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予中療愈」—一起案件開啓她的美國名校法學博士之路

“在給予中療愈”—一起案件開啟她的美國名校法學博士之路

據西方主流媒體NBC等多家新聞網報道,紐約一位名叫Cindy的華裔女子是2014年美國發生的一起攻擊未遂案件的受害者。該女子幸運逃脫並沒有受到任何身體傷害,但是聲稱遭受了精神創傷。在此後的四年間,她用盡全力撫平創傷,並且不甘頹廢、奮發圖強,於2018年成功被有著“南方哈佛”之稱的美國頂尖名校埃默裡大學(Emory University) 法學博士(J.D.)項目有獎錄取。

據瞭解,該女子中文名為曲心敵,北京人,多年前曾前往美國留學,並相繼取得了本科和碩士學位。2014年的案件發生於她碩士畢業後在紐約居住期間的一次節日旅行中。此後,她稱自己陷入了人生低谷,度過了茶飯不思的日夜,終於慢慢從心靈傷痛中成長蛻變出了更堅韌強大的自我,甚至宿命般地發現了未來前進的方向。

據外媒報道, 這些年曲心敵曾在一家知名跨國家電集團任職總監。繁忙的工作之餘,她相繼又取得了美國華盛頓名校國際關係碩士項目錄取,受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全日制MBA項目面試,並收穫了美國“新常春藤”盟校之一、素有“南方哈佛”之稱的埃默裡大學法學博士(J.D.)項目獎學金錄取。伴隨著錄取信到來的還有法學院招生主任熱情洋溢的祝賀郵件,郵件中寫道:“我們為你的經歷和成功感到無比驕傲,並一同期待你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給予中療愈”—一起案件開啟她的美國名校法學博士之路

被問及為何最後會選擇攻讀法學博士時,曲心敵回答: “過去數年間在美國看到還有那麼多孤單無助的普通人為了獲取他們應當享有的基本法律服務而遭受的種種困難,我感同身受。我將攻讀法學博士視為命運通過不幸引導我發現的使命之旅。”關於為何對埃默裡大學情有獨鍾,她說:“因為它的法學院長提出教導學生‘做好人做好律師’,這和我的觀念不謀而合—‘做好人’應該是最首要的目標。我感到還有更多美國學校需要認清這一事實。而我上法學院是心裡裝著為數眾多的弱勢群體出發的,我無比期待有一天能為他們而戰。”

通過曲心敵的社交頁面,我們可以瞭解到她更多的個人情況。有記錄顯示她是國際一家頗有聲望的高智商俱樂部三九高智社(Triple Nine Society)的終身會員。這傢俱樂部的官方介紹稱其“會員智商位於全世界人口的頂尖0.1%”, 入門智商門檻為146。

曲心敵可以稱得上是沒有辜負這樣的天分和歷練,對人生作出了多樣性的開發。其簡介稱自己為一個“哲人、作家、藝術創作者和社會倡議者”。

“在給予中療愈”—一起案件開啟她的美國名校法學博士之路

提到寫作,她正著手於兩部作品— 一部是根據真實經歷推出的自傳,另一部為直接用英文完成的美國關係指南。此外,她的一大樂趣是創作具有哲思和發人深省的語錄,用來支持和鼓舞人們,尤其是尚在黑暗中探索的群體,幫助他們點亮命運之光。從多個網站上可以讀到部分她的語錄:“命運對我施以慘烈的暴擊,我向命運還以燦爛的微笑”;“我的弱小不是我不抗爭的理由,我的痛苦不是我不原諒的藉口”;“你不能成為更好的別人,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

提到曲心敵的另一面藝術才華,她的攝影水平讓我們對於藝術有了新的認識。她稱幾乎所有展示的作品都是用一部不到2000元人民幣的手機和一個三角架,並由自己充當模特和造型拍攝完成的。雖然有著種種不專業和不完美,但是她視之為一種美學態度的表達—“盡情擁抱隨意和瑕疵”。這種十足的另類和個性還是讓她收穫了不少海外擁躉,Ins粉絲裡有大量來自歐美的職業演員、模特、旅遊達人及時尚博主等。

談到前進的動力,曲心敵如此回答:“來自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的普通人是我的力量源泉。沒有對他們的尊重和敬愛,我無法走到今天。即使千千萬萬的他們成就的尚未被外界認識,他們一直是我的創作靈感和精神偶像。我對未來最大的希望就是從經歷過的一切昇華出更有能力、更優秀的自己,以服務來回報他們,同時在給予中療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