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重名不止「BOX」!幣圈共識歷來脆弱,何況還不成文!

昨天火幣的一則上幣公告引發行業關注,也讓數字貨幣“BOX”成為話題點,甚至迫使BOX基金會不得不發佈公告稱,其代幣名稱遭ContentBox項目方執意使用。

代幣重名不止“BOX”!幣圈共識歷來脆弱,何況還不成文!

面對兩個“BOX”的重名問題,輿論在指責ContentBox項目方破壞行業共識,強行重名的同時,也將矛頭指向交易所“上幣工作不嚴謹”,不對項目代幣重名行為進行限制或約束。

實踐中,代幣作為一個項目價值傳遞的承載,具有項目標籤或符號的屬性,具有相對的“唯一性”。行業內,代幣取名一般遵循項目英文簡寫或縮寫的命名方式,既體現與項目的關聯性,又有很好的辨識度和易記性。當然,也有一些項目會選擇有特殊意義的字母組合來命名代幣,但總體上仍遵循著易記的屬性。

事實上,代幣重名容易引起混淆,特別是在交易中會大大增加交易出錯的幾率,無論對投資者和項目,或者交易所,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針對琳琅滿目的項目代幣,其實行業早有不成文的“規矩”,即不重複使用已有的代幣(Token)縮寫。因此,也是此次ContentBox項目方使用BOX基金會已發行的代幣名稱“BOX”上線交易所,會引發行業關注的原因。

代幣重名不止“BOX”!幣圈共識歷來脆弱,何況還不成文!

代幣重名項目概況,知幣不完全統計

根據知幣(ZHIBI.COM)查詢發現,不僅僅是此次引發爭議的“BOX”,此前已有“HPC”、“PAI”、“MC”、“EDU”、“CET”也存在同樣的問題。“HPC”被算力坊(Hash Power Token)和HappyCoin同時使用,“PAI”被PChain、Project PAI和POLY AI三者同時使用,“MC”被Market Coin、MC,以及幣掌門發行的MC(Master Coin)三者同時使用,“EDU”被EduCoin和Open Source University同時使用,“CET”則被CoinEX Token和Chaince Token同時使用。

為避免在實際使用中產生混淆,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知幣(ZHIBI.COM)特總結了一些代幣重名項目的辨別方法,供參考。

1、詳細瞭解代幣重名項目。這是最為直接的方式,項目是一個什麼情況,屬於哪一個細分類,項目未來運用在哪個方向等,瞭解完記住項目要點,能很好的進行區別。

2、記住重名代幣的圖標。這是最為直觀的方式,從圖標形狀、色調、表達等方面,能很好的對兩者進行區分。

3、記錄上線交易所。這是最為有效的方式,代幣一般都是需要通過交易所(場外交易和轉幣除外)進行流通的,通過掌握上線交易所,以及交易對、價格等方面的信息,在便於區分的同時,還有助於避免交易出錯。

4、錢包中添加智能合約地址。不同的代幣,擁有不同的智能合約地址,通過地址的添加,能從根本上進行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