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吳九術: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 導讀

此篇出自《吳越春秋 · 勾踐陰謀外傳》,書中記載了越王滅吳國前的君臣問對計策,文種為勾踐獻上的“伐吳九術”(有書中記載為七術),被後世多次引用。

伐吳九術: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臥薪嚐膽

越王勾踐十年二月,越王深念遠思侵辱於吳,蒙天祉福,得越國。群臣教誨,各畫一策,辭合意同,勾踐敬從,其國已富。

越王勾踐十年二月,越王回想起以前與吳國交戰,戰敗求和,在吳國受羞辱的日子。幸得上天的眷顧,使自己能夠返回越國。

得到大臣們積極出謀獻策和輔佐,而越王對於大臣的所獻的計謀,沒有一個不認真考慮的。

只要是有用的、可以實施的,都照辦了。於是,越國越來越富強了。

伐吳九術: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越王勾踐劍,刻“鉞王鳩淺,自乍用鐱”

反越五年,未聞敢死之友。或謂諸大夫愛其身、惜其軀者,乃登漸臺,望觀其臣有憂與否。相國范蠡、大夫種、句如之屬儼然列坐,雖懷憂患,不形顏色。

回到越國已經五年了,沒有看到想討伐吳國為越王洗雪恥辱的大臣。

是不是大臣們愛惜他們的生命和榮華富貴。於是召大夫到宮中,來觀察他們是不是憂國憂民。

相國范蠡、大夫文種、句如等整齊的坐在其中,雖然心有憂患,表面上卻一點都看不出急於報仇雪恨的樣子。

伐吳九術: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越王即鳴鐘驚檄而召群臣,與之盟,曰:“寡人獲辱受恥,上愧周王,下慚晉、楚。幸蒙諸大夫之策,得返國修政,富民養士。而五年未聞敢死之士、雪仇之臣,奈何而有功乎?”

群臣默然,莫對者。

越王仰天嘆曰:“孤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孤親被奴虜之厄,受囚破之恥,不能自輔,須賢任仁,然後討吳。重負諸臣,大夫何易見而難使也?”

越王於是命人敲鐘併發布聖旨召集大臣一起來商議,說:我受到吳國的羞辱,上對不起周王,下沒有臉面對晉、楚國的各國諸侯。承蒙各位的出謀劃策,得回到祖國並積極治理國家,已經準備了五年了,人民富裕了,士兵強悍了。在這五年裡,沒有聽到有誰想要報仇雪恨,難道真的沒有人為我分憂嗎?

大臣們還是不說話,沒有什麼反應。

越王於是仰天長嘆,說:我聽說讓大王憂慮,是做大臣的恥辱;而大王遭到侮辱,從臣子的應該自盡以謝天下。

現在,我親自遭受被俘虜的災難,遭受被囚的恥辱。沒有辦法,需要藉助各位精英人才的幫助,討伐吳國,洗雪恥辱。

各位都是我為之託付國家的國家重臣,難道真是看到困難和危險就放棄不做?

伐吳九術: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於是計倪年少官卑,列坐於後,乃舉手而趨,蹈席而前進曰:“謬哉!君王之言也。非大夫易見而難使,君王之不能使也。”

越王曰:“何謂?”

計倪曰:“夫官位、財弊、金賞者,君之所輕也;操鋒履刃、艾命投死者,士之所重也。今王易財之所輕,而責士之所重,何其殆哉!”

於是,因為年輕官職小而坐於最後的計倪,舉著手走向前說:不是這樣的!不是大臣們看到困難和危險就放棄不做,而是時機不到,大王不能那樣做。

越王說,為什麼?

計倪回答:官位財幣金賞,這些是大王所輕視的;操鋒履刃、衝鋒陷陣、赴湯蹈火,這些是群臣所重視的。今天大王吝財之所輕而責臣之所重,豈不是很荒謬嗎?

伐吳九術: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於是越王默然不悅,面有愧色,即辭群臣,進計倪而問曰:“孤之所得士心者何等?”

於是,越王不高興了且沉默起來,臉上出現了羞愧的神色,隨即讓大家退朝,單獨問計倪:我如何能得大臣們的心?

計倪對曰:“夫君人尊其仁義者,治之門也。士民者,君之根也。開門固根,莫如正身。正身之道,謹左右。左右者,君之所以盛衰者也。願王明選左右,得賢而已。昔太公,九聲而足,磻溪之餓人也,西伯任之而王。管仲,魯之亡囚,有貪分之毀,齊桓得之而霸。故《傳》曰:‘失士者亡,得士者昌。’願王審於左右,何患群臣之不使也?”

計倪回答:君主尊崇仁義的,是治理天下的方法。大臣和百姓則是君主治理天下的根本所在。

君主是否得道,國家是否能夠興旺,關鍵在於大王是否能明選左右,任賢使能。

在古代,太公乃磻溪之畔的飢餓之人,西伯任用他而得以王天下;管仲,此人是魯國逃亡的囚徒,又有貪財的不好名聲,齊桓公得到他而能稱霸諸侯。

《左傳》曾曰:‘失士者亡,得士者昌’。願大王審視左右,任人是否得當?

伐吳九術: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越王曰:“吾使賢任能,各殊其事。孤虛心高望,冀聞報復之謀。今鹹匿聲隱形,不聞其語,厥咎安在?”

計倪曰:“選賢實士,各有一等。遠使以難,以效其誠;內告以匿,以知其信;與之論事,以觀其智;飲之以酒,以視其亂;指之以使,以察其能;示之以色,以別其態。五色以設,士盡其實,人竭其智。知其智,盡實,則君臣何憂?”

越王覺得計倪之言,不無道理,可是又覺得在任賢使能上也沒有什麼疏漏之處。

於是問計倪道:“在選才用賢上,職責清楚,都能勝任,我本來對他們寄託厚望。然而,今天卻都躲著藏著,都不說話了,問題出在哪裡呢?”

計倪回答:選才用賢,可以通過各種辦法進行考察:

把人派到遙遠的地方辦事能知道一個是否忠誠;

與人暗地裡策劃某些秘密,就可以發現一個人是否守信;

突然向一個人提問,可以觀察他的機智;

讓一個人喝醉了酒,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定力。

一直讓人做冗雜的工作,可以看出他有沒有臨變不亂的才能;

用女色試探他,可以觀察一個人的節操。

各種手段都用了,就能看出一個人的真實水平,其智慧如何。知道他的智謀,而且瞭解的完整和真實,那麼君臣之間還有什麼擔憂的呢?

伐吳九術: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越王曰:“吾以謀士效實、人盡其智,而士有未盡進辭有益寡人也。”

計倪曰:“范蠡明而知內,文種遠以見外,願王請大夫種與深議,則霸王之術在矣。”

越王說:我已經做到了量長而用,讓人盡其才,但今天仍然沒有讓我消滅吳國,報仇雪恨的好計策教我。

計倪回答:范蠡明智而且對內政很瞭解。文種有遠謀且對外交有見解。希望大王請文種過來與您做深入的商議,必有稱霸的計策獻給您。

伐吳九術: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越王乃請大夫種而問曰:“吾昔日受夫子之言,自免於窮厄之地。今欲奉不羈之計,以雪吾之宿讎,何行而功乎?”

大夫種曰:“臣聞:‘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川之魚,死於芳餌’。今欲伐吳,必前求其所好,參其所願,然後能得其實。”

越王於是請文種過來,問道:我過去在臣吳之時,多虧您的計謀,使我免於困在窮厄的地方;今天想向您討教計策,以報此宿仇,怎麼辦才能成功呢?

文種回答:我以前聽說,“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現在要討伐吳國,必須先投其所好,參投她們想要的,然後就能得到他捫真實的實力。

伐吳九術: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越王曰:“人之所好,雖其願,何以定而制之死乎?”

大夫種曰:“夫欲報怨復讎、破吳滅敵者,有九術。君王察焉?”

越王說:“投其所好,遂其心願,如何採取措施而置之於死地?”

文種回答:“想報仇雪恥,伐吳滅國,有九術可行,大王願意聽嗎?”

伐吳九術: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越王曰:“寡人被辱懷憂,內慚朝臣,外愧諸侯,中心迷惑,精神空虛。雖有九術,安能知之?”

大夫種曰:“夫九術者,湯、文得之以王,桓、穆得之以霸。其攻城取邑,易於脫屣。願大王覽之。”

種曰:“一曰:尊天事鬼以求其福。二曰:重財幣以遣其君,多貨賄以喜其臣。三曰:貴糴粟槁以虛其國,利所欲以疲其民。四曰:遺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五曰:遺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宮室,以盡其財。六曰:遺之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八曰:君王國富而備利器。九曰:利甲兵以承其弊。凡此九術,君王閉口無傳,守之以神,取天下不難,而況於吳乎?”

越王曰:“善。”

越王說:我被羞辱,在內無顏面對大臣,在國家上則不敢面對諸侯,心中迷惑,精神空虛。雖然有九種方法,怎麼能知道呢?

文種說:此九術,商湯、周文王得到了,以此奪取天下;齊桓公、秦穆公得到了,以此稱霸諸侯。此九術,攻城奪陣,易如反掌,殺伐擒敵,就像脫鞋子一樣簡單。請大王聽我說:

一、尊天地、敬鬼神,以祈求它們賜福;

二、用鉅額的財貨來供奉給他們的君王,賄賂他們的大臣;

三、高價購買他們的糧食來降低其儲備,根據他們的喜好賣給他們東西來消耗他們的民力;

四、送給他們美女、用來迷惑他們君王,擾亂他們的政務;

五、選取能工巧匠,幫他們建浩大工程,以消耗他們的財富;

六、幫助阿諛奉承之輩當上他們的官,讓我們容易攻打他們;

七、過分誇讚尊重他們有能力忠心的大臣,讓君主出於疑心除掉他們;

八、使我們國家國家富強準備精良的武器;

九、積極訓練軍隊士兵,等待敵人有機讓我們所乘。

這九個方法,大王不要說出去,在自己心中藏著,用此取天下都不在話下,何況一個吳國?

越王說:說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