識—理性認識—感性認識的過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