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看:「當你沉迷手機時,你的孩子可能正在死去」

學姐帶你玩轉學習圈,解讀教育政策,解答教育諮詢,還有從幼教到職場的N種免費學習機會和親子活動哦。來吧,有理有趣有學有玩。關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孩子長大後與你漸行漸遠,而是孩子在等你去救他時你卻在玩手機。01廣西百色,一位母親帶著兩名孩子過馬路,母親低頭玩手機,任由兩名孩子在路中間穿梭,兩個孩子直接跑到馬路中間的隔離帶上。


父母必看:“当你沉迷手机时,你的孩子可能正在死去”​其中一名孩子向馬路對面跑去,當跑到一半的時候,孩子又轉頭向回跑。就在這時,一輛汽車撞上了孩子。播放GIF好在司機及時剎車,小男孩只是有輕微的擦傷。而此時母親才反應過來,跑了過去......02西安某溫泉世界,母親只顧玩手機,4歲男孩在母親身後絕望掙扎3分鐘,最終溺亡。當她緩過神來找到孩子孩子已經溺亡一個多小時03湖南株洲,一名3歲的小男孩,從私家車上溜下來,向馬路對面跑去,被疾駛而來的貨車瞬間碾壓。播放GIF事發時,爸爸也剛下車,正在車旁玩手機,沒發現兒子從車上下來。不過短短几秒鐘的功夫,卻是一個鮮活生命的終結。04一名6歲女孩和父母逛商場,不慎從手扶梯失足墜下,頭部受重創身亡。

父母必看:“当你沉迷手机时,你的孩子可能正在死去”​監控中,母親當時走到電梯處,手裡還撥弄著手機。播放GIF05重慶某小區,媽媽帶著孩子坐電梯。媽媽一直低頭玩手機,孩子一直在摸電梯門。門開一瞬間,孩子的手被帶進縫隙裡,媽媽只能無能為力地看著孩子疼的哇哇哭。播放GIF06廣東陽江,一位10歲的小女孩在小區游泳池溺水身亡,事發時,媽媽正在岸上玩手機。一幕幕悲劇的發生,皆因為父母痴迷手機而忽略了孩子的安全。如果說世界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父母,那麼,這些新聞就是告訴我們,世界在明目張膽的懲罰痴迷手機的父母。有人可能會說,有潛在危險的時候,我會只關注孩子,不刷手機。可實際上,只要你注意到手機上有一個新消息,就算沒有點進去看,你的注意力和行為也會受到影響。波士頓兒童醫院媒體和兒童健康中心的創始人邁克爾·裡奇說過:我見過很多父母把孩子放在遊樂場上,自己坐在凳子上玩手機。人們認為自己可以處理多重任務。但是各種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人類只能在同一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除了那些悲劇,父母玩手機時對孩子的忽視與冷漠,還會在孩子的心靈,留下永久的陰影。相信這些“慘劇”在很多人的家庭中都發生過。很多家長認為只要給孩子最好的食物和衣服、最好的玩具,最好的學區房,就是給了孩子一切。但孩子需要的往往不是這些“身外之物”,而是父母真心的陪伴與愛護。窮養富養都不如愛養。記得南京有幾名小學生,就曾記錄下生活中最熟悉的“刷手機”場景,還把它們彙編成了一首詩歌《放下手機,抱抱我吧》。《放下手機,抱抱我吧!》我在寫作業,媽媽陪著我,她在看手機。臨睡前,我和爸爸分享學校裡的趣事,他在看手機。我過生日,一家人吃飯,可爸爸媽媽叔叔阿姨都在看手機。

父母必看:“当你沉迷手机时,你的孩子可能正在死去”​我對大家說,別看手機了,他們點了點頭,接著看。哎……我們要是能變成爸爸媽媽的手機就好了!我們知道,你們工作很忙!我們知道,你們有你們自己的事情。可是,請你們每天給我們一點和你們單獨相處的時間。我好懷戀小時候你們給我的溫暖懷抱!親愛的爸爸媽媽,放下手機,抱抱我吧!你有手機,有朋友。但是孩子只有你。在與父母互動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的是積極的回應。如果你的回應經常是被動的,或者只是敷衍了事,那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鏈接是無法建立起來的。孩子無法感受到溫暖,久而久之幼小的心靈就會受到傷害。不被愛的潛意識將會一直伴隨著他的成長。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你放下手機,因為刷手機與陪孩子,真的只能二選一。溺水的致命時間是4分鐘被異物掩住口鼻的窒息時間是3分鐘噎住喉嚨的致命時間是2分鐘跌落、車禍、觸電……也許只需1分鐘甚至更短几分鐘的時間,還不夠你追一個劇、打一局王者榮耀排位賽發個朋友圈……而意外,往往就發生在這時孩子能平安地長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個孩子只有一條生命,我們為人父母,肩頭上的責任是何其沉重。作為父母,我們能夠做的,只有拼盡全力去保護孩子。因為誰也經受不起失去孩子的痛!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