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桐廬,大奇山腳,富春江畔。隨便用手機一拍,便定格成一幅畫。

久未經囂。在這個縣城南隅,有著古老的山,古老的水,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裡是江南少有的“地廣人稀”,近40平方公里卻只有1.9萬原住民,11個古村落浸染在蒼山墨嶺間,掩映在參天古樹中,溪水潺潺繞村而過,群山梯田盡收眼底,這裡是隱秘的“世外桃源”。

2013年,桐廬喚醒了這片世外桃源,桐廬縣委縣政府緊跟時代步伐,響應政策號召,將40平方公里的土地規劃成“健康城”,隨著“特色小鎮”浮出水面,“健康城”將核心區劃劃為“健康小鎮”,成為浙江省首批37個特色小鎮之一。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響應政策號召,引導小鎮建設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健康產業是21世紀全球朝陽產業,國務院在2013年密集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強力引導健康產業發展。浙江省第13次黨代會提出要實施具有浙江特色的健康發展戰略。杭州市也在2008年做出了建設健康城市的決定,制訂了《健康杭州“十二五”規劃》。

桐廬縣積極構建現代化健康產業體系,規劃建設“富春山健康城”,不僅是對未來產業趨勢的準確判斷和把握,也是對國務院及省、市政策指引的積極響應和落實。

2013年8月28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國四條”,多措並舉發展健康服務業(包括健康管理、健康保險、醫療服務、醫療旅行、休閒健身、生態養生等內容)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手段,為我國現代健康服務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日益劇增,我國健康服務業的市場年均以18%的速度遞增,遠超一般服務業年增7%的發展速度,桐廬未雨綢繆,穩步向前發展。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天時地利人和,助力小鎮建設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桐廬,傳承至今的古行政區名,意為桐君老人於桐君山下,結廬採藥、治病救人。相傳桐君老人是上古時藥學家,黃帝臣,以擅長本草著稱,桐廬在人們心中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醫藥鼻祖聖地”。近年來桐廬成功舉辦了“華夏中藥節”和“中醫藥養生旅遊節”,並以一系列活動推廣和打響了“瀟灑桐廬·養生福地”品牌,2013年摘得“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健康小鎮背靠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與桐廬縣城無縫對接,是桐廬富春山健康城的核心區塊。三面環山、一面臨著富春江,宛如世外桃源。整個區域環境優勢明顯生態資源得天獨厚。境內森林覆蓋率達到72.2%,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全年320天以上,PM2.5濃度年均值低於35,負氧離子含量豐富。富春江、分水江穿境而過,瑤琳仙境、桐廬山、嚴子陵釣臺、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垂雲通天河等景點資源豐富,健康小鎮區域年平均氣溫在15度,酷暑天的氣溫也平均在26度左右,比起避暑勝地廬山也不遑多讓。守著富春江,健康小鎮的水資源達標率為100%。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產業基礎紮實,帶動產業轉型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桐廬健康休閒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已建大奇山旅遊度假區、杭州瀟灑運動休閒公園、天溪湖休閒旅遊度假綜合體;蜂之語、天廚蜜源等品牌保健產品已具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醫療器械製造業的主打產品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2013年引進“江南國際養生中心”、“頤居樂智慧養生園”等優質健康產業項目併成功落戶;“瑞金·富春山居醫療養生基地”、“中醫藥文化產業園”、“小源山中國養生谷”、“神農百草園”等項目已規劃實施,健康服務產業格局雛形初現。

富春山健康城堅持五路推進的方向。

一路是生態有機農業項目,以觀光農業、體驗農業、親近大自然等重點,開發鄉村生態旅遊潛力,鼓勵發展生態有機農業,開闢觀光農園、採摘體驗區、中草藥種植區等,兼顧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開發。

二路是健康運動休閒項目,依託優良的生態環境和旅遊景點,結合各具特色的新農村以及風俗民情,積極發展一批為旅客提供觀光、運動、休閒、娛樂、餐飲、住宿、購物等綜合服務的休閒養生旅遊綜合體。

三路是生態療養項目,招引上海瑞金醫院等國內頂尖的醫療院所,著力打造中國醫療及健康服務核心基地,建設成為知名醫療旅遊目的地。

四路是醫療保健養生項目,與上海、南京、杭州等長三角地區高水平醫療機構合作,引進先進的技術、人才、設備,提供診療、康復和保健養生等系列服務,發展集預防保健、醫療服務、美容整形、養生康復和國際醫療旅遊等配套為一體的健康產業服務平臺。

五路是中醫健康教育項目,對接浙江中醫藥大學等國內中醫院校,組建培養中醫養生護理中高級人才的中醫護理專科醫院,注重養生活動引導和中醫健康服務引導,培養中醫特色健康養生人才。

小鎮充分依託規劃區域內優良的生態環境和健康產業基礎,以富春山水原生態和“桐君”國藥文化為依託,打造以健康服務業為核心,以健康養生(養老)產業、健康旅遊、中醫藥保健產業、健康管理等項目為載體,促進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和城鄉融合,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健康服務業集聚區。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政策法規輔助,保障小鎮“健康”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截止目前,從特色小鎮的數量上來看,目前全國一、二批特色小鎮共有403個,加上地方政府正在培育中的2000多個特色小鎮,到2020年規劃中的特色小鎮達到2500個。

一時間,各類小鎮規劃藍圖滿天飛,各類主題的特色小鎮層出不窮,然而,很多政府並未真正領會特色小鎮的內涵,在特色小鎮推進過程中,出現了概念不清、定位不準、急於求成、盲目發展以及市場化不足等問題,種種亂象使得特色小鎮的建設面臨瓶頸。

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提出要形成“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因此,要保障健康小鎮的健康發展,重中之重是對特色小鎮進行評定的標準化,以防止有些地區只是把特色小鎮當作“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甚至存在政府債務風險加劇和房地產化的苗頭,有些傳統的房地產項目被扣上了某某小鎮的名頭等問題。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特色小鎮的成功運營,應在法律的保障下對生態、產業、社會、空間等方面進行可持續開發的探索。針對盲目審批、粗放生產、低效競爭、監管缺位等運營環節出現的種種弊端,必須同時依靠政府政策與市場“兩隻手”的作用。充分發揮政策“有形的手”的調控作用,加強對小鎮內企業的市場監管和社會管理,開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引導小鎮建設、企業發展走上科學化、規範化、生態化的道路。積極發揮市場調節“無形的手”的作用,讓特色小鎮內、外企業開展良性的自由競爭。

若想借助“政府之手”享有扶持政策和收益,同時不被“市場的手”無情推開,就要做好規劃運營、招商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工作,並要知悉四大關鍵問題:政府鼓勵哪些產業,相關行業的政策落實有哪些;產業的市場前景如何,是否存在產能過剩風險;本地主導產業的發展條件與基礎是什麼,競爭對手是哪些;如何與當地政府或管委會達成合作關係。此外,在業態管控方面,融入“三生融合”理念,合理佈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以人為核心,區分各種工作性質與工作氛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樹立健康小鎮形象品牌。

在法律的保障下也要做到健康小鎮特色品牌的獨特性,在健康小鎮的山、水、人、文、景等多方面全方位做到人無我有 ,人有我優 ,人優我精 ,人精我特 ,人特我絕 ,人絕我通,在有健康品牌的基礎上做到與其他的健康小鎮有所不同,與此同時,健康小鎮要擴展自己的文化特色,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做到使自己的健康特色與其他小鎮與眾不同,而且做到健康小鎮的文化特色有選擇性保護,保障健康小鎮的核心特色有知識產權保護且無法複製。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精確精準定位,實現美好願景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一座城,一個夢。

“我放棄不了城市的繁華,走出家門就有夜宵和人群的感覺,不孤獨。“有人說。

“我害怕城裡的高樓,沒有雨後清透的山巒,我會變得不安。“有人說。

健康小鎮堅持“4+2+X”基本產業發展體系,其中“4”:以健康養生(養老)服務、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健康旅遊、健康食品四大特色產業;“2”:以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兩大支撐產業;“X”:以健康製造、總部經濟、物聯網、電子商務、文化創意、體育休閒等幾大配套產業。不同的開發商可選擇不同的業態進行培育,並使之產業化。

健康小鎮同樣堅持著三個基本理念:

中醫養生文化理念——全面引入中醫養生文化以及儒釋道的修心養身理念、民間養生產品,通過潔淨空氣、優美環境、有機食品、中醫中藥、保健理療、康體運動、養生互動等各種養生產品及方式,使生活其中的銀髮一族能夠融於自然、調節身心、平衡陰陽、恢復機能、固發精氣,實現從精神、起居、飲食、運動、醫療等方面綜合調養的養生目標,實現養生與養心的完美結合。

環保節能綠色理念——在環境保護方面,需要針對廢氣、廢水、廢物、噪音等制定一系列的環保防治措施,比如構建小型溼地,小型花園等。

景觀園林設計理念——景觀規劃設計中將貫徹“以人為本,自然優先,生態營造,環境優美”的思想,突出生態養生、中醫養生的主題,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有機融合,營造寧靜、舒適、恬淡、幽雅、柔美的現代養生休閒居住勝地。

“健康小鎮”離我們有多遠?

健康小鎮將圍繞“三年基本建成、五年大有成效”的建設總目標,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充分依託規劃區域內優良的生態環境和健康產業基礎,以富春山水原生態和“桐君”國藥文化為依託,打造以健康服務業為核心,以健康養生(養老)產業、健康旅遊、中醫藥保健產業、健康管理等項目為載體,促進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和城鄉融合,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健康服務業集聚區。成為長三角重要的健康服務業集聚區、浙江省健康產業發展示範區。

富春江畔的桐廬人在這樣的好山好水的庇佑下安享生活,如今他們想和世界一同分享這一片養生福地。自富春山健康城項目啟動以來,桐廬縣編辦下文明確富春山健康城管委會內設機構、主要職責及人員配備,組成了一支有建制的管委會。健康城也成為了浙江省第一個成建制的健康服務業的集聚區。桐廬縣政府將和所有桐廬人一起,抓住健康產業火熱發展的勢頭與巨大的市場需求,全力將桐廬的品牌與文化打出去,只為富春江邊、大奇山下的桐廬夢、健康夢。

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大有成果。一言以蔽之:“就是想讓所有人都和桐廬人一樣,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健康城內所有工作人員的美好夙願,也是每個桐廬人共同的理想。

健康城屬於你和我,健康城離你遠嗎?真的並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