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如何成爲周期中最重要的因素

我們今天接著來講《積極型資產配置指南》這本書,主要講了我們怎麼利用週期性,用什麼方式來合理的配置資產。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利率是如何成為週期中最重要的因素

作者專門說了房地產,從房地產低估到經濟復甦,通常半年時間。房地產對長期利率較短期利率更敏感,如上圖,是20年國債收益率與房屋開工數的對比,債券收益率達到最高,房地產週期就見頂,債券收益率觸底,房地產也開始觸底。

房地產是經濟的主要拉動力,敢於在房屋上消費,說明對經濟預期樂觀,房屋消費還能帶動零售,家居建材,家電等多個部門。

作者列舉出多項指標來分辨經濟週期,領先指數:PMI,新屋開工,股票指數,M2和利率5個指標。同步指數:人均收入,工業增加值。滯後指標;庫存,貸款餘額和CPI。

利率是如何成為週期中最重要的因素

如何判斷價格走出谷底,主要有兩個判斷方法:價格移動平均線趨勢線。移動平均線是股市中的均線系統,趨勢線是每個波峰的高點連線。當兩個趨勢都被突破時,波谷已經過去,趨勢已經開始。

一個長波上升週期,大概能持續12-25年,在上升或者下降過程中,有多個小週期跟隨。經濟上只有出清後才能補庫存,每次要在庫存降到底的時,才會迎來趨勢的轉變。不降庫存,只降利率,經濟也不會反轉。

每一次長波的上升,都會伴隨著新技術的進步,如1850年,運河興起;1900年鐵路,之後是汽車工業,最近是通信技術。當上升波到達頂峰時,通常都伴有天量貸款,對未來預期無限看好導致大量貸款,也就預示著週期即將結束。跟股市中牛市的結束往往伴隨著天量成交額如出一轍,經濟規律都是如此。

過上升波頂點後,經濟減速,利率會逐漸下降,隨著信用違約風險爆出現,資金會去購買政府債券,或是高等級債券,債券利率的下跌導致價格的上漲。

注:利率下降新發債券利息下降,貼現率下降。由於最終回報相同,導致債券價格上漲,反之則亦然。

經濟週期本質是人性的反應,波峰時貪婪,波谷時恐懼。經濟週期不是簡單的商品價格的波動,而是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長期趨勢。政府在增長中的作用增強,好處是使得經濟週期波動逐於平滑。弊端是干預阻止了經濟系統的自我修正,使得週期變短。經濟結構發生鉅變,隨著服務業佔比逐漸增加,製造業通過大數據精準調控,經濟週期的波動性會得到緩解。

利率是如何成為週期中最重要的因素

長波對資產配置有重大影響,經濟週期分為兩部分,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要在長期趨勢上看待投資,在長期趨勢和短期趨勢都上升時主動選擇投資,不做跟大趨勢違背的小趨勢。如美國市場,債券利率從1945年開始走出一波大的上升行情,一直持續到1982年,隨後利率開始下降,最近一波從82年一直持續到了2005年。在45年到82年不能投資債券,82年到05年可以大量配置債券,所以在大趨勢下基本不會虧損。

利率是如何成為週期中最重要的因素

商品價格走出一波上升趨勢,但商品走勢並不規則,40年代暴漲, 50-70年代長達20年的橫盤, 70-80年代再次暴漲,而後又開始長達25年的橫盤。把商品和債券收益率對比,商品價格會領先於政府債券。注:商品由於滯後性在週期最低谷時價格達到頂峰,但快於利率下降之前。不明白的可以往前看第一講:

所以商品價格到頂後,是投資債券的最好時機。債券利率到底,就是投資商品的好時機。注:利率就是收益率,這裡為了大家理解跟銀行利率同步。

有個嚴重的問題,大部分人還不知道指數,國債怎麼買,最直接的就是買場內基金,就是ETF(被動型指數基金),跟買賣股票一樣非常方便,要買商品局可以買相應的公司股票就可以了。場內指數基金如下:

利率是如何成為週期中最重要的因素

股票長期有怎樣的趨勢呢?作者說,股票的波峰波谷不能只看價格,要看市盈率,看席勒市盈率,是羅伯特席勒教授,通過通脹數據調整過的市盈率指數。

利率是如何成為週期中最重要的因素

這是美國股市的席勒市盈率,這又是什麼,在我們這又該如何運用,歡迎持續關注。

前面分析了

老闆電器,格力電器,京東方等大家熟悉的公司,往前瀏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