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國人如此怕老?

為什麼國人如此怕老?

怕老的背後隱藏的是人生深深的憂慮。

為什麼國人如此怕老?

越是怕老就越易老。

為什麼國人如此怕老?

在國人眼中,老彷彿意味著out。

阿 君

今天的國人是史上預期壽命最長的,恐怕也是史上最怕老的吧。

因為著急,彷彿一出生就老了。因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家長替自家寶貝規劃了大好前程,每一個都要成龍成鳳,而競爭如此激烈,資源如此匱乏,自然不能不急。幼年開始學習十八般“武藝”,小學、中學要力爭當個好學生,考上好大學,出國留學,找個好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生子,功成名就,這是很多家長給孩子規劃的成功路徑。

急著急著家長就老了,孩子也老了。所以我們常見恨鐵不成鋼的焦灼家長和中國式教育流水線上生產的與實際年齡不符的“小大人”。

二十歲就哀嘆自己老了,沒有理想,沒有動力,不知道為什麼活著,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了;

三十歲沒有男女朋友或不結婚註定就被打入剩男剩女的另冊;

四十歲早已經不受用人單位待見,能有個安穩的工作一輩子守著混吃等死最好;

五十歲人生過半,淪落成為人人不齒、人人都將成為的大爺、大媽;

六十歲以後白髮蒼蒼,已經是腐朽、落後的代名詞,只能跳跳廣場舞、打打麻將自娛自樂了。

古人年紀三、四十就自稱老夫,今人年紀三、四十卻喜歡自稱我們女孩子、我們男孩子;古人推崇少年老成,今人最喜被人誇年輕。古人凡事順其自然,今人千方百計追求逆齡。現代化妝術、整容術、ps、美顏技術的普及給全民裝嫩創造了條件。

在國人眼中,老彷彿意味著out,意味著落後於時代,失去影響力;意味著衰敗,乏味,刻板,頑固,沒有希望,沒有生機;意味著無助,可憐,失去健康和活力,被輕視、被遺棄。怕老的背後隱藏的是人生深深的憂慮和焦灼,是巨大的生存壓力,是對未來強烈的不安全、不確定感,以及隨著年齡增長沒有得到的慾望滿足及自我價值的否定。

生命就像四季,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的絢爛和美麗。越是怕老就越易老。怕,何如坦然迎接和麵對?何必逆齡?何必焦灼?按照自然規律,活出人生每個季節的精彩和尊嚴就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