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推薦丨聊聊上海書展值得買的社科好書

這個週末,魔都有什麼地方最值得去?

當然是一年一度的

上海書展啦!

今年的上海書展,近500家出版機構參展,更有15萬種圖書會出現在你面前。

但問題來了,在茫茫書海中,究竟有哪些書值得買呢?如果你還在糾結中,不妨接下這份書單吧。

在本期的推送中,文獻君與國內若干家知名出版方,給大家獻上一份上書展購書指南

嗯嗯,照著這份清單逛書展,絕對值回票價。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性/別、身體與故事社會學

黃盈盈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4 / 89.00元

作者是在身體社會學與性社會學的理論脈絡下展開研究的,強調21世紀以來中國的社會變遷背景、日常生活的方法論視角以及質性經驗研究的方法取向。本書借鑑普拉莫(Plummer)的“講述性故事”,基於多類人群(不同年齡段的城市女性、乳腺癌患者、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加拿大中國移民、變性人等)的性/別與身體的故事講述,試圖提出並實踐具有人文與社科批判精神的、作為方法的“故事社會學”分析框架,從不同的面向具體探討“中國式”的身體問題,以促進更為積極的身體、性和多元性別領域本土學術語境的形成,以及相關學科在中國的建設與發展。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偉大的海

[英] 大衛·阿布拉菲亞 著

徐家玲 等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

2018.7 / 168.00元

第一部完整敘述地中海歷史的著作,布羅代爾《地中海史》之後最重要的一部地中海史作品。通過梳理大量錯綜複雜的細枝末節,大衛•阿布拉菲亞帶領讀者從腓尼基人和特洛伊人的時代一直走到現代旅遊業的出現。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時間

[德] 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 著

衛茂平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索恩

2018.6 / 49.80 元

國際尼采學會大獎、托馬斯•曼獎得主,著名思想傳記作家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最新力作,探討人類永恆的主題——時間。全圖景、多角度地研究時間在人類進化史上的角色變化和意義變化。走進“時間”的迷宮,瞭解社會和宇宙的奧秘。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打造消費天堂

連玲玲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啟微

2018.6 /69.00元

以“消費主義”為核心概念,探討百貨公司在近代中國的意義,特別思考這種資本主義的企業組織如何藉由創造全新的消費經驗,傳播現代消費主義。五光十色的百貨公司不僅是現代物質文明的展示櫥窗,也是我們理解城市文化的一把鑰匙。如果說,近代上海的傳奇建立在以消費主義為基礎的人、 物關係上,而百貨公司正是人、物互動的實踐場域,既充滿了魅惑與慾望,也承載著矛盾和爭議。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華東師大出版社·薄荷實驗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清算

[美] 何柔宛 著

翟宇航 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3 / 79.80元

曾在投行工作過的作者訪談了壓力重重的第一年的金融從業人員、工作過勞且漠然的證券分析師、渴望被僱傭的大學生、經驗豐富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這些從精英大學招聘的投資銀行家被社會化為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世界。他們得到了豐厚的報酬,條件是隨時都可能被解僱。他們的工作場所文化和特權網絡造成了這樣的印象:工作無保障會塑造性格,而員工的流動性會帶來聰明、高效的生意。基於這種與揮霍無度的交易相聯繫的流動性和補償行為文化,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家們重塑了美國企業的形象。他們的使命是創造股東價值,然而他們的做法和假設卻會產生危機。通過將投資銀行家的價值行動與市場建設和美國公司重組聯繫起來,《清算》一書揭示了華爾街特有的文化,而這種文化常常被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勝利解讀所遮蔽。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無價的孩子定價

[美] 維維安娜·澤利澤 著

王水雄 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1 / 55.00元

本書關注的是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社會關於兒童的社會價值觀念的轉變過程,即經濟上無用而情感上無價的孩子的出現過程。通過透視兒童問題的巧妙視角,作者細膩探討了那個時期人們對兒童死亡的態度的改變、童工立法的鬥爭、兒童工作的分化過程、兒童保險的推行、兒童意外死亡的賠償以及兒童的領養與買賣等。它們共同指向一個深刻的理論話題,這就是:孩子的社會文化屬性,他們在道義上的“無價性”如何在市場機制的重重包圍中穿越而出,形成一個非常規的市場,由非經濟的標準來規則?從而最終指向一個更為深切的理論關懷:社會如何“大於”市場?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理想國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單身女性的時代

[美] 麗貝卡·特雷斯特 著

管燕紅 等 譯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8.5 / 59.00元

《單身女性的時代:我的孤單,我的自我》是一部關於21世紀美國單身女性議題的紀實作品。作者特雷斯特聚焦這一群體,從近百個原始訪談中選取了約三十位女性的故事。當中有叱吒職場的女強人,有兼兩份零工的單親媽媽,有敢愛敢恨的女大學生。儘管她們的膚色、族裔多樣,生活環境與教育背景不盡相同,但這些單身女性積極爭取自身權益(選舉權、墮胎權益),影響經濟、文化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單身女性正在這個本不是為她們設計的世界裡,逐漸佔據一席之地,是時候開啟一個“單身時代”了。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掃地出門

[美] 馬修·德斯蒙德 著

胡訢諄 等 譯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8.7 / 68.00元

《掃地出門:美國城市的貧窮與暴利》聚焦美國愈演愈烈的住房問題——房價持續上漲、生活成本不斷上升,收入卻停滯不前、甚至不增反減——馬修·德斯蒙德決意深入貧困社區,一探問題的核心。

在這本精彩卻令人心碎的作品中,德斯蒙德帶領讀者走訪了密爾沃基的貧困社區,娓娓道來八個在絕境邊緣的美國家庭的故事:阿琳是一位單身媽媽,在為一間破敗公寓繳納房租後,每個月只剩二十美元養活自己和兩個兒子。拉馬爾是個失去雙腿的殘疾人,肩負照顧整個社區的男孩的任務同時,還要替房東打工償還債務。司科特則是一名心地善良的男護士,藥物成癮讓他丟了工作,也失去了棲身之所……

讀者將直面貧窮帶來的流離失所,見證匱乏者拒絕屈從的優雅身影。這是一本關於貧窮和驅逐的啟蒙之書,也是一部呼籲行動與改變的作品。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鄰人之妻

[美] 蓋伊·特立斯 著

木風 等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7 / 78.00元

1981年首次出版,《鄰人之妻》就以其對美國性行為和性癖好寫實的描寫而震懾了美國社會。特立斯以奇蹟般的新聞勇氣和技藝,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建基在新的道德基礎上的新世界,帶領我們領略了花花公子宅邸、最高法院、按摩院的後院與溫床,展現了色情產業、群交文化的興起,相應的對抗淫穢色情的法律努力,以及普通人的性心理和性觀念。雖然話題涉及下半身,但特立斯的寫法並不輕佻,這本書徹底改變了美國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椰殼碗外的人生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著

徐德林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8 / 49.80元

不同於一般回憶錄,《椰殼碗外的人生》主要著眼於安德森的研究治學經歷。安德森見證了區域研究,尤其是東南亞研究在美國的興起;又經歷了學科劃分和教育體系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近半生的時間都在東南亞三國——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進行實地考察研究。以歷史現場為底板,以親身經歷為線索,安德森主要評述了區域研究、田野工作、比較研究、跨學科研究四方面內容,以期破除現存的學術盲信和迷思,其反思對當下的中國學界、教育界亦頗有裨益。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波洛克傳

[美] 史蒂芬·奈菲、格雷高裡·懷特·史密斯 著

沈語冰 等 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8.6 / 158.00元

傑克遜·波洛克,抽象表現主義滴畫大師,被譽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他不僅改變了西方藝術的進程,而且改變了藝術的定義本身。波洛克是典型的受虐天才,一個美國的梵高,與海明威一樣,衝破了種種清規戒律,卻遭受著魔鬼的折磨。本書是普利策獎作品,作者史蒂芬·奈菲和格雷高裡·懷特·史密斯在藝術家的天性及其生平上做了深刻的挖掘和刻畫,對850位與波洛克有過關聯的人做了將近2000次採訪,功底紮實,是難以逾越的傑作。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聶魯達傳

[英] 亞當·費恩斯坦 著

楊震 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8.7 / 98.00元

很少有諾貝爾獎得主能像巴勃羅·聶魯達這樣持久地大受歡迎。他是一個複雜的人,在政治和情感兩方面都是如此。在這第一本權威的傳記中,亞當·費恩斯坦採訪了聶魯達最為親近的朋友、熟人和親人,吸收了新近發現的檔案資料。通過對材料的深入分析和合理運用,作者揭示了驅使聶魯達前進的各種動力,精彩地呈現了這位二十世紀偶像人物的一生。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雅理讀書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鮑勃·迪倫與美國時代

[美] 肖恩·威倫茨 著

劉懷昭 譯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8.6/69.00元

鮑勃·迪倫(Bob Dylan),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1941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 20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作曲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在授獎詞中這樣寫道:“他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開創了新的詩性表達。”

美國史教授肖恩·威倫茨作為迪倫的“忠實研究者”,曾為鮑勃·迪倫的專輯撰寫專業述評(提名格萊美獎)。本書不僅僅有對鮑勃·迪倫生平的梳理,更是要告訴讀者,鮑勃·迪倫與美國時代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關聯。

联合推荐丨聊聊上海书展值得买的社科好书

我們的孩子

[美] 羅伯特·帕特南 著

田雷 宋昕 譯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7.6/69.00元

在一個階級固化的社會里,寒門為什麼再難出貴子?為了回答這一問題,理解美國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是如何影響下一代人的生活機遇的,哈佛大學帕特南教授組織研究團隊,以數年之功,追蹤訪問了生活在美國各地的107位年輕人,呈現出美國社會在過去大半個世紀以來的變遷圖景,書寫了一則關於“美國夢之衰落”的警世恆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