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法院首聘医学、互联网专家 推动法院智库升级扩容

海淀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于2017年7月成立,是全市基层法院首家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分为司法事务类、法律专业类和专业技术类三大类,三大类项下共有司法改革与司法政策类等17个子项,每个子项设有专家2至3名,首批聘用的专家共60名。此项举措受到了《人民法院报》、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成立以来,数十名专家先后参与海淀法院工作,在个案及类案处理、学术研究、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海淀法院深度调研,着眼全院审判工作的急需和短板,针对海淀法院医疗纠纷案件涵盖专业知识体系庞大,涉互联网纠纷案件证据取证、认定及操作规则急需技术支持的突出矛盾,海淀法院在专家咨询委员会原有类别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增设“医学类专家”“互联网技术类专家”两类专家委员。

8月2日下午,海淀法院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一周年总结暨第二批专家委员聘任大会。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委员及海淀法院全体在院领导、各部门中层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由焦慧强院长致辞,焦院长对海淀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一周年运行及第二批聘请专家委员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感谢专家委员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希望海淀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能够充分发挥“审判智库”的作用,用专业智慧打牢法治基础,用智力助推法院建设。随后,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家麟宣读第二批聘请委员名单,焦院长向委员颁发聘书。

颁发聘书之后,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林等专家委员代表做交流发言,表示将通过与海淀法院的互动交流,从中立的专业角度,积极献言献策。

经过两批专家委员的聘请,海淀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知识构成更加多样,覆盖法律专业、司法事务、专业技术等多个方面,是法院系统为数不多的综合智库。海淀法院将为打造聚智聚力、科学决策、社会共治新格局贡献宝贵经验。

海淀法院首聘医学、互联网专家 推动法院智库升级扩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