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在乒乓球比賽之前先了解對手手中的武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什麼結構的底板適合什麼樣的打法,不同的膠皮回球的特點是什麼,只有做到心中有數,在比賽前先了解對手才能在比賽中合理安排技戰術,增加贏球的機會。

乒乓球的底板結構分類很多,有純木、纖維等等,我們先不來了解底板,今天我們對膠皮的種類和特點先做一個簡單的瞭解(基本屬於老生常談)。乒乓球的膠皮現在基本分為:正膠、生膠、反膠、長膠四種,還有一種防弧膠皮現在用的人比較少,這裡就不做重點介紹了。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正膠,膠皮顆粒向上,膠皮一般不透明,硫化程度高。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不吃轉。正膠製造的旋轉和反膠最相似,有一定的製造旋轉的能力,正膠的速度比反膠快,發力以擊打為主,而且回球有一定的下沉,適合近臺快攻打法。在過去也是湧現出一大批正膠世界冠軍,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不懂球的胖子”劉國樑,也是中國乒乓球歷史上第一位大滿貫得主。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生膠,膠皮顆粒向上,膠皮含膠量高,硫化程度低。特點是易於控制球,不吃球,擊球下沉。生膠的擊球速度是最快的,要比正膠快,但是穩定性不如正膠,製造旋轉的能力也不如正膠。現在高水平運動員打生膠一般是放在反手,依靠生膠的特性增加突然性,生膠打法比較有代表的是木子和伊藤美誠。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長膠,膠皮顆粒向上,顆粒要比正膠和生膠細而且顆粒高度要高。特點是不吃轉,回球反旋轉,擊球下沉而且發飄。很多業餘愛好者不喜歡和長膠打球,主要是對長膠特性的不瞭解,其實掌握好長膠特性之後長膠並不難打。在專業運動員中長膠打法比較稀少,長膠打法代表有倪夏蓮、朱世赫(削球)。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反膠,膠皮顆粒向下,表面有一定粘性,是現在乒乓球運動中最常用的膠皮。特點是製造旋轉力強、擊球穩定,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適合弧圈型或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目前國際超一流運動員中絕大部分都是使用的反膠,反膠很好的兼顧了速度與旋轉,反膠打法代表有馬龍、樊振東、波爾等等。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最後簡單說一下防弧膠皮,防弧膠皮在業餘中使用的並不多,專業領域更是少見,今年的世乒賽團體賽中奧地利的索爾加反手使用的就是防弧膠皮,防弧膠皮表面彈性小粘性也非常小,主要作用就是對付弧圈,而且具有反旋轉的特點。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遇到長膠、生膠就頭疼?要適應怪膠,從認識不同膠皮性能開始

瞭解完膠皮的基本性能之後,我們接下來將會以動圖的形式介紹一下不同膠皮(顆粒膠皮)不同的技戰術。雖然是介紹顆粒膠皮,但是使用反膠的球友一樣可以來學習。平時打球總會遇到顆粒打法的朋友,面對顆粒打法很多球友不知所措,經常還未找到規律就稀裡糊塗的輸掉比賽了,所以更加了解對方才能從容應對。

乒乓網-白開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