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過原作!看推理,當然還是東野圭吾!

點 擊 關 注 電 影 派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電影派

Vol.1317

東野圭吾,往往只要印上這四個字,一本書就能暢銷。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他的《解憂雜貨店》2014年在中國出版,暢銷長達4年,銷量過千萬本,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一圈。

可以說,喜歡讀書的人都讀過東野圭吾,極少讀書的人,也會讀過他的幾本書。

在豆瓣Top250圖書榜單的前10裡,東野圭吾一人就佔據了3個名額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火到這個程度,不僅僅是日本自己拿來翻拍,中國導演看著也是眼紅紅;

他的《嫌疑人X的獻身》和《解憂雜貨店》也都出現在了中國銀幕上。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不過都糟的一批。

最近另一部東野圭吾作品被搬上了銀幕,評價竟然好過了原作,就是——

《祈禱落幕時》

祈りの幕が下りる時(2018)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祈禱落幕時》的主演是迷人的寬叔。

高大的身材加上一臉胡茬的形象,讓他可以是是枝裕和電影裡無能的父親;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也可以是《妖貓傳》裡帥氣威武的來唐使者。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他和東野圭吾的合作則更多了,光是“新參者”系列,就拍了一部日劇,四部電影。

和新垣結衣、石原里美這些你們的老婆都有過合作。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新參者系列”也可以叫做“加賀恭一郎”系列。

加賀這個人物是東野圭吾第二本小說就出現的人物,第一次出場還是一個二十歲的學生。

後來到了三十歲,大致成為了一個“片警”。

“新參者”系列的每個故事相對獨立,但周邊人物的謎團也會慢慢展現。

在之前的作品中,我們知道加賀恭一郎的母親在他幼時離家出走,他和父親的關係則非常不好。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這就是“新參者”系列的獨特之處,破案的主角不是智商高到喪失人類感情的天才(就是在說你卷福!),也不會上升到破解大格局的懸案。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不是酷炫好看的神片,但充滿了世俗和人情味

而《祈禱落幕時》是“新參者系列”的最後一部作品,案件本身和恭一郎的身世終於有了緊密的聯繫。

當恭一郎的生母百合子去世時,陪伴過百合子的是一位綿部先生,百合子的友人通過綿部先生才找到恭一郎。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從小失去母親的恭一郎,來帶走母親的遺物,也非常想知道關於母親更多的消息。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但更知情的綿部先生,他一直無法聯繫到,這樣整整16年過去了。

在一間民居里發生了一件命案 。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作為影片主體的推理部分,雖然沒有太多驚豔之處,但做到了邏輯上的縝密;

根據影片給出的線索,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體驗一次“恭一郎”視角的破案

民居里死者是一名叫

押穀道子的女性,而那裡的住戶越川睦夫也消失不見。

而押穀道子在遇害前去拜訪了自己在東京的老同學,女導演淺居博美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淺居的母親曾在家庭在最困難的時候拋棄家庭而去,面臨討債的人,父親帶上淺居走上逃亡之路;

父親跳樓自殺後,淺居一人努力奮鬥,成為一名成功的話劇導演。

所以她拒絕聽押谷的勸說,把生母從老人院帶出來。

而接著在案發附近發現的一具焚燒過的流浪漢屍體,通過DNA證明就是消失的越川睦夫。

而最關鍵的線索,是在越川睦夫住處發現了一本日曆;

恭一郎母親遺物中的也有一副日曆,它們用相同的筆跡寫上了一個個日本橋的名字。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日本居民會定期聚集在一起舉辦

“洗橋活動”,多達上千人參與。

恭一郎根據日曆上標註的月份和地點,檢索洗橋活動的照片時,又發現了淺居的照片。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通過不間斷牽連出的線索,人物之間的關係和真實身份都在漸漸明晰。

比如越川睦夫就是綿部先生,它既陪伴過恭一郎的母親,也認識淺居博美

但淺居顯然在隱瞞這一點。

恭一郎又想起在此之前,淺居博美有意地設法同自己會面過。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並在並不熟絡的情況下,講起算是很隱秘的事。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儘管推理過程略顯單薄,許多時候僅僅靠警察的直覺就已經足夠;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影片真正動人的地方在最後半小時。

當恭一郎意識到自己也是這個案件中重要的角色,也發現他忽略了自己家中的許多隱秘

比如恭一郎對爸爸的誤解,那不是一個好爸爸。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而在臨終陪護眼裡,他的爸爸還有另一面。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即便是最親的人,為了對方,也可能會隱瞞一些事情

到這裡案件的破解不再依靠細節的推理,而是基於恭一郎的感同身受,明白父母可以為孩子而甘願讓自己不存在;

恭一郎明白了可能發生在淺居身上的事情,和每個人物之間的關係。

(以下涉及關鍵劇透)

當年淺居的爸爸帶著女兒討債之後,淺居因為反抗一個男人的強迫而扎死了對方;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她的爸爸決定擔下這一切,於是通過被殺死的男人偽裝出自己自殺的假象;

以被扎死的男人的名義活下去,並決定離開女兒。

為了不被人發現,只能約定每月在“洗橋”活動上遠遠地看著彼此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後來她的父親就認識了離家出走的百合子。

押穀道子則是在觀看戲劇時,發現了本已經自殺的人,也給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

為了不給女兒招來更多的麻煩,他決定真正的死去,也是厭惡了躲躲藏藏的生活。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而恭一郎的媽媽之所以離開,是因為嚴重的抑鬱症,只是擔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但恭一郎並不知道,所以一直想知道母親到底有沒有想見他一次。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一個殺人案牽連出兩個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這就是東野圭吾的獨到。

也能解釋他為什麼能一直在中國這麼火。

高產勤奮自然是一部分,但東野圭吾的高明在於在作品中融入了濃厚的東方的人情味

推理在東野圭吾這裡不再僅僅是偵探破案,而是側重於對人性的挖掘。

淡化的推理元素,也恰如其分地加深了讀者對人物選擇的震撼。

於是在最後,我們反而可能看到兇手也許是出於獻身。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畢竟說起推理,總有關秘密。

沒人想要帶著秘密活下去,一旦有了秘密,註定也有太多無奈。

相比推理,東野圭吾更多地寫出了人的無奈,和人與人之間的溫存。

好过原作!看推理,当然还是东野圭吾!

一個zan=【今天點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萬別隨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往期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