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有楊洋,小米有吳亦凡,爲什麼蘋果廣告裡的人一個都沒見過?

在智能手機更新換代越來越快的今天,各個品牌的廣告相信大家也不會少見。在鋪天蓋地的廣告中,明星代言人也被各家廠商玩出了花。比如OPPO的超級代言人團隊,世界盃期間還請到了內馬爾。同樣,VIVO、三星、華為、小米這些品牌也都會請到明星來代言自己的產品。不過有人就發現了,為什麼蘋果從來不請明星代言人來宣傳自己的產品呢?

OPPO有楊洋,小米有吳亦凡,為什麼蘋果廣告裡的人一個都沒見過?

看到這個問題,小編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印象裡,蘋果的廣告大都能吸引觀眾觀看。可是整理後發現,蘋果的廣告裡卻從來沒有能讓人認出來的面孔。而且,蘋果的廣告不同於盤點特性類的廣告,大多都是集中於產品的某一特點,比如iPhone X發佈後的一則廣告就是專門展示動態表情功能的。

OPPO有楊洋,小米有吳亦凡,為什麼蘋果廣告裡的人一個都沒見過?

在網上搜索相關內容時,小編髮現關於這個問題,網上主流的觀點有兩種。第一種觀點認為,以蘋果今天的品牌影響力來看,請明星代言人其實這是為明星做廣告,不是為蘋果做廣告。畢竟,如果一個明星的影響力沒有達到非常頂尖,在全球知名度達到數一數二的層次,蘋果請代言人其實對其品牌聲量毫無幫助,反而拉低檔次。

OPPO有楊洋,小米有吳亦凡,為什麼蘋果廣告裡的人一個都沒見過?

而第二種觀點則認為,在當今世界,或許沒有哪個明星的名氣、影響力與聲望能夠與喬布斯相媲美。喬布斯就是蘋果最好的招牌,從科技圈到時尚圈、從經濟圈到媒體圈,只要一聊到喬布斯幾乎全是點贊,0差評,在多年的媒體包裝過程中,喬布斯的個人形象與聲望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它是顛覆式創新、改變世界的代名詞。喬布斯本身就是蘋果最好的"代言人"。

OPPO有楊洋,小米有吳亦凡,為什麼蘋果廣告裡的人一個都沒見過?

其實,更多的手機廠商請代言人,主要是用某個明星來主打某個市場的目的。比如一些手機廠商的新品主要是打年輕人市場,小米請過樑朝偉,劉詩詩,吳秀波還有吳亦凡,OPPO的超級代言人有TFBOYS的王俊凱、李易峰、楊洋等人,華為nova系列找了張藝興等等。可以看到,這其中多數都是當紅流量明星,這有利於對年輕的粉絲群體形成一種帶動作用。

OPPO有楊洋,小米有吳亦凡,為什麼蘋果廣告裡的人一個都沒見過?

但是,對於蘋果來說,這樣的宣傳方式似乎不太合適。iPhone的目標用戶群是所有收入階層、所有年齡段。所以很難能有一個老少皆愛的明星,能夠在影響力、品牌內涵、時尚度等多個方面與蘋果的品牌影響力互相匹配。面對全球用戶的蘋果如果在代言人選擇上稍有不慎,很可能帶來負面的評論,從而影響品牌形象。

OPPO有楊洋,小米有吳亦凡,為什麼蘋果廣告裡的人一個都沒見過?

不過,這種不需要請明星來當代言人的方式,在現在的大環境下似乎只有蘋果可以做得到。就以手機為例,iPhone作為手機行業領軍者的地位短期內應該無人撼動。無論是iPhone 5的分割線設計,iPhone 6帶來的Plus概念,iPhone X的劉海屏,都成為了其他手機品牌跟風效仿的對象。自身的影響力、輻射力和行業地位決定了蘋果不需要請代言人。

OPPO有楊洋,小米有吳亦凡,為什麼蘋果廣告裡的人一個都沒見過?

總體來說,蘋果從來不需要代言人宣傳的原因還是由品牌獨特的影響力決定的。無論是蘋果對自身品牌高要求的堅持,還是蘋果敢於創新的創意,都值得其他品牌去學習。當然,其他品牌請代言人宣傳也並非壞事,不能混為一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