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1

三人行

自有源頭活水,營得一渠清如許

左手大師傅,右手黃大師,頭頂玄鳥阿墨。在昆明的第一個初秋,週末去潘家灣舊書市場晃盪,我的標配如此。此二君都是神一般的人物。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 翻來覆去挑揀兩三本稱心如意者

前一晚約好早上八點會合。但等我磨磨蹭蹭趕到潘家灣,通常已經十點了。週六潘家灣舊書市場的火熱爭奪戰,正激烈上演。

“老闆,再加上這本詞典,一口價,三百!行,我就拿了。”

大師傅腳邊已經蹲著個膝蓋高的麻袋了,《歷史研究》期刊在收緊的勒口下苟延殘喘。

“老闆,三百,行嗎?”

“行嘛拿嘛,我也就保個本。”

直到操一口標準馬普的老闆,最後一粒唾沫星子跳脫出來,這場交易錘定,大師傅才會扭頭看我一眼。滿面快意飛揚的笑,都只為他床上又多了契訶夫的一個胳膊半隻腿。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 在昆明,大師傅沒有個像樣的書架

那時節,大師傅每週末如約奔赴潘家灣,一遍又一遍地毯式蒐羅他的那些心頭好。尤其鍾愛的魯迅、契訶夫、芥川龍之介,翻到不同出版商、不同翻譯家,必得爭搶買下。

但昆明潘家灣舊書市場,實在沒什麼爭搶的戲碼,左不過是大師傅一人演繹。以示他對心中燈塔們,掏心掏肺、熱烈赤裸的愛。

木心說:“一個愛我的人,如果愛得講話結結巴巴,語無倫次,我就知道他愛我。”如此,我對燈塔們,才是長久不滅真誠的愛。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 與舊書,一場“情不知所起”的愛戀

找到黃大師,還沒來得及問早,就向我遞來一本半新不舊的書。大師傅是三昧真火,黃大師是董永的善。

大師傅一身俠概,在晦暗不明的潘家灣巷道里,氣吞山河。而黃大師總是輕抿雙唇,微微一笑,似猛虎薔薇。

二人愛往潘家灣舊書市場鑽,也不過為那些稱得上“書”的好物。在昆明,潘家灣舊書市場,是如大師傅這般同好的源頭活水,營得各自的一渠清如許。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 隨意抽取任一本書,都能打開一個世界

那一年秋冬,緊跟著二人晃悠的潘家灣舊書市場,旮旮旯旯都帶著武俠江湖氣。我們是逍遙派。為著大師傅那一身如“高士山上晶瑩雪”的通透,照見我這“獨憐幽草澗邊生”的磊落。

但每次總能遇見不世出的各派能人異世。

2

江湖人

週末去潘家灣,趕場逛人去

大師傅此前常逛的地兒,是北京潘家園。曾經滄海難為水,便不太瞧得上昆明潘家灣。但我覺得這地兒還是有得逛的。逛書。逛古玩。最有意思的,還是去“逛人”。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 遇見心悅的作者,如遇故時友

那年秋冬,每週末都會遇見的掃帚大俠,聚焦了我最抖擻的目光。掃帚大俠通身丐幫九袋長老氣質。全身上下,最高級的,是他頭頂逾二十釐米的假髮。烏黑濃密,造型前衛。

他在每個古玩攤前都會停留多時,但始終駐足不前。環抱雙臂,緊鎖雙眉,詳細巡邏。目光尖銳鋒利,如一柄刺刀,毫無滯礙。

每次他一登場,周遭瞬間變得神秘而凝重。好似他為尋求家國遺失的龍脈寶物,不遠萬里,翻山越嶺,一路風塵僕僕奔赴武林大會。

想和他搭訕的話語,在心裡百轉千回。又怕他一開口,就吐出驚世秘聞,讓沉寂多年的江湖難有寧日。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 西湖七月半最可看者是人,此地亦然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裝大俠。傳聞西裝大俠,每日必得西裝加身,如獲加持之力。只是,他一身西裝,總像是借來的。宛如一具靈魂匱乏的肉體,套上一個硬紙殼,在潘家灣的條條巷道里,穿來走去。

舊書市場裡,最不缺的是高談闊論之才。昆明潘家灣舊書市場的闊論會,是低配版的魏晉清談。各名士自有所長。從宇宙起源、萬物初生、人類遷徙、量子定律、黨的發展、家電維修、文物鑑定、名花種植……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聽不到。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 人生一世,何處不相逢?

那時節,逛潘家灣的天氣,似乎總是正好,空氣裡的微小粒子飛舞得恰如其分。但我在舊書市場入口,吃完最後一口湯圓時,昆明正在又一個春寒料峭的“寒冬”裡熬煎。

3

一年後

一枕黃粱後,大槐樹還是那棵大槐樹

我帶著狸先森逛潘家灣舊書市場的時候,大師傅早已回京,黃大師也許久未見,玄鳥阿墨不知遺失在哪一路公車上。

狸先森倒是興致高昂。觀物、翻書、看人……銀光閃爍的眼裡,帶著兩分那年我初來潘家灣舊書市場遊歷江湖的味道。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 小物件珍藏著人們重要的記憶

可袒露在我眼前的潘家灣,濾鏡消失。原原本本,也不過是隱在鬧市區的一條巷子。入口的米線店普普通通,我只在他家吃過白水湯圓。

一路往裡走,和書商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話,才知道潘家灣舊書市場那些隱在喧囂之下的不易。

圖書館的舊書出售,是書商們的貨源之一。舊書市場只在週末兩天營業,週一到週五,老闆們得去各處蒐羅舊書。走街串巷,從無到一。有一,才會有週末書攤營業的可能。

常年逛潘家灣舊書市場的人,週六一大清早,照例是要問老闆一句:“有沒有上新的咧?”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 舊時人,昨日書,唯剩不肯老去的一顆心

前幾年,舊書貨源相對豐富。庫存充足,上新迅速。幾乎每週末都能淘到大批新的舊書。版本好,品相佳,清末民初的一些本子,也能翻揀到。

可是,近幾年,整個傳統圖書出版市場縮水。紙質書慢慢消退,舊書市場貨源急劇縮減。從源頭受到的影響,導致潘家灣舊書市場運營困難,且是不可逆轉的時代創傷。

書商老闆突然變得祥和起來。會閒扯那些兩元一本、十元三本的書,都是超低價稱斤收購回來。十元、二十一本的,則是低價按本收購。書攤平日也經營網店。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 青苔爬滿她整個身子,而陽光未曾偏頗

記憶中的潘家灣舊書市場,應該還有很多品質讀物。但一圈轉下來,狸先森指出一堆又一堆的雷同書名給我看時,才發現,實在挑不出兩本精品佳作。

由此,目光再難以停留在這些舊書上。於是,便在意料之外,尋得新的好物。

潘家灣舊書市場有幾家專賣石槽的門店。以前鄉下人家,喂牲口用的石槽、拴馬石、水槽子,也有石磨盤……高高低低,壘在一起。

大的水槽裡,灌注清水,養出一池好蓮好魚。小的石槽裡,種滿多肉,向陽而生。葉片溫厚,色彩喜人。兀自在嘈雜的潘家灣舊書市場養出另一片祥寧天地。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 舊石槽裡,一株翠色,安然而生

老門店的主人特地告知我們,後邊食堂開飯了,從中間巷道拐進去就是。於是第一次,吃到了潘家灣舊書市場食堂的飯菜。

梅菜扣肉帶著絲絲甜味,還是不知怎麼評價茨菇,炸花生香脆可口……離開食堂,路邊的一盆薄荷長勢可觀,整齊零散的小蔥,一派煙火人間模樣。

在下個週末,潘家灣舊書市場依然會正常營業。


它遠不如帝都京華的四萬八千五百平米繁華,但在這個顛顛倒倒的人世裡,猶如一輪圓月,明晃晃照在這座城市上空。


*本文圖片版權歸作者及其友人、Hey 昆明 所有,嚴禁任何形式商用,侵權必究!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作者 ▏排版:木芥子

攝影:大師傅 木芥子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投稿熱線:0871-63114002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搖搖晃晃一輪月:潘家灣舊書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